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茶的微信插畫是很美,但超越的方式依舊很多

     


    看看上面這張圖,有沒有一絲絲打動你呢?


    這是一張很常見的“插畫”,最近,茶飲品牌的微信好像商量好了似的,紛紛用插畫配圖。


    雖然新式茶老板們已經認識到微信對品牌的重要性,但都用“插畫”會不會太沒特色?做出讓人驚艷的微信只有“插畫”一種方式么?


      1  


    微信里刮起“插畫”風


    今天“七夕”,幾天前,喜茶X杜蕾斯為此搞了一個買茶送杯套的活動。


    ▲和杜蕾斯,是對七夕活動的終結了…


    這個活動在喜茶微信上推出不久,朋友圈里一位做新式茶的老板興沖沖地轉發,并配文字:喜茶又一次讓人驚艷。


    這位老板是今年看準風口入局的,可以說足夠用心、足夠有錢。


    體現在哪里呢?


    除了對產品、門店設計的把關,他執著于把品牌的微信公眾號做到“好”,“好”的標準是什么呢?


    “像喜茶那樣就行”,他覺得,要做出那種看完之后,讓人喜從中來、欲罷不能的感受,并且認為這主要在于用了“插畫”。


    于是,他開始見一個一個設計師、插畫師,開始不斷和自己“稍顯中年”的審美觀磨合,盡量找到和喜茶的插畫風格更接近的插畫師,盡管可能對方要價挺高。


    當然,他也知道,不能一味完全不變地模仿,重點還是抓住精髓。


    他不是一個人——


    最近不少品牌的微信都在做“插畫風”,高明些的已經做得十分成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插畫風格,但更多的品牌還只是在摸索,或者像這位老板一樣還處于準備期。


    ▲都在研究不同風格的插畫


    確實,插畫作品是十分討喜的,看起來幼稚的圖畫,只要不是特別小眾的風格,就能用其鮮活、生動“打劫”一眾不分年齡性別的消費者。


    畢竟,每個人的心底都埋藏著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就如那位老板所說,“我雖然不懂畫,但我就是看著這種風格有美感”。



      2  


    形成品牌獨有的氣質


    “總是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句流行語很傲嬌,卻也直接點明模仿是很難有超越的。


    聶云宸說,喜茶最開始選擇做插畫,是為了避免被抄襲,“就算抄襲了,我們也用新的了”。


    到如今,直接抄襲的不多見了,模仿風格的卻越來越多。但其實,插畫并不是唯一一種做好微信的方式。


    另一個有特色的是茶顏悅色。初看茶顏悅色的微信,會讓人皺眉:不太講究的排版,長篇幅文章,像素不高的圖片……甚至會覺得一個品牌把每一篇微信都做成這樣,簡直是瘋了。


    但仔細閱讀,你會發現——十分有看頭,竟然可以讀得津津有味。用其創始人的話說,就是“接地氣”、“你不用采訪我,我們品牌做了什么,在微信上都可以看到”。


    確實,他們品牌的一點一滴變動,甚至老板在某件事上是怎么考慮規劃的,都會在上面講出來。


    這樣的“不講究”大概也是用心的“刻意為之”。


    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形式,但無論用什么樣的方式呈現都是ok的,重要的是,它們表達了自己獨有的氣質。


    ▲關鍵在于形成自己品牌的style


    在我看來,一個好的品牌微信,需要符合這兩點:


    1.能讓讀者(消費者)感受到你是在認真做品牌、做事情的


    這包括有規律的更新,即使最初不夠美觀但有細節、不讓讀者感受到是應付、會認真編排的文字和圖片等等。


    文字是有溫度的,是不是認真的態度,通過感覺就可以分辨出來。


    2.形成自己的風格


    喜茶和茶顏悅色的微信呈現,做得就沒有問題嗎?


    當然是有的,比如,喜茶的一些放在最后的會員活動、還有文字部分等等,容易被讀者忽略掉,直接沉浸在“哇,圖好美”的感受中,實際功能上的作用可能會打折扣。


    而茶顏悅色呢,目前這樣的模式,也許更適合其當下的發展進度,一旦品牌走得更遠,可能就會面臨著大幅調整。


    所以,他們最大的優勢其實是“風格”。



      3  


    “氣質”也要和品牌一起打磨


    品牌紛紛選擇用插畫做微信,想來并沒有什么不好,相比過去奶茶行業悶頭只顧產品,這種打造整體形象的意識明顯在增強。


    但即使是用插畫,如何做出自己的風格?


    仔細翻看喜茶的微信發現,它也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


    喜茶是從去年6月份名字變更之后,開始在版式上變得精細的:文字變小、排版居中,簡潔了一些;


    7—8月份內容上還不夠系統,有話題征集的互動、轉載自知乎的文章等等,出現的線條風格的插畫;


    到了9月份,悄悄在下面策劃人那里出現了一個HEEKCAA  LAB(喜茶實驗室)的署名,看出來是開始團隊運營了;


    但是到10月份之前,文字和圖畫都還是比較粗糙的……


    可見,風格和品牌一樣都是需要一點點打磨的。


    ▲不斷地打磨才會迸射出火花


    那什么算是“風格”呢?大概就是消費者通過微信能讀到品牌的性格,就是很多老板想要傳達的“品牌文化”,猶如“文如其人”,“微信如其品牌”。


    而這,不是通過模仿技術就能得來的,一定是伴隨著品牌的成長一起打磨出來的。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 微信:lu4967

    本文為咖門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文中插畫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79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27日 23:10
    下一篇 2017年8月28日 07:5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