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民餐飲的浪潮來襲,餐飲這個被外界認為準入門檻較低的行業,涌入了大批創業者,可真正開始經營后才發現,餐飲是一個非常艱辛的行業。
又一位餐飲人猝死。
雙十一狂歡當天,在越秀山體育場舉辦的2017廣州“雙魚-長虹杯”元老足球賽中,盧潤炳先生心臟驟停,終因搶救無效逝世。
公開資料顯示,盧潤炳先生曾作為領隊,帶領炳勝酒家足球隊參與元老足球賽。隨后,炳勝集團董事長曹嗣標也發布微信朋友圈證實,炳勝集團創始人之一盧潤炳先生,于運動后心臟猝停,經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01
餐飲元老創業史
炳勝很多老廣都熟悉,為什么叫“炳勝”?
1996年8月8日二人共同創下“炳勝”品牌。品牌名號中的“炳”正是指盧潤炳,人稱“燒鵝炳”。
另據美食導報報道:其實,之所以叫“炳勝”,一則是因為曹嗣標的姐夫“阿炳”在海印一帶比較出名,人脈較廣;二是“炳勝”寓意“綻放燦爛的飲食文化”。
▲盧潤炳和曹嗣標
炳勝誕生于1996年,初始只是一間86平方米,街邊擺10張臺的小店,位于海珠區海印橋邊的藍海印俱樂部的一角,連大排檔都算不上。
叫炳勝這個名字,其實是因為盧潤炳人稱“阿炳”,在海印一帶比較出名,人脈較廣,沒有人敢欺負,這一點對創業初始的小餐館非常重要。
剛開始炳勝的生意非常不好,接近倒閉。兩個創始人經過潛心鉆研,決定從魚生開始做起。經多年奮斗,炳勝成為粵菜界的標桿之一。
據了解,炳勝從2002年開始擴張之路,先在天河石牌開辦了分店。2006年,推出旗下品牌新店“炳勝私廚”,主營健康、原味的私房菜。2009年初,位于廣州新CBD的炳勝珠江新城旗艦店正式開業營業,建筑面積達15000平方米,餐位近2000個。
此后,炳勝分別于2010年、2013年、2015年推出炳勝公館、禪意茶素、小炳勝等品牌新店。
海印總店從86平方米到200平方米到375平方米,再到5000平方米(2004年),但不管怎么擴張,都依然需要等位就餐。
因此,“炳勝”成了廣州餐飲界最為知名的“等位餐廳”,也成為“食在廣州”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了眾多明星紅人來訪。
炳勝不斷與時俱進,抓住了討好年輕人這條線,研發出了針對年輕人的新品牌,相繼開出了小炳勝和西村。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在廣州第一個將水果玉米作為餐前小食。選址也從街邊店走向了大型商場。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認為,炳勝在廣東的發展一直很穩健,企業走的是中高端路線。創始人的去世對產業來說影響不大,但對炳勝內部會產生一些影響。一方面是企業幕后戰略的決策者,另一方面也像企業的代言人,存在一些情感因素。
失去“炳哥”,對炳勝是一種哀痛,對餐飲人的健康問題更是一種警示,你從來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
02
餐飲人猝死遠非個例
2016年11月,年僅34歲的無名緣米粉創始人孟祥松去世。七年時間,從白手起家到門店規模6000家, 一個南方的餐飲品類卻被東北人做遍全國。
孟祥松14歲便來到哈爾濱的一家飯店洗碗,之后還練過地攤,賣拖鞋、賣菜、挑煤灰、開摩的,孟祥松在一次采訪中說: 只要是能掙錢,讓家里的日子能好點, 不論多苦多累的事我都愿意去做。
孟祥松開米粉的時候,哈爾濱還沒有米粉,面對這一空白品類,他用高湯和配料做成了獨一無二的無名緣米粉,不出兩年的時間孟祥松就已經做到了1000家規模。
2011,無名緣連鎖店超過1000家。2012,北京無名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無名緣連鎖店超過2300家。2013,哈爾濱無名緣食品有限公司成立。無名緣三大產業格局乍現雛形。
本來設想2018年全國連鎖店超過20000家,建成以食品制造、餐飲連鎖、物資流通、電子商務為主要業務的多元化集團公司。連鎖事業中心融資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然而,他沒有等到上市的那一天。
在很多人心中,孟祥松是一個傳奇,他的突然離去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健康的活著才最重要。
更早一些,2016年5月,四川成都錦江區蓮桂西路“側所串串”的年輕老板被發現突然死亡。被發現時“躺在椅子上,手里還拿著手機。”
這家串串店才開了不到兩個月,死者平時工作有些拼,忙起來有時一天只吃一頓飯。每天要從中午忙到晚上凌晨一兩點。
03
一入餐飲,遠離休息……
記者猝死、IT民工猝死被媒體帖以“白領”標簽廣泛報道,但餐飲老板的猝死卻鮮有見報。
隨著全民餐飲的浪潮來襲,餐飲這個被外界認為準入門檻較低的行業,涌入了大批懂、或者不懂餐飲的創業者,可真正開始經營后才發現,餐飲是一個非常艱辛的行業,繁瑣、復雜的細節讓新手抓狂不已。
從后端的采購,到中端的加工,再到前端的銷售,可以說餐飲是所有行業里產業鏈最長的行業。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任何微小細節出錯都能毀掉辛苦經營的產業。餐飲人沒有三頭六臂、十八般武藝都不敢稱自己為餐飲老板。
因此,一入餐飲業,從此休息二字就遠離了你。
為了能有更好的味道,餐飲人一次又一次不厭煩的試菜。那些連續一個月都在店里吃飯的老板根本數不過來,更不說有嚴重咽喉炎癥的火鍋店負責人,依然堅持邊吃藥邊試味。
為了最新鮮的食材和最高的性價比,餐飲人凌晨三點前往生鮮蔬菜批發市場,一家又一家的對比菜品質量與價格,與攤主講價還價。
面對流動頻繁的員工,餐飲老板們為了店內有很好的服務。不斷騷擾身邊的親朋好友,只為尋找優質的服務人員。
競爭如此激烈的餐飲行業,并不是每一家店都能門庭若市。餐飲人夜不能寐,一心想著如何才能突圍,讓食客看見他們優秀的產品。
餐飲創始人更是如此,在篳路藍縷的創業時期,面對餐飲“苦行”、“勤行”的現實,事無巨細都要操心惦記,不僅如此,對家人的愧疚更是餐飲人心里的痛處。
“作為餐飲人,只要生意好,再苦再累心里高興。但有一件事感觸很大,有一次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坐地鐵回家,女兒7歲,兒子5歲,之前不用買票的,習慣了從下面一抓就出去了,但那天突然就發現:我女兒應該要買票了吧,看上去個子挺大了……
天天在一個屋檐下,但我總是早出晚歸,他們都長高了,可我居然一丁點感覺都沒有,想起兒子經常說的一句話:爸爸你都好久好久沒有陪過我們了。那一刻心里特別酸楚。”——蟹密·楊庚
▲餐飲人的“人前”、“人后”
新發燒臘是父親辛苦打拼起來的,父親年少時從潮汕遷徙到香港,從小下課就推著小販車擺賣奶茶、三明治,非常貧苦。
刻苦節檢地積累,終于在佐敦道開設第一間屬于自己的冰室。冰室開了之后,他就跟著員工同吃同住,半點不敢懈怠。
父親常說“公司就是一個家,家和公司都一樣,是由人去經營,和家人一同奮斗。”這背后是勤奮、堅毅、不怕艱苦的傳統潮州精神在支撐。——新發燒臘茶餐廳·鄭志偉
餐飲創業初期和餐飲經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前者在打開市場之前,每個餐飲人都會有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時候。經營起來之后,生意越火爆就越辛苦。
無論在哪個階段的餐飲人,長時間從事餐飲相關事業之后,再勤勞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牢騷:“做餐飲實在是太辛苦了”!餐飲行業已經成為像IT、金融、媒體、醫療等高危行業之一。
如果不是真正熱愛餐飲,誰能如此堅持呢?所以,請善待身邊的餐飲人,多一點耐心,少一些抱怨,餐飲人不易。
向所有辛勤的餐飲人致敬!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