網紅Popeyes連關7家店 開業當天曾排隊8小時! ? 曾經的網紅頂流,頻頻“塌房”。網紅炸雞品牌Popeyes被爆出多地關店。 據大眾點評App顯示,除上海首店 — 淮海中路旗艦店外,上海其他5家門店均為“暫停營業”狀態,杭州和南京的兩家門店也處于“暫停營業”的狀態。 ? 杭州新天地的門店已于8月8日貼出了停業通知。 ? 就在關店話題不斷發酵時,Popeyes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雞,不可失”的推文,稱“你也許聽說我們關了幾家店,但我們不會離開哦,會很快回來的”。 只保留了一家門店的Popeyes似乎有些斷尾求生的意味了。 ? 這并不是Popeyes第一次“敗走中國”,在1990年,該品牌就曾以“派派思”在北京王府井開出了首店,只是當時消費者對炸雞品類的接受度有限,2003年就退出了中國市場。 ? 2005年,Popeyes卷土重來,風風光光在上海淮海路開出了大陸首店。 ? 頂著“火遍北美”、“圈粉碧昂斯”的夸張噱頭,加上吃喝玩樂自媒體的大范圍投放,再加上3.5折的開業折扣,開業當天大排長隊,最高排隊時長8小時,黃牛開出的代購費高達300元! ? 在此以前,Popeyes曾計劃要在10年內在中國新開店1500家店。但這個計劃被疫情無情打斷,只開了9家店的Popeyes迎來了“閉店”潮。 ? 當然,此次閉店并不意味著Popeyes完全退出中國市場。 ? Popeyes和漢堡王、Tims咖啡同屬于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RBI集團)。 ? 在8月10日,其所屬的RBI集團已與笛卡爾資本簽訂一份關于未來幾年在中國獨家發展Popeyes的不具約束力條款清單。 ? 一旦交易完成,Popeyes的中國主特許經營協議方將變更為笛卡爾資本,笛卡爾資也是Tims咖啡的中國操盤方。 ? 回看一下Tims咖啡自2019年進入中國,已經開出450家店的良好態勢,不難讓人期待,Popeyes或許在此次動蕩,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營銷“脫敏”,外出消費減少 網紅漢堡們該何去何從? ? 但也有餐飲人提到,由于疫情的沖擊,當下餐飲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者是否會為“網紅”產品買單仍是未知數,Popeyes的發展仍是迷霧重重。 ? 原因之一,消費者逐漸對網紅營銷套路脫敏。 ? 其實早在Popeyes開出首店的第一個周內,熱度就開始大幅度回落,很多消費者嘗鮮之后,大呼“上當”“不值得”“炸雞太油膩了”。 ? 雖然開業之處就大排長隊,但到店人數超過了接待上限,現場混亂不堪,取餐時間大幅加長,漏給菜品的情況頻頻發生。 ? 大批差評出現在社交平臺上,給品牌后續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 自2017年左右開始的網紅營銷,到當下,仍舊沒升級出什么新套路。 ? 依舊有打著國風或潮流的烘焙品牌,在開業之初放出大量優惠券,但在開業時,只開放少量的收銀窗口,再加上復雜的驗券環節,結算時間大大增加,導致了一時的排隊盛況,但社交平臺上一星的差評滿天飛。 ? 沒有優惠活動的日常,門店生意平平,沒了當時的熱鬧勁兒。 ? 經歷了這幾年的“網紅轟炸”,消費者對網紅營銷套路逐漸脫敏,網紅周期越來越短。 ? 加上疫情的不斷干擾,在過去大半的2022年,似乎沒啥影響力的網紅餐廳、網紅單品出現。 ? 原因之二,是更現實的因素,消費者更愿意把錢花在剛需消費上,非必要的享樂型餐飲將大幅度減少。 ? 據CBNData聯合阿里發布的《2022餐飲零售化行業觀察報告》數據顯示,近35%的消費者就餐方式發生較大的變化,更偏向于在家用餐。 ? 內參君也在疫情后的上海幾個商場走了走,傍晚時分B1層美食區明顯蕭條了不少,三五個品牌已經停業,殘存下來的,也是客流平平。 ? 消費者對剛需消費都如此謹慎,何況是花費甚高的網紅餐飲呢。 在疫情之前,中國有過一小波“海外餐飲”登陸潮,很多品牌的首店都選在了上海,這其中就包括前一陣中國內地門店將終止經營的Lady M。 ? 在Popeyes前后,都有類似的品牌登陸。 ? 前輩美國漢堡品牌Shake Shack在2019年開進上海,保持著平緩的開店節奏,開出了17家門店。 ? 后輩是開在同一淮海路商圈的Five Guys,在2021年開業,只拓展出了兩家店。 ? 與Popeyes一樣,在經歷了開業大排長隊的高潮后,這些美式快餐品牌基本不排隊了。 ? 高價似乎成為了這類網紅品牌繞不過的坎。 ? 根據艾媒咨詢調研數據顯示,中國網民在消費西式快餐時可接受的價格集中于15-50元之間,占比達83.3%。能接受50元以上價格的消費者仍然是少數派。 ? 無論是Shake Shack還是Five Guys,人均都在100元徘徊,顯然無法滿足多數消費的需求,只能服務“中產階級”。在上海,新天地、前灘、陸家嘴,高檔的辦公樓下都能找到Shake Shack。 ? 人均50元的Popeyes本來有著價格優勢,卻與肯德基、麥當勞狹路相逢,并在品牌力、產品上新上弱了好幾個段位。 ? 當網紅邊際效應逐漸減弱,消費者回歸理性,網紅賴以生存的土壤不復存在,即便沒有閉店潮,“Popeyes們”都需要一次徹底的調整,適應當下的餐飲生態,陣痛在所難免。
原創文章,作者:餐企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4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