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餐飲精英們關注的公眾平臺
在人們的物質需求基本滿足的今天,精神需求成為了人們需要補充的東西。如今電視劇、電影、綜藝節目層出不窮,這些影視化的內容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除此之外,這些影視內容也產生了大量的明星、網紅,他們的出現,甚至引發了“追星”的現象。
有了明星的光環之后,做任何事情都會被很多人關注。介于此,很多明星在唱歌、拍戲之外,還會選擇一些副業,而餐飲就是明星選擇率最高的行業之一。
王俊凱奶茶店3天休業
7月1日,王俊凱父母開的奶茶店“CHAFORU星卡里”在重慶開業。憑著王俊凱的人氣,這家奶茶店排隊4小時起步,600杯快速售罄。甚至還有人專門從外地趕來,支持自己的偶像。而這家星卡里的官方微博上面也非常的火熱,在第一條宣布開業的微博里,光留言就有1.8萬條。
不過3天后,到7月3號,星卡里的微博又發布一條消息稱:經過3天的試營業,要進行短暫的休息閉店。
很明顯這并不是因為門店做不下去了才閉店的。因為門店才開三天,哪怕品質再差,憑著王俊凱的粉絲們,怎么也能支撐一個月以上。所以有很多網友推測,這一次的閉店是為了做一些調整。另外,因為店內員工女孩居多,可能是因為高強度的工作身體吃不消,因此需要閉店進行人員調配或者需要多招一些員工。
這家奶茶店并不算大,面積在90平米左右,加上王俊凱父母共9名員工。產品分三大類:卡里茶、茗茶和水果茶。其中水果茶價格稍貴在20~27元之間,卡里茶和茗茶價格在13~19元之間。
除了茶之外,這家奶茶店也提供了餐食。不過和其它奶茶店不同的是,其售賣的都是中式特色餐食,而非常見的軟歐包之類的甜點。餐食共三款:爸爸的絕活(糖醋排骨)、媽媽的味道(辣子掌中寶)和童年的記憶(冰粉涼蝦)。
這些餐食不僅與其他門店形成了差異化,而且還能夠借助粉絲的體驗欲,提高消費產品銷量,提升消費頻次,畢竟偶像從小吃到大的食物,作為粉絲肯定是想親自嘗試一下的。
在門店的風格上,門店內以白色與藍色為基調簡約裝修,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標準。杯子、員工的帽子也是藍色,而藍色正是王俊凱的應援色。
柜臺上排放有“KARRY”裝飾英文詞,這是王俊凱的英文名。此外和大多數的明星門店一樣,這家奶茶店內有也很多關于王俊凱的照片、比如王俊凱與父母的合照、王俊凱參加節目的合照、電視劇里王俊凱的人物照片等等。
不難看出,王俊凱父母所開奶茶店顯然是借助了粉絲的力量,在產品、店面設計上都是為了滿足顧客需求。粉絲在烈日下排隊4小時只為一杯奶茶,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開奶茶店的不止王俊凱
餐飲是一個沒什么產品壁壘且利潤率較高的行業,尤其是其中的奶茶品類,5元左右一杯的成本可以賣到20~30元的價格,算的上是暴利了。因此,很多知名的演藝圈人士都會選擇投資開一家奶茶店。
比如周杰倫的最愛“machi machi”。
周杰倫經常在ins上面傳跟它的合照,很多網友一度以為“machi machi”這家奶茶店是周杰倫開的。據了解,周杰倫ins上常曬的同款奶酪奶茶/奶綠,28元一杯。特色是用瓶子裝,并且奶蓋在底部。
在年初的時候還有一家名為“猴子的救兵”的茶飲品牌,而這家奶茶店是由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所開。
搜索這個品牌的相關信息,還有乒乓冠軍王皓、孔令輝,羽毛球冠軍蔡赟等一眾知名體育人士對其的祝福視頻,引起了很多網友和粉絲的關注。
該奶茶店主營水果茶、奶茶、純茶、果昔和冷壓果汁。餐食方面有舒芙蕾這樣的網紅甜品,整體價格在13-28 元之間。而且這個品牌在今年 3 月開始開放加盟。5月份時,已經簽約近 300 家門店。
明星都愛餐飲生意,原因幾何?
明星做餐飲的事情屢見不鮮,像包貝爾、陳赫、任泉、薛之謙等人都有自己的餐飲門店,而且餐廳生意也是越做越大。相對于普通人來說,明星做餐飲更容易成功,更容易獲得關注,這是很多明星選擇餐飲行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1、明星自帶流量
民以食為天,餐飲行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做餐飲不同于從前,很多所謂的“秘密配方”,現在基本上已經算是“人盡皆知”了。因此,只要資本充足,開一家普通的餐廳,技術壁壘基本不是什么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餐廳其實菜品中規中矩,但是排隊顧客很多,這一點是餐飲品牌帶來的加成屬性。餐食的成本是有限的,但是附加價值是無限的。尤其是明星的附加價值更是巨大。比如我們熟知的孟非開的孟非的小面,其價格可以賣到很高。先不說持續性有多久,但普通人想要把小面賣出如此高價,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就是明星效應之一。
歸根結底,明星的自身優勢決定了客流量的大小,也決定了品牌影響力。愿意為明星消費的不僅僅是粉絲,即便是普通顧客,看到有明星的噱頭也是很愿意去“嘗鮮”的,這種體驗感非常為妙,可能身體上沒有感受到與眾不同,但是在心智中還是會感到,“哇,這是我接近明星最近的一次。”
當然了,明星自帶流量這是好事,但也不能就因此懈怠了對于餐飲門店服務和餐品質量的要求。否則明星餐飲門店和網紅餐飲門店又有什么區別。孟非的小店就是這樣,前期依靠自身流量變現,結果賣的貴又不好吃,現在已經成為了顧客口中的眾矢之的,流量越高,副總用也更加嚴重。
2、“玩票”心理做副業
在我國成名的明星收入是數以億計的。相對來講,平常一個餐飲門店百來萬的成本,好一點的300、400萬的價格對于明星來講就像是零花錢一樣。因為餐飲進入門檻低,所以開上一個看看效果,這就是明星當中比較普遍的心理了。
做得好的話固然萬事大吉,做不好的話,那點損失也并不多么在意。這就導致明星們對于餐廳的管理和經營問題上并不怎么上心,基本上都是掛名字的甩手掌柜。這種“玩票”心理,也讓越來越多的明星加入到餐飲行業中。
3、餐飲行業擁有高消費頻率
和家電、手機這類產品不同,基本上買了很長一段時間就不會再換了。而餐飲就不一樣了,一天三餐那是都要吃的。因此,餐飲行業具有高消費頻率的屬性。
對于明星來說,他們既不是企業家,也不是創業人,如果真是抱著賺錢的態度去做副業,肯定是選擇好上手,并且容易打開市場的行業,而餐飲就是首選了。
假設你讓明星去做汽車、做電器,即便他們有這個資本,也沒有這個技術,還需要花費大量的經歷,面對巨大的市場風險,顯然是不劃算的。
不過,餐飲行業的消費頻率高,相對的餐飲人索要付出的勞動就需要增加,因此餐飲是一個勤行,你必須每天都努力做到最好才行。
從原材料生產、運輸、加工,到門店日常管理上,工作細碎繁瑣,是個磨人的辛苦行業。
就像上面寫到的那樣,很多明星都是做甩手掌柜。對于門店的具體經營過問的少,全權交給別人來代理。如果招的到靠譜、有實力的管理人員那還好,怕就怕自己不管理,招到的人也不靠譜。像之前韓寒開設的很高興遇見你餐廳,就是因為管理混亂而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
總的來說,明星在擁有巨大的粉絲群、知名度的情況下,選擇餐飲行業是最容易打開市場,最容易上手的行業,即便是“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在餐飲經營上可能沒有那么多經驗,但是站在顧客的角度來講,明星對顧客的需求肯定有所了解,可以在整體經營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方案。不求像海底撈、西貝等知名餐飲品牌那樣出色,只需要菜品、環境、服務、管理等做到中規中矩,往往就能做的有聲有色,這便是明星喜歡開餐飲店的背后原因。
往期精彩內容:
想看更多精彩干貨可購買:
《餐飲經理人》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烹飪藝術家》月刊
訂閱電話:13331083197
也可長按下方二維碼訂閱
給我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總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