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餐廳到互聯網外賣,互聯網思維給餐飲模式帶來無限遐想。日前,餐飲市場又迎來新風潮,無店鋪虛擬餐廳開始興起。該模式無需線下門店,餐飲直接從中央廚房送達消費者手中。但新模式到底能走多遠還有待驗證。
主打生產端
不走傳統餐廳老路,笨熊造飯選擇的是截然不同的輕平臺模式—無店鋪虛擬餐廳。其銷售端依托第三方銷售平臺,“最后一公里”配送由趣活美食送達,笨熊造飯主要控制前端研發生產、中端配送環節。
笨熊造飯創始人王亞軍表示,目前笨熊造飯擁有位于亦莊與豆各莊兩個中央廚房研發菜品,再配送至包括雅寶路、望京、中關村等5個加熱中心,最后由加熱中心配送到55個驛站,這兩步均由公司自建物流完成。據了解,笨熊造飯隸屬于食千家快餐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底,目前團隊有30人左右,主要負責對餐制作。
在傳統餐飲紛紛轉向互聯網的今天,項目間同質化競爭嚴重,如何能在同行中脫穎而出成為吸引消費者的關鍵。王亞軍表示,未來無店鋪式快餐將成為主流,中央廚房就可以解決一系列問題,現在店面所有食品均是中央廚房配備好的半成品再加工餐品。“另外,笨熊造飯目前已在勁松、團結湖、雙井、崇文門、國貿5個地方試運營,與百度外賣簽訂獨家合作,網站名稱為尚食一族,在全北京共試行80余家店鋪。當試運行結束后,尚食一族會立即換成笨熊造飯,全面鋪開。”
給餐食上保險
雖模式較輕,但“最后一公里”配送及銷售終端均由第三方承擔成為其弊端,外賣安全性也成為關鍵。王亞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笨熊造飯區別于傳統外賣企業的一點在于公司已與保險公司達成合作,每一份飯都會有一份保險。笨熊造飯的整個餐品配送過程中,都會有密封的純手工保鮮膜封蓋,不會像普通的外賣餐盒一樣可任意打開,一旦消費者發現餐食有破損均會由保險公司承擔。笨熊造飯走的是工業化、標準化、流程化的餐飲品牌。
產品研發與品類拓展是笨熊造飯拿到融資后的主攻方向。王亞軍透露,笨熊造飯的蔬菜主要來源于新發地,大米則為東北直采。
此外,低價優勢成為笨熊造飯贏得市場的重要砝碼。笨熊造飯價格最低為10元,均價為15元。目前僅會保持在5個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品,如有新的菜品出現會換掉原有的一個菜品,每日產量約為500份。
看好盈利點
提高附加值或許將是笨熊造飯未來的盈利點之一。在菜品搭配上笨熊造飯正在與伊利和礦泉水品牌8210合作。據王亞軍透露,未來盈利點很多,只要與其他企業不同,都可以成為很好的盈利點,如笨熊造飯的大米來自東北農戶直采,單獨賣東北大米就可以盈利。
雖然并非純粹的O2O企業,但王亞軍透露,目前不考慮做平臺的事,原因在于任何餐飲O2O產品都要回到吃上,而且做物流服務和做外賣平臺的產品已有很多,資源拿過來可直接用。“現階段主要發力樹拉笨熊造飯在外賣界的口碑。”
融資成為眾多互聯網電商拼流量的根本,但瘋狂的流量競爭讓企業只能依靠不斷融資來彌補企業在地推中的高昂費用。最近,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后,王亞軍稱,其PreA輪融資也即將完成。對于當前外賣領域BAT的瘋狂競爭,笨熊造飯能走多遠只能等待時間的驗證。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對于多數O2O項目而言,如果沒有BAT等巨頭的流量支持和強大資金保障,將很難看到勝利的曙光,每個行業內最終都會出現一兩家諸如京東、天貓這樣的巨頭。此外,大肆收購兼并讓更多O2O企業從一開始誕生便面臨著賣身的命運。來自北商商業研究院的分析認為,目前O2O市場泡沫化已開始形成,資本的大量涌入迫使O2O企業欲罷不能,最終存活下來的企業的命運要不然被BAT等巨頭收購,要不然走向死亡,真正獨立成型且實現盈利的O2O企業少之又少。
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王茜
(注:本文轉自餐飲窩 ? 餐飲將被重新定義:虛擬餐廳欲逆襲餐飲市場)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5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