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避“撞臉式”競爭,餐廳該如何打造自己的極致單品?|摘錄

    互聯網時代,信息呈現碎片化、更新頻繁、傳播速度快等特征,大量的信息通過媒體、微博、微信等各種渠道傳遞給用戶,沒有價值、印象模糊、缺乏記憶點的信息,終究會被用戶直接過濾。而受用戶關注的,往往不是那些大而全的信息,而是一些個性鮮明、有價值、小而美的事物。

    基于這樣的傳播環境,加之 “單品策略”具備識別性強、易標準化、易復制等優勢,在品牌傳播和市場拓展上更好切入,往往更容易在同質化的餐飲市場中脫穎而出。正因為如此,近幾年單品項目一直備受餐飲投資者青睞。

    看看別人家的餐廳怎么玩單品

    如今,將一個品類做到極致,用單品策略撬動市場的餐飲品牌并不少,就如大家所熟知的“蠔門九式”、“探魚”、“樂凱撒榴蓮比薩”、“西少爺肉夾饃”、“叫個鴨子”等,他們的品類單純到近乎“單調”,卻以“精”見長,因而能在競爭近乎慘烈的市場中獲得一席之地。

    1
    蠔門九式:全國首家蠔主題餐廳

    癡迷生蠔,鉆研 16 年的“蠔爺”(原名陳漢宗),2001 年獨創全國首家蠔主題餐廳——“蠔門九式”,曾被央視等多家媒體報道,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吃蠔、學蠔者慕名而來,在餐飲界享有盛譽。

    “蠔爺”打破生蠔常規的“碳烤”吃法,重新定義了蠔的消費場景和價值,將生蠔從街邊大排檔搬到正餐餐桌上,并將“吃蠔”這件事上升到蠔文化的傳播。他獨創的“蠔門九式”系列菜式,可以說是生蠔美食長廊,品種超過 30 種,有大眾價位的“姜蔥煀生蠔”、“咸菜豬手蠔”、“芥末炒蠔”等,也有高端價位的“秘浸金蠔”、“生煎金蠔”、“蠔鮑相會”等。憑借“蠔門九式”,“蠔爺”征服了諸多食客的胃,并拿下餐飲界眾多獎項,包括第十屆中國美食節“金鼎獎”、 首屆南都美食周刊《深圳味道》“最佳食材獎”、第三屆深圳餐飲風云榜“十大招牌菜”……

    除了蠔菜式,“蠔爺”還在 2008 年開創了蠔配酒的時尚吃法。“蠔爺”與在香港享有“酒神”美譽的黃雅歷先生相遇,迸發出“蠔門九式 + 酒六款”的創意,從此生蠔與葡萄酒成了絕配。

    眾所周知,生蠔并不是全年都可以吃到的美食,為了滿足食客的需求,“蠔爺”還研發出了“金蠔”,并始終堅持古法生曬,哪怕需要付出比曬熟多出數倍的時間和成本。“蠔爺”的“金蠔”分兩種,一種是“風干金蠔”,生蠔捕撈、開殼、取肉后,風干十幾個小時;另一種是足足生曬十幾天的“足干金蠔”。“秘浸金蠔”、

    “生煎金蠔”等高端價位生蠔一只甚至可以賣到 100 元。

    此外,為了保證蠔的品質,蠔爺對生蠔原材料有著嚴格的把控,始終堅持新鮮生蠔捕撈當天統一從汕尾運到餐廳,醬料統一生產配送;生蠔從清洗到處理、保存、包裝、烹調一條龍都由專業的人員負責;每位上崗的廚師都必須經過兩年以上的培訓,確保菜式品質的一致。

    “蠔爺”這樣介紹自己:“研蠔十載,初以菜刀開蠔、問蠔、識蠔、吃蠔、玩蠔、找蠔、看蠔、撬蠔、嘆蠔、賞蠔、講蠔!蠔為何物!蠔癡、蠔王、蠔哥、蠔爺、又被蠔皇,拜上功名。”看似簡短的一句話,當中卻凝聚了他難能可貴的專注與匠心。蠔爺認為,專心最重要,只有專注于其中,積累夠了,才有可能發生質的變化。由此看來,在普通店里賣幾塊錢一個的生蠔,在蠔爺這里且能賣到100 元一個,也就不足為奇了。

    2
    探魚——最文藝范的炭火烤魚

    “探魚”,被稱為 2014、2015 年度的餐飲界新貴。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它憑借“文藝范炭火烤魚”迅速從深圳擴張至全國多個城市,目前在成都、佛山、上海、哈爾濱、西安等地均有門店。

    這個被眾多文藝青年、白領等年輕群體推崇的“文藝范烤魚店”,在烤魚這個單品上做出了學問。在傳統烤魚秘方的基礎上,“探魚”結合現代人口味喜好,探尋出 175℃無煙無火高溫烤制方法,拒絕油炸,并針對不同品種的魚,測試出它們的最佳燒制溫度和烤制時間,將魚的水分瞬間鎖住,從而成就了烤魚非比尋常的“嫩”。

    為了迎合不同的消費者口味,“探魚”提供了 18 種口味來滿足顧客的挑剔,其中原創單品“重慶豆花烤魚”最為出色,采用的是清江魚,融合了腌、烤、堂燒、涮等多種烹飪技法,其魚鮮嫩糯軟、香濃麻辣。

    此外,為了確保口味的正宗,探魚對原材料的采購極為考究,“重慶豆花烤魚”的皺皮辣椒來自貴州,鮮青椒味的青花椒來自重慶,麻辣味的花椒和泡椒味的燈籠椒來自四川,冬陰功的香料來自泰國,其中單單一個辣味便優選了 50 多種辣椒和調料分別復配而成。最后,再添上燒旺的炭火,讓炭火烤魚在“滋滋滋”的鮮香中,俘虜一大批消費者的芳心。

    單品優勢:三大特點,讓品牌更易連鎖

    通過分析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單品餐飲的產品質量往往比多品餐飲的產品更佳,單品餐飲的連鎖規模也會比多品餐飲的要大,且開店的成功率更高,主要是因為單品策略具有以下三點優勢:

    1
    進入門檻低

    單品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普通人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都能掌握。例如伏牛堂,一個北大碩士生做的米粉為什么能“正宗”?之前并沒有大廚的手藝,完全憑借一股對湖南牛肉粉的熱情,以及湖南人“霸蠻”勁,歷經多次考察、拜師學藝、苦心研究后才掌握正宗湖南牛肉粉的“訣竅”,最終也沒請什么大廚就把米粉店開起來了,而且口味勝過很多做牛肉粉的同行。因此,相較于做綜合型餐飲,單品策略顯然門檻會低很多。

    2
    易標準化,可復制

    單品類相對多品類,食材的采購會簡單許多,產品中心對單個菜品的研發與實踐也會更頻繁。一方面,廚房人員在反復實踐過程中對菜品的色、香、味、型等各方面的把控會更精準,產品標準化體系更容易建立;另一方面,由于產品容易標準化,餐廳的可復制性很強,后續在品牌的連鎖擴張、中央加工體系建立等方面更具優勢。

    3
    單品聚焦,更利于傳播

    品牌傳播遵循“聲音一致,單點聚焦”的原則,單品餐廳在傳播過程中,具備先天“聚焦”優勢。通常單品餐廳的品牌定位與品類具有強關聯性,也就是營銷里常說的“品類定位”。比如“王老吉”開創了“降火涼茶”新品類,傳播塑造過程中,就很容易讓消費者形成“降火飲料 = 王老吉”的品牌印象。同理,單品餐廳的傳播一樣能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品類占位,迅速建立品牌在品類里的領先者形象。

    當然,或許有人會質疑單品策略會不會顯得過于單調,不足以滿足“吃貨”的全面需求。這也是單品餐飲的一個劣勢,在單品餐廳里,注定吃不到“滿漢全席”。但這也是單品餐廳的“舍得”策略,正因為舍棄了某些產品,所以得到了更多的認同!試想,來“探魚”餐廳都是沖著烤魚來的,誰還會在意有沒有冰淇淋、小蛋糕等餐后甜點呢?

    橫向與縱向衍生出極致的美味哲學

    其實,單品并不意味著單調,單品類餐廳一樣可以做出豐富的花樣來,如蠔爺有“蠔門九式”,“探魚”火鍋也有重慶豆花味、麻辣味、泡椒味、番茄炒蛋味等 18 種口味可供選擇。因此,既然無法從品類上給用戶多選擇,那就在品類的深度上滿足客戶,那么餐飲企業究竟該如何開展單品策略呢?

    1
    找品類

    做單品餐飲,首先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品類,根據市場情況和個人實際情況,瞄準一個有一定消費需求且競爭對手相對少的品類切入。這里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手段,對整個餐飲的市場格局、用戶消費數據、單品的市場占比等做一個系統了解。同時,在區域范圍進行系統的調研,了解周邊餐飲的業態、商圈、人群分類等,基于多維度分析最終確定要做的單品品類。

    2
    橫向衍生

    基于同品類食材,在做法上進行創新。例如“蠔門九式”餐廳,橫向衍生了“蠔門九式”9 種不同的吃法。如要開一家“豆腐”主題餐館,基于豆腐品類,可以橫向衍生出香煎豆腐、麻婆豆腐、魚煮豆腐等眾多菜品。

    3
    縱向衍生

    基于食材的深加工進行產品創新,類似一個“魚主題”餐廳,消費者除了能吃到各種魚的各種吃法外,還可見到各種縱向衍生品,如魚豆腐、魚丸等相關菜品。如“蠔爺”縱向開發了“金蠔罐頭”、“金蠔臘味”等產品,“伏牛堂”縱向衍生了“霸蠻紅燒牛肉粉”,并借助互聯網平臺展開了電商的嘗試。

    鶴九三問

    1. 對于單品餐廳,是否有將單品挖掘到極致?

    2. 是否發揮單品的優勢,打造單品類里的強勢品牌?

    3. 面對市場多樣化需求,你是否動搖了做單品的決心?

    原創聲明:本文摘自《互聯網+餐飲 一本書讀懂餐飲互聯網思維》,作者鶴九,屬餐飲界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餐飲界(ID:canyinj),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試著回復以下的關鍵字

    打賞、選址、單品、大數據、轉型、管理、差異化、O2O、星巴克、王品、麥當勞、海底撈、豆撈坊、外婆家、黃太吉、伏牛堂、人人湘、雕爺、很久以前……

    回復“購書”獲取全網購書限時優惠

    合作/投稿/商務等,歡迎勾搭參某!

    微信號:mengguimiao

    閱讀原文,參與免費送書活動!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532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9月7日 22:35
    下一篇 2016年9月8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