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變】餐飲行業發展是做堂食還是外賣?

    提示點擊上方"餐飲界"立馬關注!


    對餐飲來說,最重要的是怎么樣提高自己的利潤率,尤其是餐飲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繼續往大做,就會出現很大的瓶頸。餐飲受到場地和人工的制約,這個瓶頸怎么破?


    21日,在北京舉行的2015中國餐飲O2O高峰論壇上,針對上述問題嘉賓分成了兩個陣營,一方認為通過外賣來突破,一方表示可以通過堂食效能的提升來突破。到底哪個是對的?



    堂食or外賣,誰能增加廚房效能?



    美味不用等聯合創始人楊佳佳


    其實關于外賣和堂食的話題,我們大概是這么考慮的。


    第一,我覺得外賣跟堂食誰能真正提高餐飲的產能。第一個角度是用戶的需求。第二個角度是從餐廳自身的定位方面。從用戶的需求方面,外賣的品類可能更局限于快餐、標準化的餐飲品類。而對于堂食來說,我們認為用戶對吃的需求不僅僅是果腹,而是深度的社交需求。


    另外一分析,用戶對食品的需求不僅僅是食品,包括色、香、味、形等等方面。用戶的需求到餐廳用餐除了口味以外,其實餐廳的環境,包括餐廳的各項服務,都是對這個品牌認知度各個方面的表現。對于大眾,對于社交型餐飲來說,我們認為堂食其實是更能代表整個中國的飲食文化。


    第二,為什么堂食會比外賣更有它的聚合效應呢?我們發現社交型的餐飲進入外賣平臺,更多的是通過他們對本身在堂食階段的產能所決定的,如果在堂食階段的產能有過剩,他們可能會選擇外賣。但是如果堂食的產能已經達到了天花板的時候,這時候他們可能更多的選擇堂食,而不是外賣。


    所以我們這邊的觀點是,堂食一定是對大眾化餐飲、社交型餐飲來說,一定是比外賣更重要的方式。


    黃太吉創始人赫暢


    其實到今天來看,我們覺得看清楚了,今天黃太吉要轉變成外賣,原因是什么?我把它規劃成一個背景,一個帳本。


    一個背景是什么呢?再過十年00后已經變成白領了,這一代人從生下來已經有移動互聯網這件事情。我們用過去餐飲行業所有經營的方針去籠絡他們的心智,去籠絡他們的消費習慣可能是無效的,或者效率是非常低下的。當時我們做了一個判斷,未來的消費者不在大街上,在手機里。


    O2O它首先改造的是標準化的服務。但是餐飲有一個門檻,餐飲是非常不標準的。我喜歡綠茶就去綠茶的餐廳,我去黃記煌和金百萬是另外一個感覺。所以在他們非常復雜需求化的時候,餐飲市場通過移動互聯網改造,可以做的服務非常多,這是非常重要的入口。


    但是從餐飲老板的內心來講,都有三個痛苦。第一個痛苦就是給房東打工,第二個是人力成本,第三個是被美團打劫。今天移動互聯網對所有行業的改造,今天看起來是巨頭在燒錢,當有一天你的補貼停下來的時候,它會變成新的成本。


    哪種產品更適合做外賣?



    赫暢:


    外賣要把賬本算清楚。第一個是客單價,如果客單價超出一定范圍,它的外賣頻次會被降低,相應的為外賣產品付出的成本,也許它回本的時間是非常長的。火鍋外賣實際上看起來是非常美好,但是其實是非常偽需求的事情,你可能一個月能點一次,而且你還要兩次物流成本。所以第一件事情你要算清楚外賣的客單價,我們認為外賣客單核心價格是20塊錢到40塊錢。


    第二個是你要算清楚,如果你產品的毛利率本身非常低的話,外賣雖然置換掉了你的房租,但是你還有配送成本,而且你必須有能力,把這件事情持續做下去。它有一個臨界點,如果這個臨界點的體量你做不到,你就永遠虧錢。所以我覺得要做外賣的話,先要看你的產品本身是不是真的適合用外賣的形式去做,這是很關鍵的一點。


    楊佳佳:


    其實對于外賣來說,也有一些疑惑,我覺得黃太吉外賣的平臺其實是比較重的模式,因為他要自建中央廚房,他跟美團和饑了么是不一樣的。中央廚房的概念更多的是標準化,我覺得對于赫暢這邊的平臺,我的理解不知道是不是對,可能接入的平臺至少有知名度,至少是大型的餐飲,對于知名度來說,如果我把半成品提供跟你合作,如果出現食品安全或者是隱患的時候,這個責任是在餐飲方還是在加工方,我覺得餐飲老板會有顧慮。


    還有一個問題,外賣標準化服務是非常棒的。但是我還有一個疑慮,如果這個平臺不夠多,一個中央廚房怎么能滿足CBD地區的多樣化用戶的需求。因為我要吃各種各樣的外賣,如果我這個平臺種類不夠多,對于我的用戶需求來說,可能一個品牌吃一個星期就膩了,如果品牌不夠多,你的用戶黏性怎么做呢?


    外賣餐飲出問題歸誰?怎么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赫暢:


    不管國家法律未來有多么嚴格,起碼應該有兩個要求,一個是產品出去的時候必須是封裝的。你不能讓你的配餐員在途中把盒子打開。二是外賣產能相匹配的面積要保證,未來會變成一個法律資質,你能不能做外賣,是要重新審核的。


    正是由于法律法規現在的空白,所以我們覺察到總有一天外賣市場會被法律管制起來。外賣的獨立產能跟相關的標準化生產,以及跟供應鏈上形成的產品可溯源的閉環一定要實現。


    產品的豐富度,你的企業做定位的時候必須要做取舍,今天我們看淘寶、天貓、京東,我們再看看唯品會。所以當需求沒有那么豐富的時候,它的服務做的非常精細,這會造成兩種企業的不同價值。問題在于你要選擇哪一種價值,如果你要買單件產品過萬的家具,你肯定不會去宜家。如果你想買一兩百塊錢左右的家具你只能去宜家。


    花家怡園創始人 花雷


    我說一下我的經歷,我叫外賣點了兩個菜,半天來了,我一看宮爆雞丁質量不怎么樣,還有點酸,再吃一下青菜,沒吃兩口,光是草就兩個,一些外賣在送的過程中質量越來越保證不了。


    再一個是速度,外賣速度我曾經也趕上過。我的第三個觀點,適不適合你這個品牌做外賣,剛才也提到了中央廚房,我們的供應鏈是我們自己或者我們得進超市,走到今天回頭我再看,供應鏈你找什么樣的,有的時候不歸你的錢你掙不了,歸你的事你要做,弄的沒譜了,你做他的,他做你的,挺亂的,所以適合很重要,不管是外賣或者不是外賣。


    來源:紅餐網

    整理編輯:eddy


    餐飲界權威新媒體

    餐飲界新媒體專注餐飲創新研究

    國內餐飲新媒體TOP10、搜狐自

    媒體聯盟、網易自媒體聯盟成員


    點下面「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4271.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1月26日 23:39
    下一篇 2015年11月27日 04:5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