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過去了,不少餐飲人仍在納悶:一年起早貪黑,差點就住在餐廳了,為何還是沒有賺到錢?
愛學習的餐飲人,先來一道關于餐廳成本的計(shao)算(nao)題 :
假如開一家面店,每月需要房租等固定成本3 萬元。每碗面賣20 元,其中食材成本7 元,其他變動成本5 元,9月賣出5000 碗。 請問營業額、原材料成本、毛利額、毛利潤、變動成本率、邊際利潤率、固定成本、保本點銷售額、利潤是多少?
一從采購環節抓起
在餐飲行業,采購人員往往被員工暗地里稱為“肥差”,在一些制度體系不規范的企業采購人員“吃拿卡要”的現象很多,有些餐飲企業是家族式管理,讓采購成本更不好控制。
餐廳根據自身的規格檔次以及市場行情,依照 成本核算公式制定 毛利率及上下浮動比例(比如熱菜、涼菜、酒水的毛利率是不一樣的),制作菜品成本卡,使成本控制與廚師 獎金掛鉤。
二、驗收環節不馬虎
1 明確驗收標準
行政總廚根據菜單,制訂適應于市場且符合菜肴制作要求的原材料標準。對于質量差、超預訂的原料堅決給予退回,保證流入廚房原料的質量和合理數量。
要做到“三個不收”:
對于超量進貨、質量低劣、規格不符的不收
未經批準采購的物品不收
對于價格和數量與采購單上不符的不收
驗收控制是把握好這個原材料進入廚房和倉庫的第一關。要求采購和驗收人員每日填寫“采購驗收日報表”,對數量、質量,與采購訂單、報價進行驗收把關。
2 實施責任人制度
驗收工作應由專職驗收員負責,驗收人員應具備豐富的原材料知識,懂烹飪、識原料、善鑒別。根據制定的食品原料質量規格,檢驗購進原材料,核對購進原料的價格、數量與報價和訂貨是否一致,并且將收到的各種原料及時送至倉庫或廚房。
三、保管環節要做好
1 出入庫及領用制度
每一項用量都要登記詳細記錄。
對低值易耗品的控制
記錄易耗品的取用量,如每月餐巾紙、洗滌靈、各種筆記本、筆、打包袋、洗手液、手紙等用量越少,每月費用支出越少,利潤就更大。
酒水、飲料、香煙等都有一定的保質期,有些物料保質期短,所有倉儲必須有標簽,并規定一定的保持預期,如飲料保質期前若干天必須處理。
2 報損丟失制度
對于原料、煙酒的變質、損壞、丟失制訂嚴格的報損制度,如餐具等制訂合理的報損率,超過規定部門必須分析說明原因,并與部門獎金考核掛鉤 。
四、 盤點環節要準確
盤存的準確與否,也影響了成本的準確度。
在做盤存時:
1、對實物后對帳
2、盤存在庫的原材料數量,更要仔細盤點在用的食品原材料數量
3、盤存在庫飲料、在用飲料酒水(如開瓶已用未用完的數量 )
一般每半 個月要進行一次盤存。通過盤存,明確重點控制哪些品種,采用何種控制方法,如暫停進貨、調撥使用、盡快出庫使用等,從而減少庫存資金占用,加快資金周轉,節省成本開支。
五、 月末總結不可少
每月末要召開成本分析會 ,分析每一菜品的成本率,將成本與實現的收入進行對比,并分別規定不同的標準成本率,對成本率高的項目進行統計分析,并編制成本日報表和成本分析報告書。
此外,把廚師的獎金與出品業績和成本控制掛鉤 ,以提高廚師的節源積極性。
計算題答案大公布:
營業額=20*5000=100000元;
原材料成本=7*5000=35000元
毛利額=營業額-原材料成本=100000-35000=65000元
毛利潤=毛利額/營業額=65000/100000=65%
變動成本率=(原材料成本+其他變動成本)/營業額=(7+5)/20=60%
邊際利潤率=1-變動成本率=1-60%=40%,也就是說一碗面賣20元,可以為企業貢獻8元的價值
固定成本為30000元,保本點銷售量=30000/8=3750碗,也就說一個月賣3750碗面時剛好保本
保本點銷售額=20*3750=75000元,按上面的公式=固定成本/邊際利潤率=30000/40%=75000元
利潤=(營業額-保本點營業額)*邊際利潤率=(100000-75000)*40%=10000元(幸福餐飲人)
訂購東方美食雜志、預約采訪、稿件發布、網廚卡、書籍、培訓課程、2018采購展展位、中國吃網廣告熱線: 1333108319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