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吸管年底消失,如何讓“環保”成為好生意?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定了!塑料吸管年底全面禁用!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另外,《意見》要求在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推廣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已經有很多餐飲品牌已經開始積極響應這項政策。像麥當勞中國也是在今年的6月30日宣布,北上廣深近千家餐廳的食堂及外帶表率先停用塑料吸管,相關減塑舉措于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所有的餐廳。

    在此之前,星巴克也宣布今年之前全球所有的門店禁止使用塑料吸管,而大家最為熟悉的喜茶、奈雪的茶等,早在兩年前也已開始推廣紙質吸管。喜茶媒體公關高級總監更是表示:目前北京地區的外賣已全部默認配送紙吸管,未來也會在全國其它城市推行,截至今年6月,在全國范圍內已經減少使用塑料吸管超過1100萬根。

    由此可以看出,減塑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是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只不過,“禁管令”來得有點太突然,對吸管依賴程度較高的這些商家們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消費者更需要適應的一個過程。但這次,商家還沒表態,反倒是顧客著急了。
    隨著“禁管令”的正式確定,又被頂上了熱搜,評論區里吵作一團。

    許多網友還是很支持的,認為前幾年國家為發展經濟而忽略了環境的保護,現在抓緊,是時候要多為環保多做貢獻了。

    但也有不少網友坦誠很難接受,認為這個舉措會帶來諸多不便,比如,全面禁用塑料吸管之后,好奇奶茶怎么喝?喝聽飲的要吸管以后怎么辦?不用塑料吸管?那就用蔥吧……

    說實話,使用過紙質環保吸管的朋友應該知道,紙質吸管使用時長較短,往往使用一段時間就會變軟,這會讓使用的體驗感變差。

    還有網友認為塑料吸管每年造成的污染量遠遠比不上塑料袋、塑料餐盒等其他塑料制品,完全是本末倒置。甚至,網友們疑慮禁管令的實行能否落實,反而是給了商家吸管收費的借口。
    消費者的這些擔憂是很正常的,因為紙質吸管的確使用感很差,而且禁管令的發布,讓很多奶茶愛好者無所適從,喝奶茶或其他飲品圖的就是濃郁醇美的口味,當然良好的消費體驗感也是為商家招攬顧客的一大要素。這兩者缺一不可,丟了體驗感,消費者會大大減少,生意就可想而知。

    這可讓商家昏了頭,不知該禁,還是不該禁。
    但肯定是要遵循的,國家在落實“限塑減塑”方面,也是下了決心、準備動真格了。將于9月1日起施行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規定的,將處以1萬至10萬元的罰款。

    大家所以為的少其實數據顯示早已經令人惶恐。我國去年塑料制品累計產量8184萬噸,其中塑料吸管近3萬噸,約合460億根,人均使用量超過30根;每一根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更重要的是塑料吸管比起塑料餐盒等物品,回收利用難度更大。

    此前,網上流傳了一段視頻讓人觸目驚心:人們在海龜的鼻腔中發現了一根塑料吸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其拔出,整個過程海龜十分的痛苦。

    “限塑減塑”是環境保護的必經之路,禁用小小塑料吸管,其實就是壓縮塑料使用的關鍵一環。不管吸管能給日常生活帶來多少便捷,都不能以毫無節制的破壞環境為代價啊。當然,這也不是說要讓消費者徹底不使用吸管。

    那對餐飲行業的消費者來說,他們拒絕的態度可以理解為能否找到塑料吸管的完美替代品。這對餐飲人來說,也是需要突破的一個點,但所謂時勢造英雄,只要能善于發現微小的事,仔細揣摩,一定能夠找到一個切入口,并大展拳腳。

    有一家印度的公司“Bakey’s Food Private Limited”通過運用高粱粉、大米粉和全麥粉等可食用原料制成的硬餅干餐具,放在熱飯菜里10至15分鐘后會開始變軟,放在熱湯里使用 則能支撐20分鐘。因為是可食用的餐具,所以該套餐具有多種口味可供選擇:糖、肉桂、生姜、大蒜、茴香、芹菜、黑胡椒、薄荷、生姜、胡蘿卜、甜菜。在干燥環境下,保質期在兩到三年之間。

    除了這家印度公司,還有波蘭的一家品牌Biotrem也在生產可食用的餐具。這家公司通過運用麥子的外殼(麥麩)與水混合加熱加壓成型,制作出輕盈、結實的餐盤。這個餐盤可生物分解也可食用。這種運用農作物制作成的餐具放在自然環境下僅需30天就能自然分解。這種餐盤的優點很突出,僅需要麥麩加水混合就能制作,完全不使用化學物質和人工添加物,相對來講成本低廉,食用也很健康。目前 Biotrem 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平均每年可制作 1500萬件不同樣式的碗盤組,行銷于歐洲各國。

    除了餐食之外,還有飲水也有有前景的新材料誕生。通常我們在街邊購買的飲料都是使用的塑料瓶灌裝,剩下的很少一部分才是采用的玻璃和鋁罐。可食用礦泉水球Ooho就是針對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之一。

    這款由英國設計團隊借鑒細胞膜打造的可食用礦泉水球,榮獲 2014雷克薩斯設計獎、2016年全球能源獎等多項大獎。這種由海藻提取物和氯化鈣構成的雙層薄膜可以包裹住里面的礦泉水,可以一起吞下,被消化掉。不想吃掉的話,也可以直接丟掉。被丟掉的薄膜在資源環境下四到六周就可以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而且相對塑料瓶來講,礦泉水球Ooho的制作成本更加低廉。

    不得不感嘆設計者的腦洞大開和良苦用心。從商家的角度來看,為顧客帶來了新鮮感,提升了進店量,而且省去了餐具清洗的過程,節省了人力,將餐飲行業也是帶入了一個更綠色更環保的環境中。獲得了諸多好處!

    還有大家熟知的星巴克、喜茶各大品牌為了環保也是在吸管方面大做文章,率先做出了改變。喜茶不僅推出紙質吸管,還推出了一個環保活動,如果顧客自帶杯子,可以享受減免2元的優惠。而星巴克早就在開始使用紙杯盛裝飲料,不過星巴克星冰樂等產品還是用的塑料杯子。紙杯的推進進度還有待提高。雖然喜茶2元的優惠誘惑力不夠大,星巴克紙杯不夠有質感,但是我們看到很多顧客仍然愿意為此買單,這是因為在環保意識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人們都想用實際行動為環保盡一份力,都想成為環保的參與者。比如拿自己杯子去喜茶,這不僅不丟人,反而會得到大家的贊揚。

    歐美企業也是在自發的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像麥當勞早在2015年就將麥辣雞腿堡等產品的包裝盒改為單層包裝紙,相比以前節省了80%的用紙量。薯條盒、餐巾紙等優化工藝和尺寸,使得用紙量節省20%。同時在去年11月1日之后,北京10家麥當勞餐廳開始試點免吸管杯蓋,減少吸管的使用。

    環保在餐飲行業中不僅僅是一種意識,更是一門“好生意”。從各個餐飲企業的改變,到顧客的回應不難發現,環保理念已經對很多人產生了影響,這對于餐飲行業其實已經算是一種風口,一種趨勢。當一家餐廳以綠色、環保的形象與顧客達成了共鳴時,它的品牌形象會比其他不注重環保的企業提升很多倍,愿意為它消費的顧客也會越來越多。
    環保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改善環境,讓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舒適宜居。這些都需要公眾建立起環保意識,需要公眾和各大企業一起攜手改進、共同努力。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

    作者:佚名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YANG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07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7月19日 20:21
    下一篇 2020年7月19日 20: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