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永舵:“魯菜盟主”贏在人才戰略

     

    40年篳路藍縷,40年砥礪奮進。我們餐飲人用雙手書寫了發展的華彩篇章,拉開了一個行業的擴張序幕。

    行業40年的巨變,離不開每一位餐飲人。來自國有企業的改革家、企業家、科技大師、開放先鋒無疑發揮了引領作用。

    接下來《餐飲經理人》微信公眾平臺用40天的時間講述這40位民營企業家在改革開放40年間創業圖存,創新求變的故事,生動再現了這些企業的成功路徑,以及諸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今天為您呈現山東凈雅餐飲集團董事長張永舵的故事

     

    看完記得點好看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

    歡迎轉發朋友圈 謝謝你

    40年40人

    張永舵

     

    賣包子出身的張永舵,人稱高端餐飲的“黃埔軍校”校長,


    建立了曾經的餐飲巨頭“凈雅”餐飲集團。


    凈雅在當年是業內當仁不讓的“魯菜盟主”,


    是全國第一家投資20多萬元專門建立培訓基地的餐飲企業


    也是第一家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的純餐飲企業。


    張永舵培養了大批行業人才,也為餐飲行業樹立了服務規范化、標準化的標桿。


     

    軍事化餐飲人才培訓基地


      第一家以“凈雅”命名的餐廳,于1998年在山東威海開張,兩年后,迅速成長起來的凈雅有了自己的培訓基地。培訓基地也設在威海,就像一所學校,凈雅的培訓基地包括教室、宿舍、操場、餐廳等完備的硬件設施。十幾個中隊、一名培訓經理、一名培訓主管、兩名教官、兩名講企業制度的老師、兩名技能培訓老師,就是基地的所有人員,分別負責主管基地培訓、企業文化培訓、軍事培訓等事項。


      培訓期間,包括應聘經理職位、應聘財務會計在內的所有求職員工都必須一起進行培訓,開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任何時候對見到的任何人說“你好”,并養成習慣,教官開會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在咱家”。培訓內容則是從最基本的事項開始,包括企業文化學習、技能訓練、托盤、打掃衛生等。餐飲人員所需技能培訓滿一個月后,培訓方進入為期11天、高強度、全封閉式的“魔鬼訓練”:短跑、長跑、俯臥撐、蹲馬步、走鴨子步、雙人綁腿跑步、打軍體拳等,訓練強度逐漸增大……員工在上崗后,又從最基本的傳菜、上菜開始做起。凈雅在招人時寬進嚴出,又采取軍事化策略進行培訓,員工淘汰率達到50%,能留下來的都是精英。張永舵說:“企業擴張沒有人才做支持,早晚都得死。”



    特殊的人才培養工程

      

      2008年3月份開始,為了應對企業未來戰略擴張,凈雅對人才結構做了調整,以“綠色通道”的機制招聘一些211大學畢業的本科生,作為主管級儲備干部,當時應聘和選用比例高達300∶1。經過凈雅的培訓和實習,再把他們送到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將來為凈雅所用,成為凈雅發展的后備力量。


      2009年夏天,凈雅啟動“就業、創業、事業”三位一體工程。從研究生、博士生和在職MBA學生中招聘,然后把美國的西點軍校、日本的魔鬼訓練、凈雅的管理知識綜合起來開發4個月的課程,對這些研究生進行培訓。第一塑造他們的人格,第二磨煉他們的意志,第三提高他們的管理技能和專業技能。這是凈雅針對經理級干部進行的招聘和開發的課程,4個月培訓完之后,他們才能上崗就業。


      張永舵愛才,同時也懂得如何用人,他將高昂成本投入到凈雅的人才戰略,不得不說是一種遠見卓識。人才穩固才能支撐一個企業長遠的發展,凈雅選擇的是長遠利益。他說:“這些人學歷高,都是碩士、博士這個級別的,理解能力更強,將來會給凈雅做更大的貢獻。”


      

    獨特的企業文化

      在凈雅,有一份非常特殊的表格——困難家庭登記表。在這張表格上,分列著員工家里是否有人生重病、是否有孤寡老人無人照顧、是否是單親家庭、是否家庭負擔過重等等,對員工生活存在的困難都有詳細的記錄。從這份表格就可以看出,凈雅對員工的重視遠超當時的很多企業。


      分配利益只是一時凝聚人心的手段,很多企業家都明白凝聚力并不能只靠利益。張永舵明白,在經營企業時,包容不同的見解以及自我反思至關重要。他經常要求凈雅內部每一個管理者去反省自己,不管干什么工作,在什么崗位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之后,必須學會反思和深思。


      對機制的創新和對企業文化的獨特理解,是張永舵能夠經營好凈雅集團的關鍵。凈雅在戰略管理、企業文化、職工教育等方面的精細化、規范化成果,是當時眾多餐飲企業學習的楷模。

      

    “魯菜盟主”的無奈命運

      1988年,張永舵開始了他的餐飲致富之路。從賣牛肉包子開始,他經商的天賦逐漸顯露,他很快走出了第二步棋:經營活海鮮,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張永舵當時的策略很大膽——承諾“吃到一個死海鮮,飯店賠償100元”。凈雅飯莊因此名聲大震。


      經過近20年的艱辛創業,張永舵以約8億元人民幣的財富位列2007胡潤餐飲富豪榜第八位。2008年,山東濟南凈雅餐飲集團有限公司位列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第23位,被業內稱為“魯菜盟主”。


      作為高端餐飲業的標桿,凈雅在鼎盛時期曾達到人均接近2000元,單桌消費過2萬的水平。但到了2014年,凈雅因轉型不利開始走下坡路,期間凈雅經過幾次轉型嘗試自救,但因種種原因未能擺脫困境。作為企業家光靠努力是不夠的,要時刻保持對自己的清晰認知,餐飲行業也是“寬進嚴出”的大基地。


      ▲北京輝煌凈雅大酒店


    歷   程

      1988年10月創建30平方米的凈雅飯莊,主營牛肉包子,擔任總經理。


      1992年5月?經營活海鮮,鄭重對外承諾,如果吃到一個不活的海鮮,酒店賠償100元錢。


      1998年?在濟南市英雄山南路209號開出濟南凈雅大酒店。


      1999年5月導入ISO9002質量體系。


      2000年8月?在濟南市山大路上開出山東凈雅大酒店。


      2002年初?成立凈雅集團,擔任總裁。


      2005年7月11日進軍北京,總投資1.2億元,北京輝煌凈雅大酒店開業,面積15000平方米。


      2005年9月?榮獲第二屆中國青年創業獎。


      2007年入選2007年胡潤財富排行榜餐飲類前15位。


      2011年?凈雅正式遞交中小板IPO申請。


      2012年10月?凈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榮獲“中國餐飲服務名牌企業”榮譽稱號。


      2013年1月?凈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榮獲“全國誠信文明示范單位”、“國家級綠色餐飲企業”。


      2014年?凈雅漸漸地步入下降期。



    推薦閱讀-

    點擊文字即可閱讀全文

    餐飲業40年發展,離不開這40人 |榜單發布

    鄧超:1995年使用電腦收銀,如今外賣年銷售達7億 

    王慧敏:30歲踏入餐飲業,上海菜上市第一股

    劉延云:團餐品牌的領軍者 

    劉國梁:健康飲食理念的踐行者

    湯慶順:創新思維盤活老字號 

    湯瑞仁:紅色情懷餐廳的引領者 

    麥廣帆:玩轉品牌營銷,引領粵菜潮流

    杜中兵:爆款策略打造高端火鍋

    李紅:首個赴美“敲鑼”餐飲人

    吳國強:“餃子王”產業化之路

    何永智:加盟模式成就“火鍋皇后”

    汪崢嶸:創新不間斷 時尚多品牌

    張天一:“互聯網思維”下的新一代餐飲人

    張蘭:時尚川菜的探路者

    內容詳見《餐飲經理人》雜志第2期★

    看趨勢、站風口 2月份訂閱,驚喜多!


    訂閱

    方式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策劃:《餐飲經理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5140.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28日 20:17
    下一篇 2019年2月28日 20: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