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全國各地餐飲店終于可以陸續恢復堂食了!
隨著疫情逐漸好轉,防疫工作也在陸續推進,餐飲人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全國各地開始逐漸恢復堂食,情況終于好轉了。甚至在佛山嘉州商場的就餐區,已經開始有很多餐廳開始排隊,這真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這是一個剩者為王的時代,還在堅持著的餐飲人,恭喜你們,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下一步便是恢復堂食之后要做的事情了。那么現在,全國各地堂食恢復的情況怎么樣了呢?
全國各地政策接連出臺
大部分地區已恢復堂食
餐飲業是基礎消費中的基礎,因此餐飲業常態化運營,是日常生活逐步恢復的顯著標志之一。交通、旅游、商業等行業的恢復,大多是以餐飲業的恢復為前提。
近日來全國大部分城市已陸續恢復了堂食,如北京、深圳、廣州、杭州、南京、福州、沈陽等城市,不僅有一線大城市,還有三四線小城市!有人氣才有生機,堂食復工后,我們的城市終于成功活回來了!
但即使堂食已經恢復,防疫工作仍舊需要推進,絕不可以放松,針對堂食的開放,各地也出臺了不同的相關政策。
例如深圳,明確對全區餐飲單位可限制性開展堂食和包間服務,禁止接待大規模聚餐;南京則要求明確相關標識。要在醒目位置對本單位防控措施和顧客用餐須知進行書面公示。并且要求每桌顧客用餐后,應立即對相關桌椅進行消毒,10分鐘后再安排下一批次顧客。
疫情后
“一人食”消費迎來一小波高潮
即使堂食已經恢復,還是很多人感嘆,店內人還是很少。想要恢復服務容易,但想恢復“人氣”,就是一件大工程了。
在疫情期間,“一人食”這一原本小眾的消費形式一下興起,據美團統計數據顯示,“一人食”日均銷量上漲明顯,3月上旬日均銷量比2月上旬上漲了252.1%,比餐飲行業整體日均銷量同期的漲幅高152%。
從“一人食”興起的區域來看,“一人食”更偏愛發達城市。數據顯示,分布在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一人食”餐廳數量占比為67%。其中,一線及新一線的19個城市,“一人食”餐廳數量占比達到45%,將近一半。
“一人食”的增長,也反映出了線下餐飲行業“安心消費”以及分餐制就餐的新趨勢。據世衛組織統計,食源性疾患的發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類傳播途徑中,唾液是主要途徑之一。分餐制可以有效預防傳染病源的傳播,是一種相對衛生的就餐方式。
現下,全國各地也紛紛出臺措施。北京市發布“公筷行動公約”,引導市民就餐時使用公筷,并擬將倡導分餐進食、公勺公筷的文明生活方式納入《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山東省發布餐飲分餐制省級地方標準;湖南、上海、廣州等地也紛紛呼吁公眾和餐飲企業推行分餐或使用公筷。
已經恢復堂食的門店
首先應該做什么?
01
恢復堂食,也要“防疫”、“就餐”兩不誤
堂食得以恢復,消費者也開始絡繹不絕,但商家也覺得不可以忽略衛生工作。無論是大型連鎖門店還是普通中小型餐飲單店,都要做到進入餐廳前必須測量體溫。建議顧客除了用餐時間,均要佩戴好口罩。
無論是服務人員還是顧客,都要隨時保持手部清潔,就餐前一定要洗手。門店可以準備好消毒免洗洗手液,不僅是為自己與消費者的安全負責,也可以讓消費者更加安心的用餐。
02
店內消毒不可馬虎
門店要繼續保持之前的門店常規消毒清潔工作,絕對不可以放松。同時要針對堂食進行消毒防疫。
例如在顧客離開后立馬對當桌進行消毒,10分鐘后才可以接待下一桌顧客;對顧客使用過的餐具,置于沸水中煮沸15~30分鐘消毒,或清洗干凈后在熱蒸汽中蒸15~30分鐘,也可用餐具消毒的消毒劑或工具進行消毒。
03
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設“隔桌牌”
商家可以采取輪流或者分散方式就餐。控制好就餐人數,將消費者有序隔開,可以將每桌客人之間都隔著一張飯桌,保持“安全距離”。
上海某餐廳就創造了“隔桌神器”——隔桌牌,擺放了“隔桌牌”的飯桌是不可以用來就餐的,這樣就可以確保每桌客人的鄰桌都是空的。有效的保證了客人之間的間距。
04
使用“掃碼點餐”等工具減少密切接觸
互聯網時代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供商家及消費者使用的線上工具增多了,即減輕了人力的負擔又提高了效率。尤其在疫情期間,更是方便消費者進行線上消費,即安全又便捷。
所以商家可以靈活使用掃碼點餐、移動支付等支付及點餐工具,減少服務人員及消費者的密切接觸。若必須要排隊,可以設置排隊線,人與人之間距離要在1米以上。
總結
即使恢復堂食,但全國還是處在疫情防控期。由于國外疫情嚴重,國內堂食想要完全恢復常態還得一段時間。商家還是需要做好清潔消毒工作,減少密切接觸,將政府出臺的政策落實完成,才能靜待春暖花開,迎接未來。
-今日互動-
堂食開放后你還做了什么?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進 群 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