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幾元一瓶的飲料賣出30多元,他是如何做到?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如果你在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一瓶飲料大概需要多少錢?

     

    那你得到的答案肯定基本上都是:就幾塊錢吧…

     

    是的,市面上大部分瓶裝飲料,單價都在10元以內。超過6元的就已經算是高端產品了,比如味全果汁和農夫山泉的NFC。(當然,這里只討論小瓶裝)



    然而,有一款飲料,雖然凈含量只有400ml,但它的售價卻高的驚人——1瓶的售價在27—38元之間。(系列產品)

     

    當然,售價高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消費者到底買不買賬。而令人驚訝的是:作為一個2013年才成立的品牌,它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1億元左右。(考慮到它超高的定價,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它就是今天我們要重點分析的案例——HeyJuice。


    那么,HeyJuice是憑什么能讓消費者為1瓶飲料花這么多錢?它的推廣歷程是怎樣的?為什么要這樣推廣?期間又經歷了哪些產品的更迭與改變?…

     

    接著往下讀,你就知道了。


    1.改變歸類


    如果真要說1瓶飲料就要30多元,相信大部分人在沒看到具體的產品之前,都是不會相信也不會接受的。


    畢竟,就算是中高端餐廳里的鮮榨果蔬汁,加上服務、裝修和房租等成本,一般也沒有超過這個價位。

     

    不過,HeyJuice之所以能讓消費者欣然接受它的高定價,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它改變了產品的歸類。

     

    在大部分消費者的觀念中,所謂的“飲料”,不過是一種“有味道的水”——在平時工作或娛樂的時候喝一點,可以爽爽口。

     

    而HeyJuice從最開始就沒有把自己定義成一款普通的、主打口味的飲料,而是附著在“輕斷食”的概念上,把自己定義成一款可用來減肥的代餐工具——消費者只要連續3天不吃飯,每天喝6瓶HeyJuice,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包括后來它們的新產品,也是把自己定義成一款“可以美容的食品”,而不是一款“多么好喝的飲料”)

     

    是的,如果說30元1瓶的飲料的確聽上去貴得離譜,那30元1瓶的代餐/減肥/美容食品,對于有這些需求的人來說,的確不是不能接受…

     

    通過改變產品的歸類,從而把一款原本低價的品類賣到高價的案例,其實有很多,最典型的就要數當年的黃太吉、Zippo以及貓王收音機。


    黃太吉煎餅:20元一個的煎餅的確貴得離譜,但20元一頓的快餐就不那么貴了——把傳統小吃轉變為快餐。

     

    Zippo打火機:500元一個的打火機的確貴得離譜,但500元一個的“送給男朋友的禮物” 就不那么貴了——把日常用品轉變為工藝品/禮品。

     

    貓王收音機:2000多一個的收音機的確貴得離譜,但2000多一個的復古工藝品就不那么貴了——把電子產品轉變為工藝品。



    這里,更為本質的原因,其實就在于消費者的「心理賬戶」——人們對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價格預期。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定價明顯高于(或低于)同類產品,要想讓消費者接受,就需要改變它在消費者心智中的歸類——滿足與其他類似產品完全不同的需求。


    2.建立信任


    剛才我們說的“改變歸類”,其實僅僅是一個基本的策略(或目標),但這個策略究竟該如何實施,才能讓消費者相信HeyJuice的確是一款能有效減肥/代餐/美容的食品呢?

     

    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4點:

     

    1)“輕斷食”概念的背書

     

    四年前,“輕斷食”的風潮開始從美國逐漸延伸至中國,并引發不少明星和KOL的討論。比如英國醫學博士麥克爾·莫斯利寫了一本書叫《輕斷食:正在橫掃全球的瘦身革命》,BBC 也出了一個紀錄片叫《進食、斷食和長壽》等等。

     

    而早期的HeyJuice,正是趕上了“輕斷食”的風口,借用各種醫學/營養專家的專業意見,將自己的產品(輕斷食果蔬汁)和理念(3天不吃飯,每天喝6瓶)展現在消費者面前。

     

    2)產品的與眾不同

     

    作為一款“有科學依據的功能性飲品”,為了與一般的飲料作區隔,HeyJuice并沒有像一般廠家那樣只推出一種單品,也不像味全果汁那樣簡單做一個系列的果汁供消費者自行選擇,而是直接推出一個“被規劃好了的飲食方案”——直接售賣一整套(共18瓶),每套包含6種果蔬汁,每種果蔬汁都有不同的營養成分。


    消費者只要每天按時喝完這6瓶,堅持3天,就能達到“輕斷食”的效果。



    是的,它還故意編了號碼,要讓你按著順序喝…

     

    這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建立信任的手段,消費者會認為:連喝水的順序都這么有講究,看來它承諾的效果也的確是有嚴格的科學依據,而不是隨口說說的…

     

    當然,它只有10天的保質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與普通飲料區別開來。

     

    3)高端的渠道背書

     

    在我之前介紹小罐茶的文章中,談到了小罐茶為建立消費者信任并接受它的高價,故意把它的專賣店開在一流的高端商圈。

     

    而HeyJuice也采用了類似的套路。

     

    當然,它并沒有自己的專賣店,而是把貨專門鋪在高端酒店和健身房,比如四季、麗思卡爾頓、華爾道夫酒店和三里屯洲際酒店健身房等等…后來又陸續進駐一些高端的賣場,比如上海久光,南京金鷹和BHG高級超市等等…

     

    而這一切,最終都會出現在它的宣傳內容上,并以此來建立消費者信任。


    4)強大的代言陣容

     

    “請名人代言”沒什么好說的,看看它的宣傳內容就一目了然了。



    真正值得一提的是:在HeyJuice的官網,還專門設有“用戶口碑”的板塊,里面全都是海量的用戶評價和曬照。(我鼠標滾輪都快滾壞了都沒看到底…)



    這就是借用群體的力量,來增強品牌可信度的很好的形式,的確值得借鑒。


    3.推廣歷程


    無論是HeyJuice超高的定價,還是它主打的“輕斷食”的概念,都注定會讓它成為一款極其小眾的產品。(至少初期是這樣)

     

    那么,它是如何用合理的成本,去找到精準的用戶呢?

     

    其實,最開始它并沒有直接打廣告,而是創始團隊對身邊的朋友進行一對一的銷售,再通過這些人的朋友圈和微博來輻射其他人。

     

    當然,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當時還有所謂的“社交紅利”。

     

    另一方面,這跟他們的人脈資源也有關系——他們的“種子用戶”,基本都是時尚媒體圈的人,而這些媒體人,本身又自帶各種明星、企業家以及各界精英的人脈資源。這些都是HeyJuice精準的目標用戶。

     

    不過,如果不是微商,單純想通過朋友圈來做到一定的銷售規模,其實是很難的。所以,當HeyJuice完善了產品和品牌的方方面面之后,就不得不尋找更加大眾化的渠道去進行推廣和銷售。

     

    而它選擇的主要陣地,一個是官網,另一個就是微信自媒體。(這兩個渠道所產生銷售額,占了其銷售總額的60%)

     

    官網自然不用多說,基本每個品牌都會有…而這里需要著重分析的是:為什么重點在微信自媒體做推廣和銷售,而不是電商平臺?

     

    其實,主要的原因有以下3點:

     

    1)新品類,做推送

     

    廣告有兩種基本的分類——推送式廣告&招徠式廣告。

     

    所謂的推送式廣告,就是指:消費者在沒有明顯的購買意愿時,品牌方主動把自己的信息展示在他們的面前。


    常見的有電視廣告,電梯廣告,雜志廣告以及微信自媒體廣告。

     

    而所謂的招徠式廣告,就是指:消費者已經有明顯的購買意愿,并且主動去搜索產品信息時看到的廣告。比如百度搜索、淘寶和天貓。

     

    而HeyJuice作為一個新品類,在絕大部分人都不了解“輕斷食”和“鮮榨果蔬汁”的情況下,自然應該選擇推送式的廣告——主動去影響消費者。

     

    2)高價位,不比價

     

    由于HeyJuice的定價過高,甚至遠超其他鮮榨果蔬汁的價格,所以,如果在天貓上做推廣,就相當于把自己與其他同類產品放在一起——這樣既無法有效展示自己的優勢(優秀的品牌建設),也充分暴露了自己的劣勢(過高的定價)。

     

    是的,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你的品牌不是非常知名,并且價格很高,采用“封閉”的內容營銷,往往比單純的電商平臺和普通超市的貨架展示更能說動消費者。(除非這個電商平臺或超市專門售賣高端產品…事實上,HeyJuice選擇投放的自媒體,也都是偏高端的,比如黎貝卡的異想世界、IF、反褲衩陣地等)

     

    3)夠新穎,能分享

     

    剛才我們說了,無論是理念還是產品,HeyJuice都具有一定的新穎性,而新穎的東西往往又更加具有話題性。所以,以社交媒體平臺為主要的發力點,的確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而以上三點,也就基本能解釋為什么HeyJuice的年銷售近億元,但它在天貓上的銷量卻是如此的慘不忍睹…



    另外,如果你也做過微信自媒體廣告的投放,估計會有這樣一個體驗:流量的費用實在是太高,產品的利潤基本上都貢獻給平臺了。

     

    而HeyJuice卻巧妙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一方面是它的平均客單價較高,能達到500元左右。所以,每成交一單,其利潤也是相當可觀的。

     

    另一方面,由于它采用“訂閱”的模式(畢竟“輕斷食”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所以即使單次推廣的成本較高,但一旦消費者接觸到它,就很可能會形成持續的購買。(根據創業媒體的統計,HeyJuice的客戶中有 60% 都是老客戶,核心用戶每月能購買兩次)


    4.定位的轉變


    上文說過:HeyJuice最開始是從“輕斷食”切入市場,而后來又開發了新的產品——美容食品。



    其實,這也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一方面,雖然“輕斷食”在美國非常流行,但它在中國卻始終相對小眾,畢竟中國沒有像美國那樣濃厚的素食文化。


    所以,隨著企業的發展,開發一個更加大眾化的市場,本身也無可厚非。

     

    另一方面,像“輕斷食”這種突然流行起來的新概念,其實很難判斷它還能火多久。


    如果HeyJuice完全把自己建立在“輕斷食”的概念上,無疑是有巨大的風險。

     

    相比之下,“美容”才是一個更加大眾和穩定的需求。

     

    而為了強調美容的功能,HeyJuice還與很多知名美容品牌進行個性化跨界合作。


    比如和嬌韻詩合作的果汁采用比基尼瓶身設計;和雪花秀合作的果汁主打美白的功效;和三宅一生合作的果汁把其品牌核心元素(褶皺)放在果汁瓶身等等…


    HeyJuice與雪花秀合作款 ↑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共存的。

     

    雖然“美容”本身是一個更普遍的需求,但相比于“輕斷食”,它的劣勢也是非常明顯的——產品的效果難以被感知。

     

    畢竟,三天不吃飯,光是喝果汁,不管是體重還是身體的其他感官,肯定會發生明顯的變化。(這也是“輕斷食”能比一般的減肥方法更加流行的原因之一)


    但喝幾瓶果汁就能美容?可能更多還是心理上的因素吧…

     

    所以,如果真想做好“美容食品”,HeyJuice勢必要在營銷方面投入比之前更多的成本。


    – END –


    來源 | 品牌圏圈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7大現象級餐飲品牌深度解析

    餐飲O2O案例式新書熱售


    更多精彩干貨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選址 | 運營 | 產品 | 股權 | 營銷 | 組織

    外賣 | 快餐 | 茶飲 | 燒烤 | 日料 | 小吃

    創新故事會 | 匠心故事會 | 行知研習社

    西貝 | 九毛九 | 胡桃里 | 松哥 | 老板戀上魚

    餐飲法律:餐飲法務官 | 餐飲燈光:石客照明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344.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9日 22:30
    下一篇 2018年3月10日 00: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