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

    豬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中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材之一,不同地方的豬也有著不一樣的品質和做法。那么,究竟哪里的豬最好吃?各地又出現過哪些關于豬的美食?一起來看看吧。

    ?
    豬肉,中國人再熟悉不過的食材,幾乎占據了中國肉食的半壁江山。
    ?

    很多人對于豬肉的情感頗深,因為但凡周邊人聊到無肉不歡的話題,十有八九都和豬肉有關。但在中國歷史上,豬肉可不是一直這樣深受大家喜歡的,其排序也遠遠落后牛羊肉。

    那究竟什么原因讓豬肉擁有了今天的“地位”?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中國人的吃豬歷史

    其實,國人吃豬的歷史由來已久。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豬的國家,據考證至少有9000多年的歷史。早期的野豬兇猛異常,后經先民馴化逐漸演變為可食用的家豬。

    豬不似牛羊一樣擁有長途遷徙的能力,需要花更多的精力維護,飼養成本也更高,所以豬肉在早期是比較珍貴的食材。在周朝時,豬和牛、羊被稱為“大”,是只有國君及卿大夫才有資格享用的肉食。而普通的老百姓,只能在過年過節享用一下豬肉的美妙。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直至漢代,中國的養豬業開始逐漸發展,豬肉菜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但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豬肉的地位開始受到了“威脅”。

    當時,中原大地經歷了近四百年的動蕩,大量的游牧民族進入北方地區,給養豬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游牧民族更喜歡飼養馬牛羊,但馬在當時是戰略物資,牛是生產工具,所以只能吃羊,羊肉也一躍成為了餐桌上主要的肉食之一。

    不過,羊肉雖然在上層社會占主導地位,但平常的老百姓也是要吃豬肉的,而且豬比羊好喂養,豬養殖慢慢又重回“六畜之首”。尤其是宋代,中國的養豬業高度發達,民間幾乎家家都養豬,有的人家甚至做到了人豬共處一室,豬肉的銷量也很高。蘇軾還曾寫下《豬肉頌》贊美豬肉的美味,而今日東坡肉、東坡肘子的由來便也產生于此。

    到了明清中國人口爆發式增長,農民們需要更多耕地種植糧食,因此牧場銳減,牛羊的飼養開始受到影響,而養豬業則憑借豬雜食、可舍養、能積肥的特點得以飛速發展,就連宮廷里的豬肉菜品也開始逐漸增多。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尤其是到清朝,豬肉變成了中國人最主要的肉食來源。無論是當時的御膳菜單、滿漢全席還是民間宴會,豬肉都是重要角色。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現代,中國人對豬肉的喜愛更是達到了巔峰。

    這從中國人的餐桌便可一目了然,無論是家庭中常見的排骨、肉沫、丸子還是小吃中的里脊、豬排亦或是燒烤攤里的豬肉串、火鍋里的豬腦、豬肚,都可以說明豬肉是不可或缺的食物。

    但老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豬!雖然都是豬肉,但受不同地理環境、生態、氣候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各地方的豬也不一樣,且品種繁多。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品種豐富的豬,能烹飪出無數美食

    按自然地理環境條件、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外形、生態特點來考慮,中國目前的家豬大致可以分為:華北型、華南型、華中型、江海型、西南型和高原型六大類型。而每一種豬型都有屬于自己的代表品種。

    華北型豬體軀高大,四肢粗壯,瘦肉率較高,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代表豬種有民豬、八眉豬、河套大耳豬、漢江黑豬、萊蕪豬等。

    其中最出名的是八眉豬,這種豬產仔多,皮薄肉嫩,含水率低,風味獨特,價格也更高。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配圖與文字無關)

    華南型豬毛色多為黑白相間,體軀短矮寬圓,主要分布于南嶺與珠江流域以南,代表豬種有:兩廣小花豬、粵東黑豬、滇南小耳豬、海南豬和香豬等。

    其中,兩廣小花豬較為出名。兩廣小花豬又包括三個類群,即陸川豬、廣東小耳花豬和墩頭豬等,這類型的豬早熟易肥,肉質鮮美。

    兩廣小花豬肉味濃郁,“豬有豬肉味”,延伸出的做法也十分豐富,從炙烤的燒豬到蒸制的蒸排骨,再到粵式小炒的豬頸肉,或是燉湯的豬展肉,皆成美味。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江海型豬,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沿岸以及東南沿海地區。代表豬種有:太湖豬、姜曲海豬虹橋豬和陽新豬等。

    其中,最出名的為太湖豬,是全世界已知豬品種中產仔數最高的一個品種,肉色鮮紅,肌內脂肪較多。太湖豬還享有“國寶”美譽,特別適合用制作醬燒肋排、炭火慢烤等菜肴。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西南型豬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云貴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和湘、鄂的西部地區。代表豬種有:榮昌豬、內江豬、烏金豬和成華豬等。

    西南地區相對特殊,因為在西南人的葷食菜單中,超過一半的肉都是豬肉,據說一個重慶人一年能吃掉67斤豬肉,四川、云南則緊隨其后,都是吃“豬”的狂熱分子。

    平時吃的家常菜蒜泥白肉、回鍋肉、魚香肉絲、水煮肉片、夫妻肺片、爆炒豬大腸等等都是西南名菜,除了做家常菜之外,豬的每個部位還被單獨拆解出來成菜,如黃喉、豬血能煮火鍋,腦花、鼻筋可以烤成串,豬肥腸更是被做成肥腸雞、肥腸面、生爆肥腸、紅燒肥腸……等。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華中型豬則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和珠江之間的廣大地區,代表豬種有:金華豬、華中兩頭烏豬、寧鄉豬、大花白豬和大圍子豬等。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金華豬了,用金華豬腌制成的“金華火腿”質佳味香,外型美觀,蜚聲中外。此外,華中的兩頭烏則是制作東坡肉的最佳原料。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高原型豬主要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西藏、青海、甘肅和四川西部及云南地區。代表豬種有:青藏高原的藏豬、甘肅的蕨麻豬等。該類型的豬全身毛多為黑色,四肢發達,運動量很足。其中,藏香豬又叫“人參豬”,藏香豬豬皮Q彈滑嫩,豬腸較長,適合制作紅燒、涼拌菜肴。

    在說完豬的類型之后,我們再來說說豬肉的挑選和制作技巧。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采購豬肉一定要這樣挑

    眾所周知,豬肉的每個部位都可以用來烹飪成菜,但豬身上,最珍貴的部位就是豬脖子后面最上面的那塊梅花肉,梅花肉給人的感覺就像雪花牛肉一樣,最適合用來煎或者涮火鍋或者做成豬排。

    其次是前腿肉和后腿肉。豬一般是靠前腿發力行走,后腿支撐,所以豬前腿的肉因為經常運動。肉質比較細嫩,肥瘦比例也比較好,是做炒肉、獅子頭或者包餃子的最佳選擇。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后腿肉因為不常運動,所以肥肉和皮都比較厚實,但是也比較松散,很好切開,而且前面還有大塊兒的瘦肉,肉質又比較嫩滑,所以這塊肉一般是做火腿的最佳材料。

    而豬肘子則是做醬肘子、紅燒肘子的必備材料,因為豬肘子肉質嫩滑,外面的皮質又很厚,吃起來更是酥爛軟糯還不油膩。豬蹄則可以用來鹵、燉、燒、烤,里面的筋和膠原蛋白更是誘惑了不少人。

    接下來是豬的脊柱骨外面緊貼著的一整條肉里脊肉,這條肉非常嫩,無肥肉、無筋膜是做醬肉絲、糖醋里脊、鍋包肉、水煮肉片的首選。

    豬五花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部位,五花肉又分肋五花和腹五花,肋五花是緊貼著肋排的肉,質地比較緊實,可以用來做粉蒸肉、東坡肉等,當然做烤肉也是絕佳的。腹五花是腹部位置,肉質不緊實,而且肥肉少瘦肉多,較松散得很,所以一般用來做紅燒肉。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豬排骨自是不必多說,可燉、可蒸、可炸,如燉排骨、糖醋排骨、粉蒸排骨、燒排骨等。

    豬頭肉一般則用來做,涼拌和鹵味。其次,還有豬的內臟也可以用來做不同的菜,或爆炒豬肝、生爆豬肚、干鍋肥腸等等。

    最后,我們再為大家介紹一下豬肉的挑選技巧。

    買豬肉時,首先要看顏色,通常新鮮的豬肉顏色是鮮紅或者淡紅看上鮮亮,沒血塊。一般顏色暗沉的豬肉多半不新鮮。尤其是在避免在買豬肉時被老板的紅光騙了,一定要拿到自然光線下多看看。

    其次是看豬肉的濕潤度,如果豬肉非常濕潤,一般是注了水的肉,或者冷凍過的肉,一般摸起來比較干燥,摸完之后手指間不發粘的肉就可以放心購買。

    中國哪里的豬肉最好吃?很多大廚說不全△圖片來源:攝圖網

    除此之外,還可以用手指按壓,一般新鮮豬肉按壓之后顯得很有彈性,按下去的小窩會慢慢恢復原狀,而不新鮮的豬肉按壓之后毫無彈性,按壓后有一個深深的窩無法恢復。還可以聞味道,一般有淡淡腥味的豬肉就是新鮮的豬肉。

    豬肉作為“國民第一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肉類,其烹飪技巧和挑選技巧也廣泛受到關注,那關于豬肉各位大廚還有哪些挑選和烹飪的技巧與我們分享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419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日 07:47
    下一篇 2023年2月2日 07: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