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名員工,60平方米,每天 1W+ 流水,極致坪效這么打造


     

     每天十分鐘,帶你漲知識


    上市營銷公司的創始人之一,“錢”途無限。但他放棄了價值千萬的股權,并拉了三位高學歷、高身價的合伙人一頭扎進餐飲界。

     

    這一干,就干出了100家門店。

     

    如今成為同品類中北京排行第一的快餐品牌,2018年更是和行業供應鏈巨頭——海底撈旗下蜀海供應鏈完成對接,并全面由蜀海進行食材采購、倉儲和冷鏈物流。

     

    創造了“月損耗不超1%”、“4名員工每天1W+流水”的營業記錄。



       

     

     

    繼承和批判一碗小米粉的倔強生命力

     

    說到自家產品,趙剛坦言,四有青年走的是“去湖南化”路線,既有繼承精神,也不乏批判態度。說到底,經典、傳統的口味來自于米粉之鄉湖南,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合理微創新,讓產品能夠適應不同地區的顧客。


    這種打法,和餐飲市場中某些主打“正宗”的米粉品牌截然不同。趙剛認為,想讓品牌更有普適性、并走向全國,就應該適度做改良,而不是執著于“正宗”。

     

    其實,在觀念轉變之前,趙剛和團隊也經歷過“痛苦”的過往:請來了湖南最著名的“劉聾子米粉”手藝傳承人及“曹記米粉”的創始人參與產品研發,保證口味正宗。可是,顧客卻對這正宗“不感冒”。


    從那時起,趙剛決定要做改良,對辣度、油量、咸度進行調整。還豐富配料,加入肉類、千頁豆腐、炸黃豆等,推出了北方人愛吃的米粉。差異化的路子果然奏效,很快,四有青年的口碑和營業數據飆升,做到了北京地區外賣NO.1

     

    趙剛和團隊在對市場深度分析以后,發現年輕女性顧客對酸甜味型更加敏感,于是推出“西紅柿牛腩米粉”,再次大獲全勝。這個創新口味,和傳統意義上的湘味米粉沒有一毛錢關系,卻助力四有青年做出品牌辨識度。


    “根據地域進行產品調整,這也很奏效。比如南昌人喜歡吃鴨子,我們南昌的店上新了啤酒鴨米粉,銷量很好。

     

    但同樣的產品拿到北京來就無人問津。做餐飲,不得不承認地域飲食習慣的市場空間。”趙剛說。目前,四有青年的后臺有15款儲備產品,基于店型、倉儲、地域的差異,進行靈活上架。

     

     

    有趣、有料、有味、有范嚴苛標準的內核,生動豐富的體驗

     

     “四有”的定義,是有趣、有料、有味、有范。在趙剛心中,“有味兒”是最基本的層次,也就是顧客常說的好吃。

     

    好吃是一切的基礎,也是開端。創業之初,趙剛和團隊分別走遍湖南、江西、廣西、重慶、福建的十幾個城市拜訪廚師、研究產品,帶回各種配方,品嘗了118家米粉店的300多碗米粉,最后還請國宴大廚司徒遠紹與其共同改良研發數月,尤其在米粉的湯頭方面下足功夫。此外,米粉核心配方分別在北京、河北、山東等4個工廠單獨加工,把一個小小的產品拆分開來,確保最優的味道。


    “很多米粉品牌都是一個工廠全配送好,相比起來,我們更‘較真’,也更為嚴苛。”

     

    趙剛坦言。供應鏈管理則由蜀海統一來做,為品牌進一步保駕護航。有趣,是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顧客互動,相比標準快餐廳,四有青年店內更有互動氛圍,文案的設計、墻體的利用都體現出互動感;有料,是指食材豐富、營養搭配合理、給顧客更多選擇;有范,指的是文藝范兒,更貼近年輕人。在品牌成立2周年之際,四有青年與華語電影上的首部真正大體量的萌寵電影《營救汪星人》達成合作,雙方聯合各自擁有的IP展開深度互動。


    在幾大外賣平臺公布了品牌形象代言人小四與萌寵軍團的聯合造型:小四身穿超人披風與可愛的萌寵組成“神犬特工隊”,組成萌寵CP。用趙剛自己的話來說,在嚴苛的標準化內核之外,還要讓品牌足夠靈動、鮮活、有生命力。

     

    打造極致坪效4名員工、60平方米,日流水超過1W

     

    “用極致坪效,反饋給顧客超高性價比。”這是本次采訪中,趙剛第3次提到了“坪效”二字。第一次是說起門店新零售探索,通過增加臭豆腐、糖油粑粑、大香腸等湖南地域特色小吃,延伸零售觸角、增加坪效。


    這一點在四有青年2.0版本的升級門店體現尤為明顯,零售屬性加大;第二次是說到堂食和外賣占比,他認為外賣占比如果不超過門店營業數據的30%,坪效

     

      一定有問題(不以單店做考核,算所有營業數據的平均值)。而第三次,他直接拋出了提升坪效的終極意義——反饋給顧客更好的體驗。在這一點上,四有青年一直在探索和努力,也提交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北京五道口店只有60平方米、10個座位、4個員工,外賣占比達到80%,日營業額超過1萬元。


    想要打造極致坪效,就要減人,就要做扎實的標準化和系統化。而在這個方面,四有青年的創始團隊具備先天的優勢:鄭應海是前途牛網技術研發總監,也就是業界流傳的“IT大神”。他當年選擇和“互聯網弄潮兒”趙剛一拍即合,就奠定了這個品牌的互聯網基因。

     

    系統化思維升級管理月損耗不超1%

     

    品牌成立1年時,四有青年還只有13家店,而如今,已經發展到104家。趙剛坦言,修煉“內功”是核心。他舉了一個例子:滴滴打車每天接單量接近3000萬個,但員工只有幾千人,且其中很大部分還是技術開發人員。


    歸根結底,靠的就是完善的系統。在這方面,四有青年做了不少挑戰傳統餐飲管理的事情:一是完成了供應體系的改造,鏈接蜀海建立起“海底撈級別”的供應鏈系統。


    在進貨采購、食品安全等方面提供了穩健的基礎;


    二是開發了自己的四次方智慧餐飲系統,最大的優勢在于簡單易操作,便于員工上手,去除了第三方系統冗雜的功能,針對品牌量身定制。效率大大提高、數據管理更加精細化;


    三是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和知識庫,名曰《四有青年知識寶典》,用理論+實戰的呈現形式對小白加盟商進行培訓,其中包含產品SOP等培訓資料。


    只要有網絡,分分鐘解決一線管理的大事小情。“簡單到什么程度呢?我一個從來不做飯的老爺們,按照寶典里的教學方式,可以還原出四有青年米粉的好味道。”趙剛說。


    通過這一系列升級,四有青年實現了高效運營管控,不僅大大提高人效,更是在食材損耗、燃料占比、現場管理等方面,都可以通過系統進行督導。“單店的菜品下架、毛利情況等,都可以進行實時監控。門店每個月3號,即可做出上月的報表。”趙剛說。


    也曾跌跌撞撞荒野里“殺”出一條路

     

    話題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張漫畫上。


    在采訪中,他表達得坦誠而直接,不吹噓當下的成績,也并不回避曾經的跌跌撞撞。“第一家店面積挺大的,選址也不理性。當時我們按照市場標準來測算,每天營業6000元就盈虧平衡,結果做到1.2萬還賠錢,算賬時,我們都傻掉了。”


    “那時候每個月花2萬多做廣告、做營銷,結果餓了么平臺打分只有3.7分,想起來那時候真的不懂市場。這一路就這么硬著頭皮摸索過來了。”


    ……到如今,四有青年的米粉獲獎無數,還成為全國的新餐飲案例,品牌知名度也從北京走向全國,正在努力走向特許經營里的米粉NO.1品牌。供應鏈的完善、系統的完善、VISI的新升級,讓趙剛和團隊有更大信心迎接全國加盟商。他們提供“保姆式管理”,從選址、硬件、店鋪設計、后期運營等,全部可實現精準對接。


    目前,3種店型、6個標準,讓品牌具有更好的適應性,可以打動不同城市的不同類型顧客。此刻的趙剛和團隊,以誠意之作,期待給全國加盟商更多支持和鼓舞。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35741.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月16日 21:49
    下一篇 2019年1月16日 21:5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