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識別圖中二維碼或者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
本文3200字;需8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最前沿
315后勁大,
北京市場監管局約談了20家知名餐飲企
從“3.15”開始,外婆家、西貝莜面村、晚楓亭等知名連鎖餐廳接連被曝光后廚食品安全問題,引起市場監管部門重視。
3月22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集體約談了北京市20余家連鎖餐飲服務單位負責人,包括外婆家、西貝莜面村、麥當勞,肯德基,慶豐包子、旺順閣等。
著重要求連鎖餐飲服務單位全面排查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構筑制度屏障。
康師傅2018年營收破600億,
但主力已經不是方便面和飲料了
3月25日,康師傅控股(00322.HK)發布了2018年度業績報,實現收益606.86億元,同比增長2.94%;
公司股東應占溢利24.63億元,同比增長35.42%。
對比競爭對手統一企業中國(00220.HK)217.72億元的收益,康師傅業績差不多是統一的3倍。
在快消飲料、方便面市場上,康師傅的影響力始終處于領頭羊位置。
但看具體細分品類,康師傅最為重要的方便面和飲品兩大板塊市場占有率正在下滑。
按尼爾森數據,2018年方便面整體市場銷量同比成長3.2%,銷售額同比增長8.0%。
但康師傅2018年年度業績演示材料,按銷售額計算,康師傅方便面的市場占有率從2015年的54.5%下滑至2018年的47.1%。
康師傅2018年飲品事業整體收益為353.1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1%,占集團總收益58.19%。
但占飲品業務比重44%的茶飲料的市場占有率也在下滑。
按銷售額,茶飲料市場占有率35.5%,達到歷史最低,與競爭對手的距離進一步縮小。
麥當勞完成20年來最大收購案:
花3億買了一家科技公司
3月25日,麥當勞宣布收購一家名為Dynamic Yield的科技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筆交易價值超過3億美元。是麥當勞近二十年來金額最大的一次收購案。
Dynamic Yield是一家專注于個性化服務的科技公司,它的技術可以讓麥當勞美國的汽車餐廳(drive-thru)根據天氣和當前流量等不同因素,實時改變菜單。
這對于提升麥當勞餐廳的數字化大有幫助。
被收購之后,Dynamic Yield依然可以作為獨立公司,服務于麥當勞以外的客戶。
麥當勞表示,Dynamic Yield的技術已經在美國的部分餐廳進行了測試,計劃今年在全美范圍內推廣,在國際市場上的應用也指日可待。
海底撈發布上市后首份年報,
收入和凈利均增長約60%
3月26日晚,火鍋連鎖品牌海底撈(06862.HK)發布了上市以來首份全年業績報告。
2018年,海底撈營業總收入169.69億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加59.53%;
凈利潤達16.46億元,同比增加38.1%;
負債合計33.15億元,負債率27.75%,下降了42.33%。
3月27日,海底撈股價收報23.35港元,漲2.19%。
業績公告透露,餐廳經營收入是海底撈主要收入來源,2018年貢獻收入的比例為97.2%,金額從2017年的103.88億元人民幣上升到2018年的164.91億元人民幣,增長了58.8%。
海底撈稱,餐廳經營收入主要得益于2018年新開業餐廳200間產生29.187億元收入及2017年開業餐廳的收入貢獻。
從同店銷售額來看,海底撈營收的增長不僅依賴于新店的開業。
2018年,海底撈同店銷售從2017年的76.3億元,增長至81.065億元,同比增長6.2%;年內平均翻臺率為5次/天;顧客人均消費從2017年的97.7元,上升至101.1元。
海底撈的外賣業務在去年也有所增長。
外賣業務收入占總營收的1.9%,達3.236億元,同比增長47.9%。
從地區來看,2018海底撈餐廳營收近一半來自二線城市,占47.2%,一線城市和三線及以下城市營業收入分別占24.4%和20.4%;海外收入占8%。
此外,業績報告顯示,一二三線城市翻臺率差距不明顯。
其中,二線城市最高,達到5.3次/天,一線城市5.1次/天,三線及以下城市最低,只有4.8/天。
不過,從人均消費上來看,一線城市的顧客人均消費達到106元,顯著高于二三線及以下城市,二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人均消費為94.8元和92.1元。
對于2019年的計劃,海底撈稱,將繼續戰略性擴展餐廳網絡,包括進一步提高餐廳密度和進一步拓展餐廳覆蓋的地區。
同時,海底撈稱,將策略性地尋求收購優質資源。
02
最扎心
凈利潤下滑近五成、遭二股東拋售,
全聚德“中年危機”全面升級
全聚德3月22日晚間公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77億元,較上年下降4.48%;
凈利潤為7304萬元,較上年下降46.29%。
剔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2018年凈利潤為571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2.14%。
營收凈利雙降,這樣的窘境,全聚德上市12年來還很罕見。
雪上加霜的是,跌落神壇的全聚德被二股東IDG全面清倉式減持,全聚德“中年危機”全面升級。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全聚德在年報中解釋稱,受餐飲行業競爭加劇影響,公司年度接待人次同比減少,導致2018年度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同比出現下滑。
將業績下滑歸結為餐飲行業競爭顯然是借口,在餐飲業形勢一片向好的環境下,全聚德的業績大幅下滑原因被認為是“內因作祟”。
價格不菲、服務質量不高、缺乏活力成為全聚德主要的“槽點”。
財報顯示,2018年,全聚德共接待賓客770.47萬人次,較2017年客流少了34萬人次。
“保守持舊、不思進取是全聚德管理層留給人們的普遍印象”,一名參加全聚德股東大會的投資者表示,制度和人員的老化才是全聚德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QQ號可以換咖啡喝?
瑞幸聯合騰訊推出懷舊主題咖啡店
3月25日,瑞幸咖啡與騰訊共同推出互聯網創業懷舊主題咖啡店“1999 beta”。
該店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航天科技廣場裙樓一層。
將持續開業一個月時間(3.25-4.24),消費者到店出示已登錄的5位數/6位數QQ號,可免費獲得拿鐵一杯。
美團涉壟斷遭處罰?
美團:謠言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9年3月20日,因涉嫌誤導、欺騙,強迫用戶修改、關閉、卸載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服務,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美團外賣強迫商家“二選一”當事人進行處罰,罰金高達25萬元罰款,并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28日,美團官方回應稱,這一消息系謠言。
事實上,美團并未在通江縣受到不正當競爭相關處罰。
相關負責人稱,美團在部分地區的外賣業務由當地的合作商負責,在獲悉該通江合作商的不當行為之后,已第一時間對其進行制止和警告,并已終止與該合作商的合作關系。
因《都挺好》而走紅,
餐館“食葷者”原型翰爾園不規范被責令整改
最近熱播的國產家庭劇《都挺好》,帶火了劇中的餐館“食葷者”。
據了解,這家餐館在現實生活中名為“翰爾園”,是一家賣火鍋素面及自制飲品等的素食餐館,不少消費者前來打卡。
但就在《都挺好》大結局播出的這一天,翰爾園卻被曝出經營異常。
根據蘇州當地媒體報道,3月26日,姑蘇區平江街道市場監管部門對“翰爾園”開展食品安全檢查,包括證照公示、人員管理、環境衛生、原料控制、餐飲具清洗消毒等方面。
檢查發現,該店雖安裝“明廚亮灶”視頻監控系統,但仍然存在一些管理不規范的問題,主要包含在灶臺上發現一袋包裝油膩的抹茶粉,生產日期模糊不清、部分員工健康證明已過期未及時補辦等問題,目前已被責令限期整改。
這家餐廳因為管理不規范、部分員工健康證過期被責令整改,從27日起都處于停業狀態。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
編輯丨小白 CJ
素材來源丨中國網、界面新聞、澎湃新聞、36氪等
掃碼加入必讀核心讀者交流群,
加好友請備注“餐飲人必讀+公司+姓名”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刷不出讀sir為您提供的第一手干貨怎么辦?
沒關系,打開餐飲人必讀公眾號主頁面,
點擊右上方的“…”按鈕
選擇“設為星標”
就不會迷路啦~
————–End—–———-
推薦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閱讀更多干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