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嗎?記得先點藍字關注我哦~
“推薦的餐廳真的都還挺好的!確實是北京味兒!”
“炸醬面!爆肚!鹵煮!豆汁兒!可以可以可以!打小就喝,正宗!上頭!”
“都是胡同里物美價廉的煙火小店,靠譜!”
有人質疑:
“吃過幾家,不難吃但是也絕對沒到可以上榜的程度。”
“如果好吃的滿分是一百分,那在廣東開餐廳要做到起碼八十分才不會被打,而在北京只要做到六十分就會被夸獎了。”
“米其林侮辱了北京……”
米其林指南在公布完整榜單前,提前公布了必比登推介餐廳名單:共有 15 家餐館上榜。
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餐廳完整榜單
01
米其林美食指南,有一套標準化的審核流程。
評判標準具體如何,官方曾給過粗略解釋:盤中食材的水準、料理食物的技藝水平和口味的融合、創新水平、是否物有所值、餐廳烹飪水準的穩定性。
回想去年米其林在廣州發布榜單的時候,網友發出了“廣州人有自己的美食地圖,不需要米其林”的吶喊……
可是正如去年第一版廣州《米其林指南》出爐之后一樣,今年的廣州《米其林指南》仍然完全不能讓廣州人普遍滿意。
作為可能是全國范圍在“吃”這件事上最講究的城市。
一個最簡單的考量標準是數量:即便擴大了規模,今年廣州也只有 11 家星級餐廳。
而對照大中華區其它城市,最多的香港有 63 家星級餐廳(有 7 家米其林三星!),上海、臺北和澳門分別是 34、24 和 19 家,廣州這數量也太可憐了。
有一個原因,是和進入城市的時間有關,《米其林指南》進入一座城市之后,基本上星級餐廳的數量會逐漸增長。
但在廣州這件事上有點站不住腳,是因為臺北和廣州一樣都是在 2018 發布了第一版《米其林指南》。
但臺北去年有 17 家星級餐廳,今年到了 24 家,其中三星和二星一開始都有。
至于“米其林餐盤”和“必比登推介”,數量也遠大于廣州,甚至臺北的“必比登推薦”專門把夜市都給列出來了,用心的程度可想而知。
而即便全球范圍,說到上檔次的中餐廳,粵菜都是最主要菜系,米其林或許是真的不太待見廣州。
廣州就真的找不出足夠多的餐廳給加星嗎?
至少廣州本地人們很多就不這么想,比如和苑是當地人被提到比較多應該拿星級的(在“米其林餐盤”里)。
而“炳勝系”仍然在榜單上大包大攬,同時酒店餐廳仍然全面壓制平民美食,這些都仍然是被廣州人吐槽的部分。
或者說,今年廣州的《米其林指南》甚至已經完全沒有去年那么備受關注,它的內容也仍然沒有改變它在廣州人民心中的印象。
02
去年,對米其林發布的榜單以及粵菜指南,有一個廣州本地的餐飲從業者說,“廣州需要米其林,但廣州人不需要。”
看似很“毒舌”的評價,但應該也道出很大一部分老廣東人的心聲。
廣州米其林二星、三星
空缺
米其林一星
炳勝公館、炳勝私廚、惠食佳(海珠)、江、愉粵軒、玉堂春暖、麗軒、利苑(越秀)
必比登推介名單
榕意、半島名軒、靚姐蒲廟生榨米粉、南園、天都里、同記雞粥粉面、向群、西關婆婆面、西關竹園、新泰樂、啫八(惠食佳)、朱仔記、堅記、老西關瀨粉、云軒
餐盤獎全名單
常來、悅軒、徐博館、中國元素、好酒好蔡、荔灣亭、荔雅圖、六合茶居、畔溪、桃園館、樂排館、空中一號、夏宮、陶然軒、韻軒、Zen Tea、北園、炳勝品味、恰、東興、鵝公村、Ebony、風味、廣州酒店文昌路店、海門魚仔、海晏樓、和苑、宏圖府、御寶軒、隨軒、吳財記、新浩文、源記腸粉、悅景軒。
對照北京榜單大家還會發現,其實必比登榜單的上榜標準和米其林星級餐廳不是一回事,雖然也是米其林推薦,但上榜的餐廳卻一般都是有本地風味、性價比高的評價餐廳。
這次《米其林指南北京》選擇的就是15家人均200元人民幣以內的餐廳而。
對比廣州發布的《2018-2019米其林全球粵菜指南》,下周北京的榜單就更值得期待。
究竟有那些京腔京味的餐廳能上榜呢,還是融合了南北風味的精品餐廳能上榜呢……畢竟作為首都,這也是有指標性意義的。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今日話題:
您認為有哪些北京品牌最值得上榜?請在文末留言與大家分享!
注:圖片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紅廚帽餐廳榜單是餐飲行業內的先進標桿,該榜單為全國餐飲從業者量身打造,旨在樹立業內榜樣,促進同行交流,推動企業進步。
紅廚帽重點關注的是中餐各大菜系流派的產品與傳承,此榜單既是餐飲人的學習向導,也是餐飲人就餐首選。
請欣賞我們的宣傳視頻。
精彩內容推薦: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