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喜獲“身份證”;老干媽回應社交平臺斷更:目前經營一切正常;古茗計劃今年突破1萬家門店……
花椒喜獲“身份證”
近日,重慶市江津豐源花椒有限公司出口的2噸青花椒在口岸通關出境,運往韓國。“今年花椒有了自己的稅目,我們申報出口和做市場分析更加便捷,爭取扶持政策更有底氣。”該公司關務人員王應鐘說。
花椒樹是我國傳統經濟樹種,目前國內共創建了2個以花椒為主要產業的國家級產業園區,其中之一坐落在重慶市江津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江津青花椒產量約占全國產量的15%—20%,其中保鮮花椒更是占據全國市場九成份額。
重慶海關所屬西永海關在調研中發現,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國家對中國花椒的需求逐年上升,椒企和花椒種植大戶對于花椒出口有強烈意愿。但由于花椒在稅則中沒有單獨列目,進出口按照兜底稅號“其他調味香料”進行申報,不便于區分和統計,不利于產業分析和精準施策。
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后,重慶海關關稅處、所屬西永海關立即啟動稅政調研工作,運用海關進出口統計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對相關行業、產業貿易態勢畫像。聯合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江津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形成稅政研究合力,從國際、國內兩方面梳理產業發展概況、歷史沿革、發展趨勢等情況,總結分析政策影響和產業發展問題,雙方從行業、產業鏈全局出發提出為花椒增列本國子目的建議,并合力推進。該建議最終被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的《2023年關稅調整方案》采納。自今年1月1日起,花椒就擁有了稅則本國子目“身份證”——0910.9910花椒、竹葉花椒和青花椒。
“中國是世界花椒第一生產大國,出口量大。”重慶海關關稅處處長鄧繼寬說?,給花椒單列子目,不僅有利于開展全球貿易分析及精準給予鼓勵花椒產業發展政策,更有利于促進重慶和我國特色農產品開拓國際市場,持續帶動當地生態優化及鄉村振興,助力新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
飲食是文化的載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中國麻”與“中國辣”也越來越多地為國外友人所接受與喜愛,作為“八大調味品”之一,花椒的海外市場需求仍有巨大增長空間。
“為了將江津花椒的名片推向全球,我們還針對農產品出口建設了綠色通道,實現即報即檢,進一步壓縮30%通關時間,并對標企業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法規及標準要求開展技術性貿易措施評估分析及預警,幫助企業建立出口標準體系,提升產品質量自控水平。” 鄧繼寬表示,下一步,重慶海關將以《2023年關稅調整方案》的實施為契機,進一步促進花椒產業擴大出口,為鄉村振興賦能作出?海關新的更大貢獻。
?
*本文轉載自重慶海關
老干媽回應社交平臺斷更:目前經營一切正常
據上證報報道,國民辣醬品牌老干媽官方抖音、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社交平臺長時間停更引發廣泛關注,一時間“老干媽退網”的猜測四起。
老干媽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對于網上的傳言不清楚,但能夠肯定的是,公司目前經營一切正常。
1月20日晚間,“老干媽微博微信全部斷更”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稱老干媽多平臺賬號處于斷更狀態。
老干媽風味食品微博賬號主頁顯示,“該企業資質未經過年審”,無微博內容顯示。
而老干媽微信公眾號最近一條更新停留在2022年3月。
*本文轉載自鞭牛士
古茗計劃今年突破1萬家門店
新京報消息,2月9日,茶飲連鎖品牌古茗公布2023年的戰略目標:計劃新增門店超過3000家,總門店數要突破10000家,重點拓展山東、廣西、貴州、安徽四個省。在定下萬店目標后,古茗還表示要對供應鏈進行四個方面升級,并推出一系列利好加盟商的舉措。
之所以要在今年加速拓店,古茗表示有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隨著疫情結束,消費快速復蘇。今年春節前后,在全國眾多城市,部分新茶飲品牌均銷售火爆。環比節前,春節期間,古茗全國門店單店日均銷量增長達到近30%,很多門店的銷量增長超過200%,部分門店增長率更是超過500%;二是古茗基于旺盛的加盟商投資意向,故調整自身發展節奏,2023年將繼續在全國范圍內增設門店,逐步開放新一輪區域加盟。
△圖片來源:古茗公眾號
古茗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古茗在廣西營業門店21家,簽約門店超100家,單店日均營業額基本都能破萬,最好的門店單店日營業額5萬多元,今年門店會相繼在南寧、柳州、桂林、玉林等廣西9個地級市鋪開。而山東市場方面,古茗首批簽約的門店有數十家,其中有10多家已經營業,主要集中在濟南、濟寧。
紅餐網注意到,新茶飲行業目前除蜜雪冰城外,還尚未出現超萬家店的品牌。此次古茗定下萬店目標,足可以見其對市場發展的信心。
紅餐大數據信息顯示,目前古茗的門店數已接近7000家。在接下來的十個多月里,其能否達成所愿,邁入萬店規模,我們拭目以待。
原創文章,作者:餐易私塾,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