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州百味雞之餐飲外賣!

    關注我們獲得更多內容

       第三產業的全面互聯網化是過去10年中國社會的最大福音,通過重構社會分工、提升了社會整體運行效率。也使餐飲行業在成本結構、運營效率方面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發源于魏晉時期的“食盒”外帶、到近現代去餐廳“打包”帶回家、再到肯德基和宅急送結合推出的電話訂餐業務,終于在互聯網提速和智能手機普及的雙重影響下,迎來了全新的“外賣時代”。

       外賣從西式快餐開始是有道理的:它的菜單夠簡單。

       外賣的存在就是為了吃飯的效率,它的前世是餐飲的附屬,就像餐廳的外賣窗口總是在正門旁邊的邊門、或者在大廳的一角、或者甚至是背后的廚房門口,到今天呢?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餐廳,在大廳的主通道或者靠墻擺上長長的貨架,一份一份已經打包好的外賣靜靜地等在那里,狂奔而至的騎手匆忙檢查完單號、拎起、裝箱、揚長而去……從餐飲的附屬,到餐飲的延伸,外賣成為餐飲人的左膀右臂。

       可這左膀右臂有時也讓人很痛苦,它好像不太好使喚。在網上甚囂塵上的“外賣騎手工資超高”的唾沫星子里,我們卻分明看到餐飲商家五顏六色的心情在飛。顧客吃飯的效率是提升了,商家的日子卻越過越緊。尤其是在外賣平臺發展進入穩定期,進駐商家超過245萬,年收入逾1300億的時候,跑馬圈地時的補貼大戰還會有嗎?不僅不會有,費率還有上調的可能,一二線城市已經到22%了,議價能力強的品牌可以談到15%、甚至12%,新店、新品牌,想都不要想。

    資本壓力下,外賣平臺的日子似乎也不好過。外賣平臺發展初期的流量紅利也已經被瓜分得所剩無幾了,各個品類的頭部3~5個品牌基本占去了60%左右甚至80%的訂單量,剩下的湯湯水水,你能吃得飽嗎?先不說吃不吃得飽的問題,能不能吃得上也是讓人頭疼的事情。準入門檻的提高讓你不得不投入更多成本在后廚和前廳(只做外賣的門店幾乎已經不可能再上線了)、滿減打折等活動力度不夠的話搜索排名根本進不了前三屏,靠外賣活下去,近乎癡人說夢。吃相狼狽還吃不飽,這就是外賣小商家的現狀。 理念再“新鮮”、“健康”,也抵不過平臺的抽成和價格競爭。 

       說的這么悲觀,干脆“壯士斷腕”算了,還這么苦逼的做圖什么呢?圖的是:最大化滿足顧客需求。 因為你的顧客中總有一部分人確實是為了就餐方便,或者就是想在家宅著,哪怕是周末、有時間也不愿意出門找吃的(美團外賣周末訂單量占比超過3成),這是他的選擇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僅要做外賣,還要好好的做。


    有5條可借鑒的思路:

      1、研發專門利于外賣配送的產品,提升顧客體驗、贏得二次定價權。 比如,低熱量、易保持形狀的產品;現有產品你敢在外賣平臺玩虛假優惠,顧客就敢再也不下單,甚至不來你家吃飯。

    2、使用保溫包裝或可以二次加熱的包裝。 比如,烤鴨餐盒底部放置加水即可加熱的“加熱包”。

      3、重新設計包裝材料,使其視覺上更具品牌識別意義、質感上更能誘發拍照分享的社交欲望。 比如,啟用外賣品牌作為餐飲副牌、設計更大膽討喜的文案、掃碼優惠方式引導顧客在你的會員管理系統中注冊留存。

    4、用淘寶C店店主的思路做外賣。 主動打電話問顧客的詳細要求,做回訪時派發優惠短信。

       5、美。 多花一點錢,找好的攝影師、設計師,產品、包裝、餐廳環境,重新拍好看的照片素材。

    開餐飲店外賣業務順勢而為,圍繞顧客體驗去做,不要對“顧客忠誠度”心存幻想,他們沒有義務忠誠于你。新店上線不要生推、做促銷廣告帶來的客流更沒有忠誠度。

     你做外賣的唯一目的是:方便那些已經喜歡上了你的顧客。 在線點單不搜索你,問題不是出在線上,而是你的餐廳線下經營出了問題。回歸餐廳,解決好店里的問題,這才是根本。只要門店經營正常化了,你會發現外賣的生意差不了,這時反而要警惕,一個非常關鍵的數據要放在心上:外賣收入占比。 這個數字在10%~20%之間是健康的,如果超過30%了,要警覺:是不是門店生意下滑很嚴重?如果不是,那就意味著你已經被動地“外賣化”了。被外賣化也不怕,有它一套合理的打法。

       為什么一定要控制在30%?因為超過這個線,就意味著你的成本結構已經發生變化了。 這個時候,如果門店生意沒下滑,你需要擴大門店接待能力(增加餐桌張數或提高翻臺率);如果生意下滑了,你“被外賣化”了,你的門店接待能力就被浪費了(前廳成本浪費)。這件事如果無法逆轉,你就只好接受,把門店被浪費的接待能力、轉化成在線外賣接待能力,提高外賣效率。說起來很復雜,其實就是類似于把桌子換成擺外賣訂單的架子——有沒有聯想到便利店的貨架?所以我在前面的觀點中說:外賣未來的競爭對手是便利店,這是后話了,別急,我們慢慢來把事情捋順。




       餐飲外賣業務早已火熱,先知先覺的餐飲人掙到了第一桶金,反應慢的人現在才考慮進入,流量紅利已經被瓜分得七七八八了。于是感慨“外賣難,給平臺打工不掙錢;難外賣,趕不上同行打折快”。

      這里為大家提示7個觀點:

         1、外賣是個大趨勢,只可順收、不可逆取。 保證堂食的質量、順應顧客需求做品質外賣,控制外賣收入占比在30%以內,否則離死不遠了。

      2、不是所有品類都適合做外賣。 快餐小吃目前最適合,適合夜宵、下午茶的產品會有較大增長,多數正餐非連鎖品牌主業都還沒做好,掉頭去專注做外賣是自取其辱,得不償失。

      3、專注做外賣的餐飲品牌,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執意不回頭也不是不行,請繼續滑屏,認真思考第4條。

      4、開餐飲店開外賣業務不只是美團、餓了么、百度外賣等一級入口, 還有閃送、到家美食會、給力呼等次級打包外送模式。

      5、外賣的本質不是餐飲服務,是零售、是食品工業, 內在講究規模化生產和品控,外在靠包裝和營銷,運營核心理念是薄利多銷,贏利點在渠道布局。

      6、外賣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便利店。

      7、所以,餐飲人,把這頓飯做好,不要害怕也不要有病亂投醫,外賣顛覆不了你的餐廳。




    TimeFlies

    翡翠一樣的青松

    笑著在把我們手招。

    銀箔一樣的沙原,


    笑著待把我們擁抱

    每行文字。

    不宜過多!

    2018
    七月
    28日
    宜:開心

    掃碼關注我吧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548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2月1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2月1日 21: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