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產品到空間,所有的新茶飲,都和創新無關





    前幾天,偶然看到一張民國時期的茶館海報。


    居然發現,一百多年前,中國已經有了“新茶飲”,而且在民國時期的文人騷客中備受追捧。


    更神奇的是,再往前追溯,在一千年前,新茶飲的產品雛形早已出現,珍珠奶茶、海鹽芝士都有歷史可查。今天來好好扒一扒——


    作者國君



    -01-

    民國時期的“新茶飲”


    前幾天刷朋友圈,偶然看到一張民國時期的茶館海報。點開細看,相當訝異:原來如今流行的“新茶飲”,不過是民國文藝青年們玩兒剩下的。


    來來,看這張雞尾茶海報。首先,它的引題叫:“創世界茶葉之新紀元”(是不是有點像新茶飲品牌們提出的“做中國茶的年輕化”?)


    民國時期的茶館“雞尾茶”海報


    下面的產品文案:介紹這款茶是用八省十八種名茶配置而成。比如:福建的正山小種、安溪鐵觀音、白琳紅茶、坦洋紅茶還有政和紅茶等;還有浙江、安徽、江西、臺灣、湖南、湖北、廣東,這些產茶區的茶葉。(這么多茶葉?!怎么放在一起拼配呢?這工作量、工作難度!)


    一些新茶飲品牌也在使用拼配茶葉,但一般三五種茶葉揚長避短拼在一起比較常見,這種十八種茶葉一起拼的復雜操作幾乎沒有,可見民國時期的“新茶飲”茶底實屬高段位。


    再看飲用方法:可作清涼飲料,可加牛乳或檸檬茶,這不就是新茶飲的調飲概念嗎無所不加,百無禁忌。


    最后看一下口感介紹:甘、香、滑,然后是功效:不寒、不涼、不燥,意思就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喝。和新茶飲奶茶的香濃、果茶的酸甜,奶蓋的醇滑如出一轍。


    提出新主張,包裝新概念,口感介紹,功能闡述、消費人群鎖定,產品差異化突出,這么詳細的、全面的海報文案,想必出自民國才子佳人之手。穿越到現在,和喜茶有的一拼。


    新茶飲和民國的“雞尾茶”具有極高的相似度


    據公開資料顯示,雞尾茶在民國時期,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女性。據說,有情調的人都這么喝。和現在女性占7成奶茶消費群體都是對應的。


    現在的新茶飲,通俗一點講就是手工現制調飲茶,在原葉現泡茶基礎上,加入糖、乳制品、水果、咖啡、酒等等,讓一杯茶的風味更豐富,更利于被年輕人接受。


    解析完這個民國海報,才發現水果茶、奶蓋茶這些經典款能夠流行起來,并不是空穴來風,憑空而起。而如火如荼的新茶飲,也并不是傳說中的“新物種”,新茶飲在中國是有根的,可追溯的。


    最近,我專程采訪了國家高級評茶員郭風光老師,從中國茶文化的演變中找一找新茶飲的歷史積淀。



    -02-

    古人的喝茶套路里,

    處處能看到“新茶飲”的影子


    古時吃的茶叫茗粥,現在加很多小料的奶茶叫“八寶粥”


    中國最早的茶葉記載,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


    茶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種有健康屬性的東西,進入人類社會的。所以從初心來說,新茶飲朝著“真茶真奶真水果”的健康趨勢發展,和最初的屬性并不相悖。


    “當時茶葉是野生狀態,茶樹特別稀缺。據《華陽國志》記載,當時西南地區才有茶,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貴州,所以茶在夏商周時期,一直到唐代,都是貴族專屬,藥用為主,也用來作為祭品。”郭風光表示。


    從藥用到食用,是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郭風光介紹,“最早可查的食用記載,是在三國的百科詞典《廣雅》中,茶的食用方式和蔬菜一樣,稱為茗粥,其中有五谷的成分,有茶的成分,還要加一些調味料。比如陳皮蔥姜去調煮食用,藥食同源。茗粥仍有部分地區食用至今,南方地區的茶泡飯是茗粥的一種演變形式。”


    茗粥的演變:茶泡飯,圖片來自百度


    提到茗粥,我想起來曾看過的一個段子:一杯珍珠奶茶,加珍珠加青稞加芋頭加血糯米加布丁加仙草之后,變成了一杯“八寶粥”。


    大膽猜測一下,這杯“八寶粥”和三國時期的“茗粥”換湯不換藥,雖然制作手法有異,本質都是“茶湯+五谷”的搭配


    你的奶茶都加什么料?


    再進一步推測一下,“喝奶茶的時候喜歡嚼點什么,不加小料的奶茶是沒有靈魂的”,這樣的喝奶茶嗜好,很可能是因為千百年來食用茗粥而留下的基因嗜好。


    古時喝茶要加鹽,現在把奶蓋做成咸的


    從食用到飲用,又是中國茶歷史發展的一大步。


    在唐以前,秦漢以后,出現了飲用茶的記載,當時的人要把茶粉碎之后,篩成粉末放在鍋里煮,做法和食用接近。”郭風光表示。


    《廣雅》中記載:“荊巴間采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跡,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唐代中后期,中國人的飲茶風氣剛開始形成時,宋人有記載說:“唐人煎茶,用姜用鹽。”


    古人煮茶加輔料和鹽,類似一種特別的粥


    郭風光解釋“當時茶的加工工藝粗糙,主要是蒸制緊壓,然后就進入市場,苦澀風味差, 沒辦法清飲,必須加入調味料,當時的制茶工藝限制了茶的品質。”


    唐代中后期,隨著制茶工藝和器具的進步,陸羽的《茶經》問世。陸羽在《茶經》中強調茶的清飲,盡管如此,陸羽的茶經記載中,喝茶還要加鹽的,加鹽是為了增加茶的鮮度,提高香氣。


    重點來了,在我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鹽鹽芝士奶蓋、不可抗拒的海鹽檸檬茶,都是鹽在茶中的復配,除了本身海鹽氨基酸豐富,能提鮮之外,很可能和我們千百年來延續下來的飲茶習慣有一定的歷史淵源。


    掛畫、插花,古時的喝茶環境比喜茶的曲水流觴要有感覺


    真正的清飲茶是從宋代開始的,中國的茶道,在宋徽宗的年代到一個頂峰,同時也是茶制作工藝的頂峰。


    “當時的茶葉制作工藝極盡奢華,除了采嫩芽、制作篩選之外,宮廷的茶葉還會加龍涎香、麝香等,當時的研膏蠟面茶、龍團鳳餅顏值高到你難以想象,是制茶工藝的登峰造極之作。”郭風光說。


    而在飲茶方式上,宋代的點茶法也繁復冗長,不講前面碾碎、篩粉的操作,光后續的注水擊拂都要7次,每一次擊拂都有用意,儀式感極強。日本復雜的抹茶道,還是簡化后的宋代點茶法,比宋代簡化了一大半還不止。(參考宋徽宗的《大觀茶論》)


    茶筅擊拂茶湯的“點茶法”


    在飲茶場景上,宋代設計了一套“插花、掛畫、聞香、品茗”的四大閑事場景,調調兒上一點不輸喜茶的曲水流觴、茶寮聽雨等體驗店。


    簡單總結一下,宋代的飲茶不僅講解顏值和視覺體驗,更注重儀式感,還要煞費苦心的通過掛畫、插花營造場景。這方面新茶飲的成就還和古人相差甚遠,還有努力空間。


    如今的答案茶、咖啡拉花,其實是古時的茶百戲


    而宋代點茶斗茶的高潮:茶百戲,也和新茶飲頗為巧合。


    茶百戲簡單粗暴的理解,就是用茶筅在建盞中快速擊打茶湯(腦補打蛋器),茶湯的表面就會形成綿密的白色泡沫,泡沫的持久性顯示了點茶的技能,而很會玩兒的宋代文化人,就在這轉瞬即逝的泡沫上寫詩作畫。


    “下湯運匕”作畫的茶百戲


    是不是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相比于去年火極一時的答案茶,和宋代的茶百戲簡直無法相提并論,甚至咖啡的拉花和茶百戲比起來也不過是小兒科。


    新茶飲之前,朱元璋曾讓喝茶變得簡單


    明朝的朱元璋,看不慣宋代在喝茶這件事上耗費太多人力物力,廢團茶,提倡散茶,簡化飲茶的流程。


    “明代制茶工藝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明代初期茶葉還是蒸青,明代中后期,炒茶工藝出現,炒青工藝出現之后,炒的溫度高 沒有水蒸氣,茶葉的精華較多保留,且不苦澀,茶的清飲有基礎了,真正的清飲是從明代開始的。”郭風光說。



    -03-

    結語


    在郭風光看來,從最早期的食用到現在,茶就沒有脫離過人民的生活。


    有些地區把茶當成蔬菜、茶泡飯 、南方還有擂茶;在少數民族地區,喝茶加堅果,加鹽調味料一直存在沒有斷過。


    少數民族地區鹽和茶搭配做出的“酥油茶”


    如今的新茶飲,雖然爭議頗多,問題頻出,但不可否認,新茶飲正在通過新的方式,在對中國茶有選擇性地進行歷史還原。


    而從古至今,做茶的理念又是始終如一的:新茶飲把以前的東西挖掘出來,把年輕人不熟悉的東西,用商業的手段又做出來,其實本質是順應人的生理、精神、社會需求。 


    歸根結底,古人的茶、如今的新茶飲,真正的關注點其實是人,而不是茶 。




    創飲Talk全國巡回課,北京站已經敲定!

    7月16日,北京麗景灣國際酒店2樓。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報名:


    政雨  編輯若云  視覺江飛

    文章為咖門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識別圖片二維碼,了解更多內容


    6.27-29上海王牌店長特訓營:

    引爆門店的水果茶產品你也能做:

    關于黑糖飲品,你不知道的研發邏輯:


    — 商務咨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 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咨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 17744612803(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7852.html

    (0)
    上一篇 2019年6月20日 07:00
    下一篇 2019年6月20日 07:3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