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點擊上方藍色[餐飲人必讀]查看往期內容
2015年,餐飲行業進入電子產品似的更新期,用工荒也愈加明顯。據報道,在北京,領班、傳菜員、廚師等崗位的供求比沒能突破0.5,也就是說每兩個崗位只能招到一個人;而在廣州和深圳這類現象則更嚴重,甚至出現4-5個招聘需求,僅能有一個可以招到人的全面用工荒窘境。
餐飲行業用工難,餐飲人必讀教你破局。
本文首發于餐飲人必讀 微信號:cyr811
用工荒出現是必然
2013年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行業沖擊越來越大。在O2O大潮的席卷下,互聯網公司將外賣作為主戰場,狂打補貼牌,成功的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讓食客對外賣越來越依賴。與此同時,伴隨而來的就是送餐人員的薪金大幅上升,從而引發送餐員職位廣受歡迎,餐廳服務員必然遇冷。
另一方面,不少招聘方給出3000元的薪資,已經算是“高薪”,但依舊無人問津。餐飲是最苦的服務業,這個眾所周知,但是高薪下依舊難求,除了餐飲服務辛苦,還是因為很多人對餐飲業的關注、理解和支持程度低于其他行業。餐飲業在無形中被給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差評,這種偏見在知識經濟時代,給餐飲服務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其三,在70后逐漸退出服務行業后,80、90后成為了餐飲服務的主力軍,這一年齡段的年輕人大多有著不錯的學歷,即便是做服務員,也只是做一個跳板,學到了東西就走。而且很多80、90后都是獨生子女,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即便薪資高,很多人也不愿意為別人服務。
用工荒本沒那么嚇人
服務員沒前途,但是大餐廳的老板都是從服務員成長起來的,我國固有的傳統觀念:寧可和機械打交道,不愿意和人打交道。既然如此,難道不能有其他的方式解決?
O2O盛行,那么你招的不一定就是服務員,而是有思想力的送餐員。試想讓你的店小二脫下圍裙,拿著點餐paid優雅的穿梭于各餐桌間,還能有食客覺得服務員很low?食客們喜歡飯來張口、喜歡叫餐,那么你的服務員只是送餐快遞員。讓員工有被尊重的感覺,員工才能將服務內化于心,這樣的服務員只怕沒有哪個人不愿意做。
餐廳服務員不只年輕有活力的姑娘、小伙子可以做,大媽阿姨一樣可以。你的前廳是活力四射的姑娘小伙子,后堂有沉穩、熟練的洗菜、配菜阿姨,這樣的人員結構,穩定性不差吧?
不思進取的服務員,每一個餐廳老板用的都很憂心,但是員工的提升是老板的責任,讓一個文化程度不高的服務員不斷的提升服務水平與意識,服務員才能真正的以主人翁的意識服務,餐廳的生意也才能不斷做大,而足夠的上升空間,是留人、用人的長久之計。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雙向制衡才能平穩發展,老板如果只想著員工學了東西要走,不給員工足夠的發展,那么員工要走也是必然之勢。
餐飲業要想緩解招工難題,不僅要提高工資,最重要的是要讓員工覺得有上升空間,留得住人心,方能用的久人心。
END
作者:可以 編輯:人杉人海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