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拒絕模仿星巴克,如何幾個月內打造京城排名第一茶飲品牌?

    ↑ 點擊上方“餐飲O2O”關注我們


    茶飲屬于快消飲品,雖然毛利較高,但不是剛需,并且房租、人工作為大頭開支,如果控制不得當,容易導致虧損。


    所以,在拒絕模仿星巴克的情況下,堅持做自我可以如何玩呢?


    茶飲料行業近年市場增長迅速,一方面許多大型食品/飲料企業摩拳擦掌地準備進入,娃哈哈的調味茶“茶咖”,農夫山泉的果味茶“茶π”已經呼之欲出。


    而咖啡巨頭星巴克,也宣布和美國最大的啤酒釀造公司百威英博合作,計劃在2017年上半年推出一系列即飲瓶裝茶。


    另一方面,許多初創企業也以各種姿勢扎進這個行業,有獲得劉強東巨額投資、來勢洶洶的因味茶,還有前面新消費內參報道過的主打草本健康飲料的Tmoji等等。


    由咨詢公司精英駱凡跨界創辦的新式中國茶飲—“茶煮”因其精準的客戶定位、“一流地段二流位置”的選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產品法,加上“店長合伙人”制度保證服務,短短幾個月時間,“茶煮”成為大眾點評上京城茶飲類第一名。


    以下是“茶煮”創始人駱凡自述其創辦“茶煮”前后的思考和心得



    1

    看好消費升級,

    咨詢公司精英要做“新式中國茶飲”


    2016年,看好消費升級的的趨勢,我果斷辭職來到北京,創辦了名為“茶煮”的新式茶飲店。


    通過采用管理咨詢行業的“合伙人制”,幾個月的時間,將店鋪做到大眾點評全5星評價,在所有北京飲品店里排名第一。


    開店做茶飲,第一步就是選址。


    麥當勞的華北區總裁賴林勝統計過,一家實體店絕大多數的顧客都來自于周邊,其中92%以上的客戶來自周邊3公里之內的范圍,而75%以上的客戶來自于周邊750m的范圍。


    零售界常說的(選址、選址、選址)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選址本身決定了店鋪的客戶群體。


    并且,對于一個初創公司,早期的客戶群,往往影響、甚至決定了后續的其他客戶群體和品牌長期發展方向。


    如果早期選址不當(客戶群選擇不當),不但單店的收入會受影響,對長期的發展也不利。


    那么,新式茶飲店的客戶是誰呢?經過仔細的研究和調研,我們把客戶定義為:高收入的都市白領。


    我們又進一步將他們細分為3種:意見領袖、獨立思考的人和被影響者。


    我們的早期客戶應該是其中的意見領袖。所以制定的戰略就是抓住意見領袖,然后從他們這樣的高端的人群向其他人傳播。


    ▲《拿著土豆花的貴族》—— Fran?ois Dumont


    18世紀時,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想鼓勵民眾種植美洲新引進的作物—馬鈴薯。但普通民眾對于這種其貌不揚的植物很不感冒,政令怎樣推行都無法實行


    路易十六想出了一個新方法:鼓勵皇族和高等貴族的莊園種植馬鈴薯。民眾們看到貴族開始種植馬鈴薯,便紛紛效仿,沒過多久馬鈴薯就成了法國的第一大作物。


    在18世紀,國王和貴族們是意見領袖。在21世紀的中國白領群體里,誰又是意見領袖呢?


    我們的結論是:25-30歲左右的海歸青年是意見領袖。他們影響著一線城市的同齡白領,后者影響著二三線城市的同輩,然后再逐漸擴散到社會的其他人群。


    首先,我們把店鋪定在北京,因為這里是全國文化中心,聚集了最多的海歸青年。


    接下來又開始考察北京的各個區域:


    排除了中關村,因為人群良莠不齊且流動性大;

    排除了三里屯,因為娛樂氣息過強;

    排除了798、雍和宮,因為人群小眾而不強勢。


    最后我們把選址定在國貿CBD,臨近國貿三期、財富中心等高端寫字樓,同時在高端社區“新城-國際”附近,周圍有大量的海歸青年工作、生活。



    具體到最后,我們選擇在一家星巴克的對面開店,因為星巴克本身就是白領人群的聚集地,可以利用星巴克來吸引我們的目標客戶。 


    確定了我們的目標客戶,以及他們的活動范圍,接下來的問題就是:作為一家新式茶店,我們應該銷售怎樣的茶飲品,才能滿足這些客戶的需求?


    在茶煮上市之前,市場已有的茶飲主要是3類:


    1、功夫茶或者茶道會所,顧客往往是年齡較大的商務人士;

    2、臺式奶茶店,往往是一個檔口攤子,代表是貢茶、CoCo等;

    3、英式茶/下午茶,代表為TWG,Davis’ Tea等。


    對目標客戶深度調研,并進行市場對標之后,我們確定了自己的定位定位:“新式中國茶飲”。 



    海歸青年白領對茶飲的要求是:符合發達國家消費方式,但同時具有中式文化屬性的產品。


    臺式奶茶店因為使用極其不健康的奶精作為主要原料,定位形象也偏low,不是他們的那杯茶。


    而英式茶,則從口味和文化底蘊上都不夠吸引人。 我們不選擇英式茶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如果選擇做一個品類,只有做到這個品類里的第一,才能取得超額利潤。


    而我們團隊做英式茶,從傳統、工藝等方面來講,都不具有足夠的競爭力,所以不做。


    最后,我們選定了“新式中國茶飲”這一概念,基于這一概念,我們確定了以下幾個方面:


    名稱:茶煮

    寓意:根據唐朝陸羽《茶經》記載,采用中華文明鼎盛的唐宋時期的經典煮茶法,并根據現代口味加以改良

    產品:手工現煮茶飲

    可以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純茶類:現煮的普洱、烏龍、紅茶、綠茶等;

    —茶拿鐵:鮮奶和茶煮出的鮮奶茶;

    —花果茶 


    其中,純茶類產品針對的是商務會談的需求;茶拿鐵和花果茶針對白領工作時“喝點好喝的”的需求。


    制作方式:手工現場煮制(一份大概耗時2-3分鐘)



    總的來說,對茶飲消費品,我們采用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路徑,即在飲品類別、口感、制作方法等核心上延續中式傳統。


    但在外在的表現,比如店鋪裝修、包裝、出品速度、起名上采取了現代表達,使得客戶在感到產品親切熟悉的同時,也感到“傳統中式飲品”換了“新瓶子”的驚喜。




    2

    采用店長合伙人制度,讓店里充滿“人性”的氣息


    一家店鋪對客戶提供的價值,除了產品、環境之外,還有服務。


    我一直認為,產品和環境對顧客來說是必須達到的基準因素,而服務才是能夠吸引顧客回頭的附加因素。


    而這三者中,最難達成的就是服務。


    良好的服務不是簡單的禮儀培訓就能夠達到的,而是企業戰略、組織、文化、績效、薪酬各個方面反映出的結果。


    舉個的例子:如果一位員工因為在公司工作不快樂,那么就算他按照“禮儀準則”露出微笑,客人也很容易察覺這是裝出來的假笑。


    反之,如果一位員工熱愛自己的工作,從心里感到快樂,那么客人會在和他的互動中,自然而然地感覺到他自內而外散發的快樂,并受到感染。



    雖然這個道理人人都知道,但絕大多數的連鎖店鋪,都會在店鋪數量增多,雇傭的店長取代創始團隊后,逐漸將工作重心放在短期財務數據上,漸漸忽視服務,最后導致服務質量下降。


    那么,有沒有方法,可以在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店鋪數量不斷增多的過程中,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想到了咨詢公司的合伙人制度。


    在一家咨詢公司,合伙人對公司的項目投資全權負責,盈利時獲取收益,虧損時承擔損失;合伙人是客戶關系維護經理,同時也往往是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


    因為合伙人本身就是投資股東,并把工作視為自己的長期事業,他們追求長期的客戶滿意度的意愿蓋過了短期績效。


    這樣,雖然咨詢公司的規模很大(大型咨詢公司年營收在20-40億美元左右,而Big Four等專業服務公司可以達到400億美元),但服務質量并不會因為規模增大而降低。



    經過考慮,我們把咨詢公司的合伙人制度應用到了店鋪里:由我投資到店鋪里成為“店長合伙人”,自己負責日常的運營,接待工作。


    因為作為股東投入了大量資產,因此我對店鋪十分上心,幾乎天天都在店里接待客人。


    和客人互動時,我把客人當作我長期的合作伙伴,因此可以靈活地滿足一些優惠、打折、定制飲品的需求。


    甚至,我把自己的個人聯系方式也留在了店里,客人可以隨時聯系我的微信或電話。


    其他店里的同事以我為榜樣,客人來時都會得到親切的招待和服務。這樣做肯定會累一些,但“店長合伙人”制完美地保證了高服務質量,同時有以下好處:


    首先,店長合伙人在店里時,客戶的所有問題都能得到及時的解決。


    一些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比如定制飲品、購買一些非賣品,或者投訴等,其他店員可能無法決策,但店長合伙人在場可以立即拍板,靈活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其次,由于和客人成為朋友,店長合伙人能夠第一時間從客人處聽取到不足和需要改善的地方,大大提高了改進和迭代的效率


    最后, 店長合伙人與客戶認識,并且成為朋友,客人感覺在購買茶飲之外,和這家店的老板產生了關系和親切感,并且因為“這家店老板是我朋友”產生一種榮譽感,還會經常主動帶領、介紹其他客人去。


     “店長合伙人”制度綁定了投資店鋪的股東,以靈活地形式,達成了高標準的定制化服務,并讓店充滿了一種“人性”的生機,這種生機恰恰是顧客需要,而連鎖店鋪最缺乏的因子。


    茶煮店開業以來的這幾個月,沒有收到一條公開的差評,全部是4星到5星的好評。我們背后沒有任何資本和關系運作,短短幾個月時間,在大眾點評北京區域10萬多家飲品店里,做到了排名第一,在甜點飲品大類里的排名也是前20。 



    3

    初創茶飲企業,

    只有拒絕星巴克模式才能取得成功


    “茶煮”開店之后,越來越多類似的新式茶飲店不斷涌現。


    電商大佬在華東地區豪擲資金開茶飲店,華南地區的奶茶店在風投鼓動下謀求升級,香港連鎖開始打造港式茶店……


    每家產品和風格不同,但口號卻大都一致:打造“茶飲版的星巴克”,即通過提供可供公眾休息活動的較大店面,以空間賦予的溢價售賣飲品,讓茶飲店成為和星巴克一樣的都市“第三空間”。


    將星巴克作為標桿,死磕星巴克,儼然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的感覺。我們卻認為,“茶煮”這樣的初創茶飲企業,必須拒絕星巴克模式才能取得成功。原因如下:


    首先,星巴克模式決定性的成功之處在于其拿地能力。通過強大的品牌引流能力和談判能力,拿到商圈最好的地段和較低的房租。


    但初創企業因為規模和知名度有限,跟地產商談租金的時候話語權有限。如果按照星巴克的規模(平均在200平米左右)來開店,單店的開店成本最低也在100萬元以上,光租金成本就能占據營業額60%甚至更高。


    前期這么大的投入,不是追求精益的創業公司能承受地起的。


    其次,星巴克選址的方法論是“一流地段的一流位置”,核心是通過優勢地段引流。


    比如“茶煮”所在的萬通中心,星巴克就在大門入口旁租金最貴的拐角處,面向CBD中央公園,這樣可以使更多的人看到和進入。


    但現在獲取流量的手段太多,完全可以通過線上網絡營銷和口碑相傳來達到同樣的引流目的。


    比如我們附近的伏牛堂,第一家店開在財富中心的地下室里,店門口的自有流量基本沒有,所以租金特別便宜。


    但通過《北大碩士:我畢業為什么賣米粉》這一篇文章,成功引來大批好奇的顧客。到現在,這家店43%的顧客來自于線上流量。


    所以,互聯網時代,流量不應局限于單一、昂貴的線下渠道。最后,星巴克的創始人和歷史,決定了與其他連鎖餐飲不一樣的品牌基因。


    早期的星巴克,是美國的三位大學教授開的,并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反而由于創始人的高修養,吸引了大批嬉皮士、朋克和文藝青年,在店里整日討論詩歌、藝術和ZhengZhi。


    這些早期的人群給星巴克的品牌注入了很強的文藝感,引起了白領的效仿和傳播,最后才成就了今日的星巴克強勢品牌。


    但如果創始人沒有這種文化基因,就不可能成為和星巴克一樣的品牌。咖啡巨頭COSTA拼了這么多年,也沒能做成第二個星巴克,初創企業又怎敢隨便裝B呢?


    所以,我們深信,每一家偉大的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基因,獨特的定位,而不是模仿,如此才能在商業競爭中獨樹一幟。


    所以,我們對茶煮的定義是“合伙人制茶飲店”。不通過重金拿地獲取客戶,而是在降低固定成本的同時,通過合伙人制度,用良好的服務和口碑吸引客人。


    茶飲屬于快消飲品,雖然毛利較高,但不是剛需,并且房租、人工作為大頭開支,如果控制不得當,容易導致虧損。


    拿一線連鎖咖啡廳比如星巴克、Costa、Pacific舉例,一家標準店每天接待約300位客人,以30元的單價計算,營業額約在9000人民幣左右。


    但如果采用“一流地段一流位置”的黃金位置選址,每月的房租可能在20萬左右,扣去人工、食材等開支,基本不盈利。


    除了模仿星巴克,通過品牌和談判能力降低房租之外,有沒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提高盈利能力呢?


    我們提出了“一流地段的二流位置”的解決方法。


    茶煮將“一流地段”定義為高收入白領人群活動的區域,在具體選址上卻不將店鋪定在黃金的“一流位置”,而是選擇“二流位置”,比如大樓的內側、拐角等租金較為便宜的地方。


    然后通過店長合伙人制,打造高質量的服務,形成極佳的口碑來吸引客流。這樣店鋪位置雖然不如黃金位置顯眼,但仍在客人可以輕易步行達到的一流地段之內,保證客戶可輕易找到的同時,有效降低了房租這一最大的成本。



    最后說到品牌,品牌的本質,是客戶對于公司的信任,但這種信任實際上是很脆弱的,一次不完美的服務,一杯不小心做錯的飲品,甚至一個策劃不很恰當的廣告,都可能打破該品牌的形象。


    一般的連鎖店,品牌被視為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但對合伙人制的咨詢公司卻恰恰相反。


    客戶在選擇跟咨詢公司合作時,最重視的是哪位合伙人負責自己的項目,公司品牌反而不怎么重要。合伙人如果跳槽去了其他咨詢公司,客戶往往也會跟著跳槽。


    原因在于,對于管理咨詢這種高度定制化的服務而言,客戶更加看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信任。

     


    餐飲服務業是否可以借鑒這種模式呢?我們通過這幾個月的運營經驗,發現是完全可以的。


    現在的”茶煮模式“就是兩者間的結合:品牌和產品向客戶提供標準化產品的baseline factor,而合伙人向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的beneficial  factor。店長合伙人同時成了一位類似“自媒體”的存在。


    客戶和”茶煮“之間的信任,有一半基于我們的產品,另一半則基于店長合伙人。如此一來,不但大大提升了顧客滿意度,而且將品牌運營和風控的成本降到了最低。


    在此之前,餐飲業的默認方式從來都是繳付高昂的租金,占據有利的店鋪位置吸引客流,大部分收入被投到房租上,導致員工薪資、食材質量的投入被壓縮。


    打個比方,這就像辦網站卻不注重網站質量,只專注于買百度的流量點擊一樣。我們想通過茶煮的合伙人制度,提高服務質量和口碑,將更多的資源傾注到“人與服務”之上,改變過去的成本結構,讓更多的員工和顧客享受到快樂的服務!


    – END –


    來源 | 茶煮公眾號

    編輯 餐飲O2O—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71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2月17日 22:50
    下一篇 2017年2月17日 23:4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