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工等死,復工找死”,化雪期的餐飲行業“死路一條”?

     

    作 者 丨 彭 景
    轉 載&商 務 VX 丨 181 3739 5180

       核 心 看 點  





    1. 開業反而賠錢,怎么辦?
    2. 那些堂食營業生意好的都是怎么做的?
    3. 你打算什么時間開堂食?

     

    “營業一天的利潤,還抵不過一天的水電人工費,開業就是虧錢,所以我不開業。”

     

    “開門了,沒客人,員工全都上班了,工作量不飽和,還得照常發工資,太難熬了。”

     

    雖然各地政府已經在鼓勵餐飲企業復工,但餐飲企業的復工情況并不樂觀。

     


    80%餐企未開放堂食,

    大部分餐企營業額不足疫情前10%

     


    上周末,一個月沒怎么出門的小新跟朋友約上去奧森公園健身,下午六點多出去之后,在林萃路附近開車轉了好幾條街,發現除了肯德基和必勝客兩家連鎖快餐店亮著燈,以及大鴨梨和一家京味菜館開著外,其他無論是粥店、餃子館、特色菜館、火鍋店等十幾家餐廳全都大門緊閉,一片漆黑。

     

    明明已經初春乍暖的天氣了,北京的大街上還像往年隆冬春節時期一樣冷清。幾條街看下來,餐飲堂食開店率不足三成。

     

    一查數據,更是印證了小新的局部所見:

     

    江蘇省商務廳數據顯示,截至3月10日,江蘇省限上餐企(年營業額200萬元以上的餐飲企業)堂食復工率17%,小微餐飲堂食復工率約16%。

     

    3月12日,海底撈首批85家門店恢復營業、開放堂食,涉及成都、杭州、南京等15個城市,北上廣深尚不在列。

     

    至3月16日,海底撈已有332(全國46.7%)家店恢復堂食。期間,餐廳營運時間從24小時減至10小時并采用隔桌用餐,每日接待人次或不足正常時一半。

     

    雖然每個城市的堂食復工率不盡相同,但營業額的斷崖式下跌或入不敷出,卻是大部分餐企的共性。

     

    老周在深圳做海鮮,堂食開了五天,就又重新關閉了。

     

    “就像我這個店,你需要安排一個人專門幫顧客測量體溫,一個人傳菜,兩個人負責前廳,兩個廚師,兩個雜工,前廳一個保潔阿姨,后廚一個洗碗阿姨。這還是現在恢復堂食初期,沒生意,你也得配齊這些人,否則你的服務,你的衛生,你廚房的出餐速度就會跟不上。”老周說。

     

    而來店里吃飯的客人比員工還少,五天收入都不超過三千元,一萬多的食材,加上10個員工的工資,五天損失三萬多,還不如不開呢!

     

    在老周看來,開業了堂食沒生意,時間拖得越久,老板手里的現金流就越少。

     

    老周及時止損,關掉了店面,而許多繼續撐著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可能一天只有一兩桌,兩三桌的顧客。



    復工后,餐飲人心心念念的“報復性消費”沒有來臨,等來的卻是冰雪后更冷的化雪期。


     

    生意“反常”好的餐飲堂食,

    給我們哪些啟示?

     


    大部分的餐企都遭遇著生死至暗時刻,但卻有一部分餐飲企業在堂食復工后出現了例外:排隊、爆單、反超……他們有哪些共同特點?

     

    大餐企靠品牌背書:

     

     1   某個品類代表,一復工顧客就去搶鮮

     

    福建大渝火鍋、鄭州方中山胡辣湯、廣州陶陶居……這些餐企在疫情尚未過去的二月中下旬開業的火爆場面,一度讓人無法理解,冒著生命危險去吃飯,至于嗎?

     

    還真的至于,他們都是消費者心智中某個品類的代表者,開業即去光顧,他們不是去吃飯,而是去續命!

     

     2   疫情期間品牌熱度一直在

     

    為了避免扎堆,很多餐廳都推行了先在網上預約,后去餐廳吃飯的“預約制”,但剛開業沒幾天的排隊之王海底撈,又預約滿,開始排隊了!

     

     

    海底撈本身就是餐飲行業的老大,而它在疫情期間,除了在第一時間向湖北慈善總會捐贈500萬元和16多噸新鮮蔬菜外,還一直在做無接觸外賣,并嘗試向半成品市場進軍,引發業內熱烈討論。

     

    1月29日,“新浪微博”用戶“@M大王叫我來巡山”發布博文表達對因疫情原因而暫停營業的海底撈的想念,引發眾多網民的轉發和評論,帶動了海底撈信息量的大幅增長,由此達到傳播最高峰。



    海底撈堂食雖然停業一個多月,但一個多月里,江湖一直都有海底撈的傳說。

     

     3   做足安全措施,讓顧客安心

     

    “四人以上不接待”,本是太二酸菜魚的一句口號,沒想到疫情復工后,成了成都23家率先開放堂食餐廳的共同口號。

     

    為了保障安全,這些餐企都限制每桌人數,有的餐企是每桌不超過兩人,有的是不超過三人,四人同桌用餐成為餐廳上限。并且設立“隔離桌”,讓顧客隔桌就餐將安全做到最大。



    顧客到店后,測溫、掃碼登記個人信息、自動消毒洗手裝置、消毒滅菌地毯……一系列防護舉措完畢,貼上“已消毒”貼紙。進店后,店員會送一個可以裝口罩的一次性密封袋。



    在一系列的安全措施防護下,蜀大俠3月6日宣布部分門店恢復堂食,在3月8號當天,春熙路店就達到5.4的翻臺率!

     

    中小餐企靠看得見的安全感:

     

     1  安全得有點夸張,讓顧客安心到店里來

     

    復工了,食客除了選擇頭部餐企用餐,很少會走進中小餐廳吃飯,是因為還帶著對疫情的恐懼和不放心。即使有美團的“安心餐廳”標示,餐位間距變大,每天也定時消毒,但顧客還是不敢去。

     

    山東德州的一家拉面館,卻能夠做到讓顧客安心到店里坐下。原來,老板直接硬核上了隔離板!

     

     

    平常一個座位能坐四位,這樣隔離開之后能坐兩位,解決了小店面不好滿足餐位距離一米以上的問題,也讓顧客感到實實在在的安全感。

     

     2  減少接觸,充滿安全感

     

    許多串串店都是顧客自選,用餐期間多了很多走動和接觸的過程,無意中會增加風險。網紅店馬路邊邊做堂食的做法,就值得許多自取餐餐企借鑒。

     

    “為了減少客人的流動,我們現在采用點單的方式。比如人氣很高的蒜香牛肉串串,菜單上是一份十串,顧客可以直接下單來按份數點,最大可能減少顧客的走動、接觸。”馬路邊邊負責人說。

     

    以東南亞菜為主的泰香米餐廳,在開放堂食后,除了對店員和顧客進行常規的登記測溫,以及店內消毒等,還特意讓與客人有多頻次接觸的店員戴上了透明面罩。泰香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來是降低飛沫感染的風險,二來,客人們看到也會更放心。


     

     


    疫情來臨時,餐飲企業進入冰雪期;現在逐漸進入化雪期,又是漫長而黑暗的等待。

     

    “復工還是再等等,要根據餐飲企業自身的情況。辦法總比苦難多,積極探索和嘗試,總會得到正向反饋。殺不死你的終將使你強大!”



       E N D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飲洞察,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0367.html

    (0)
    上一篇 2020年3月19日 21:03
    下一篇 2020年3月1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