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熱潮下,餐飲品牌遍地開花,許多餐飲品牌快速成長,而在繁榮的背后許多品牌只是曇花一現。餐飲品牌在激烈的競爭中如何獲得一席之地?在諸多難題中,“選址”尤為重要。餐飲大牌們有怎樣的選址秘訣?從1到N又該怎么實現?
9月27日,圍繞主題“從1到N,開啟品牌高速成長的秘密”,由中國商業地產第一門戶網站——贏商網主辦的“拓展中國·2016餐飲大咖私享會”在深圳VBOSS創富匯成功舉辦。
私享會當天,行業大咖九毛九總經理羅曉軍先生、云味館董事長遲煥濤先生,發表精彩演講,講述其品牌創新擴張的過程,為初創型及成長型品牌的品牌拓展推廣難題提供借鑒經驗。同時,贏商網大數據中心總經理仲文佳女士,也從大數據的角度為餐飲品牌選址提供新思路。
九毛九 總經理 / 羅曉軍
— 1 —
4年時間,從15店到132店
來自“中國面食之鄉”山西的九毛九,使命是:傳播中國的面食文化。2002年,九毛九在廣州開了第一家店。直到2008年開到8家店,九毛九品牌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
從2009年開始,九毛九開始進入購物中心。2012年到2015年,九毛九開始有非常迅猛的發展。2011年10月開到15家店,2015年已經開到132家店。
2015年末起,九毛九再次進化,讓互聯網思維與工具結合傳統經營中的產品核心,推出更適應當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3.0模式:大時代小餐飲小而美模式。
九毛九3.0模式選址要求
— 2 —
新址開發不是戰術,是戰略
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開發策略和選址的目標。不管是初創品牌還是連鎖品牌,每個店都是品牌的代表。
如何更有效率的展現在消費者面前?這跟你在某個階段的需求是相關聯的,可能是未來強化品牌,也可能是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
核心需求 :最高效率地讓品牌無限接近目標顧客群
首先要對城市的區域做一個界定,分析商圈的客群,品牌本身的客源。某個商圈好,但未必是你的目標客群,所以需要有針對性的定位。九毛九在廣州、深圳的開店成功率基本上100%,因為對這個區域、商圈里的客群都很了解,客群對九毛九品牌也了解。
而去到外圍市場,比如武漢、南京,就曾遇到問題。南京的某個商圈,是個1號商圈,但進駐之后,生意的期望值遠遠沒有達到。后來發現,這個商圈可能是5年前是最早的購物中心。
隨著商業的變遷,很多外圍的商業中心對它分流,包括這個社區,其實是個老的旅游區,類似廣州北京路,會有游客。但這些人對品牌沒有認知,包括年輕人也不太感興趣。因此,區位不僅是看商圈好壞,要找到自己的顧客群,才能提升成功率。
商圈分析要注意的問題
區分城市等級,商圈類型?哪些是品牌的強勢商圈和弱勢商圈?
評估目標顧客的數量,量化商圈內目標顧客的需求?
設定品牌的捕獲率?
設定品牌目標顧客群的定位?
確定競爭品牌(同品類和同價位)?評估競爭品牌的經營狀況?新址是否起到壓競爭對手的作用?
新址是否符合城市的發展策略?
新址是否能做出品牌的效果,讓顧客有好的用餐體驗和感受
落位購物中心要注意的3點
可見度:在目標顧客視角范圍;保證目標顧客群第一可見
便利性:交通的便利性,是否在人流主動線;MALL內品牌落位和動線設計是否做到目標顧客光顧的最大便利性;目標顧客到店是否有障礙;停車是否方便
聚客力:原則是“追求最大數量目標群體”;MALL所在區位是否屬商圈內最好的聚客點、是否有分流、分流給新店帶來的影響有多大;業態組合是否能吸引足夠多數量、足夠多類型的客人(電影院、各種家庭娛樂、美容美甲等休閑消費越來越多)
投資安全
必須要有產權,不能有任何消防、環保的隱患,否則裝修完以后不能開業,就會損失很大。
投資回報
需要用多大面積,使用什么投資,物業提供哪些條件,這些都涉及到投資額大小,是影響回報的重要因素,都要計算。
— 3 —
九毛九的答案是:優中擇優,建立標準。
九毛九選店是按儲存量來預估,開1個店要看5個場,優中擇優。開10個店,感覺上很容易,如果你手上沒有資源,沒有任何儲備,很難。而當你不斷走、不斷選,資源都不是問題,因為有足夠的儲備。
當店的規模上去了,就要定義統一的新址開發標準。因為開發新址不可能靠一個人,要靠團隊。
確定財務量化指標、階段性回報指標;確定開發團隊人數、素質、薪資及激勵政策、成長渠道、操守準則、談判能力培養。
九毛九華南市場(廣州、深圳)開發團隊
配置標準
根據預估收入、投資額、經營成本等建立投資模型,逐步細化,建立不同商圈、不同城市等級的投資模型。
制定新店投資模型,把里面相關的租金、回報周期等計算在內,做投資回報的預期,達不到預期的店就不能通過。
房產條件標準的制定及辦理相關營業證照的條件。
如果前期條件沒有跟物業談好,進場以后,如果發現物業各種不配合,你會很被動。
當你要確認一個店要進場,首先就是要組建團隊,開始培養員工。一天不開,這個團隊就在燒錢。
根據九毛九計算,一個店晚一天開就是1萬的費用。有的店租金不用收,但是拖了一年,是物業條件不滿足,他們答應得很好,但是最終沒有落實。
物業本身有硬傷,有些東西不是他們完全可以掌控的,一年下來你的隊伍最少養半年,不能隨便散了,錢已經花了,但是一定要做下去,這是最有效提高資金使用的。
盡量使用公司版本合同,簽訂甲方版本的合同嚴格管控。
合同部分,實際上也很重要的。如果能拿到越多的免租期越好。比如所需要的招牌,簽合同之前談肯定不成問題。
當然要看合作方,有些物業比較強勢,那就沒辦法。
對于不是太強的,你有議價空間,這時如果你的品牌夠強,你感覺對方期望你進駐、幫他帶動人氣,你可以再談談價格,這對回報來講更有利。
對于新商場,九毛九會制定開業率的條款。開業率對成熟的物業基本上問題不大。最大的不確定性在于新商場,如今購物中心開得多有點泛濫。
— 4 —
開展點、線、面的選址戰略
“點”
“點”,即:品牌傳播的制高點。
好的“點”就是高營業額產出的商圈、購物中心。進駐成功率很高,且幫你的品牌做很大的提升。
遇到優質的“點”,要做到“快、準、狠”。趕快進駐,不要顧及這、顧及那,不要為了小錢把大買賣丟了。一旦有機會就趕快抓住機會。
“線”:
“線”,即:批發。
在一年開幾十個店的情況下,不可能每個店都用最好的條件、或者用同一個條件去定義。
這涉及到總體的收益,要根據不同的商場去定義。有些好一點、有些弱一點;有些現在不好,但未來會好,以便宜租金進去或者免租期,可能會享受到后面的紅利。跟著好的發展商,經營狀況不錯,入住的成功率可以保證,基本上可以簽幾個店。
把一些商圈的條件復制。一個店做得好,它的基本條件、覆蓋的人口、商圈的特點、交通的便利性,業態組合、發展商,分別是怎樣的情況。通過分析,訂立一些基本標準以后,只要看符合的這些標準的,基本上可以保證成功。
九毛九合作的發展商,比如說永旺,項目前期做非常充足的功課,對整個商圈、人口、未來的發展做充足的分析。跟著這種發展商,勝算會大,而且這種開發商會注重和它的合作關系,如果合作的好,后面有場,會首先給你機會。這樣合作就比較舒服。
“面”:
“面”,即針對一個區域,分析品牌的接受度,集中資源去重點跟進。
— 5 —
開店,還要想到品牌
品牌的綜合競爭力才是選址盈利最大化的不二法門。
【提問1】——
二是租賃條件,我們想聽一下羅總的分享,目前九毛九的水平,控制租金占整個營業額的比例,應該在什么比例之內會相對安全一點,現在租賃條件在深圳還是非常高的,如果按我們整個營業額和租金比例來說,現在成本壓力很大,想聽一下羅總的分享。謝謝!
租金水平,看商圈的特性,我們貴的地方可能有占比去到20%多的,6、7個點也有。把我們的店拉在一起,現在大概占11%左右。整個租金、管理都含在里面,大概是這個水平。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便宜多占一點,看總體收益。
【提問2】——
羅總,你們在談逃生條款的時候怎么談的?我們現在和商場,基本上一旦裝修以后,合同到期,我們撤場,基本上是沒有錢回來的,投資款基本沒有了,想從你這里學到一點,如何和購物中心談逃生條款。
【羅曉軍】
進場有保證金,保證金有兩三個月,有的更多,如果你履行合同退場,這個是可以拿回來的。關鍵有的場子,有的物業規定,一個店簽5年,做到第二年不行了,按照他的條款,有的物業會簽到6個月、9個月,一般都是正常退押金,這個部分要看合同的細項,每個物業不一樣,這個部分簽的時候首先要咬定這個數。另外最終走的時候,有這個基數就好談,要想辦法確保錢可以拿回來,這不是合同本身能夠體現的。但是你要想這個東西,你之前要搞這個事,不行,走的時候。先你可以少交點就少交點,是這個概念。
云味館 董事長 / 遲煥濤
— 1 —
好位置是做好品牌的前提
在云味館遲煥濤先生看來:一個好的品牌會使一個好位置利潤倍增;一個好的品牌在一個爛位置,不會起死復生。好位置,對于好品牌還是差品牌,都是前提。
— 2 —
品牌基因:高效率or高粘性
在云南去,過橋米線20、30元一碗,還有賣100多的。
但是,你做桂林米粉30元,消費者肯定說你想錢想瘋了吧?
過橋米線在云南,遲煥濤覺得賣20、30還是良心價格——這就是他的品牌基因。
你要找到你的基因——這和選址有比較大的關系。你的基因是什么?是高效率還是高黏性?
高效率,云味館、真功夫、麥肯、味纖,都屬于高效率品類,你的選址就不能是高黏性。海底撈就是屬于高黏性,顧客可以去找,可以上三四樓。
高效率企業的核心在于:商業轉化率。你門前經過一萬人,你可以把這些人轉化為生產力,轉化為財富,轉化率提高。
云味館一千元拿80平方,在最旺的地鐵口,8萬或者10萬,一天到晚都有人,轉化率很高。
如果這個地方做烤魚,三百平米,吃一次1.5小時,就算地鐵口很多人也沒有用,因為你的就餐時間等,做不到。所以你必須搞清楚你的品牌基因是什么。
— 3 —
在云味館遲煥濤先生看來:“偉大是浪費出來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有賣豆漿油條的開店在LV、星巴克旁邊,那是最好的位置。賣米線、賣飯的,也可以“上天入地”,提升逼格。云味館對自己的定義不是賣米線的,而是未來要和誠品一樣賣文創產品。
寶能太古城店是云味館做文創范的一個前期店,58平米月入50萬,日均翻臺率高達25次是旁邊中式餐飲的5倍。云味館還起到帶動區塊的作用。
— 4 —
跨界帶來創新
云味館何煒說:“舊元素、新組合。” 胡桃里,裝逼圣地,深圳的小資,你沒有到胡桃里吃飯就不是叫小資。胡桃里唱歌結合川菜,是創新嗎?是創新,是舊元素、新組合。
劉芹說:“前端你要做極致差異化,后端你要做極致的效率。”云味館做的就是差異化,和行業做切割,其他米線店是米線,而云味館是云味館。打造績效、坪效都是做效率,這樣才能有好的模式,才能發展,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行為都是耍流氓。
這是云味館兩年前的店,當時的米線店都是路邊攤或者快餐店,而云味館做得跟咖啡館一樣,差異化十足。用遲煥濤先生的話就是:“其他米線店向左 云味館往右”。
這是云味館的超級符號,一看就知道這是云味館,每個店都有這個裝飾。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 總監 / 仲文佳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購物中心通過業態調整或新建項目布局,將餐飲業態的占比提升到30%以上,甚至更高。今天我們將根據97家購物中心中餐飲業態占比情況,來分析目前新興餐飲品牌在購物中心的進駐情況,它們所占比重到底有多少?尤其是初創立的餐飲品牌在發展過程中會有哪些痛點?要如何解決?我們一起來看看以下這些餐飲品牌數據:
— 1 —
餐飲業態在購物中心的整體占比
餐飲業態在購物中心呈逐年增長態勢
數據來源 /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
購物中心的零售、娛樂、餐飲業態比例經歷了從5:3:2到 4:3:3到 1:1::1三個階段,餐飲比例是逐年上漲,零售、休閑娛樂業態分庭抗禮。而根據贏商網大數據中心的樣本分析更是驗證了這一數據,甚至已經超越1:1:1的數據。
樣本范圍:27個核心城市,97個5萬㎡以上的購物中心
數據來源 /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
從業態比例的變化過程中,可以看出,娛樂和餐飲的業態正在逐步增加,而零售的業態正在相應下降。雖然這個比例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對于大多數城市副中心、近郊的購物中心或社區型商業中心而言,餐飲業態是最聚客的。
餐飲細分業態中式餐飲占到42%,是西式餐飲的3倍
從餐飲細分業態來看,在購物中心中式餐飲還是占居主導地位。在2015年度最受關注的餐飲榜單中,中式餐飲占到近一半的比例,達42%,其次為西餐、休閑餐飲和日韓料理。
樣本范圍:27個核心城市,97個5萬㎡以上的購物中心
數據來源 /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
— 2 —
新興餐飲品牌在購物中心餐飲品牌中的占比
購物中心餐飲業態中新興品牌占比41.4%
樣本范圍:27個核心城市,97個5萬㎡以上的購物中心
數據來源 /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
根據樣本分析,目前:
購物中心餐飲業態中,新興品牌占41.4%
新興餐飲品牌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餐飲行業的更新迭代,并擠壓了部分傳統餐飲行業的市場份額。而可復制性高的特質在促進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導致各新興餐飲品牌之間的“同類競爭” 。
購物中心對餐飲新興品牌需求大
購物中心的所有新興品牌(2013年后創立的品牌)中,餐飲品牌的占比達到53.3%(購物中心中餐飲的占比是38.6%)。服飾零售和非服飾零售加起來是接近26%,其他業態加起來大概20%。
樣本范圍:27個核心城市,97個5萬㎡以上的購物中心
數據來源 /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
從餐飲新興品牌創立時間看,中式餐飲品牌數量最多,占到30%
2013年~2016年這段時間,從餐飲新興品牌各個細分業態來看,是這樣的:
樣本范圍:27個核心城市,97個5萬㎡以上的購物中心
數據來源 / 贏商網大數據中心
根據品牌2013-2016年增長曲線來看,雖然中式餐飲和休閑餐飲數量最多,但增長最快的卻是東南亞菜,年均增速達366%。隨后為主題餐廳、日韓料理和特色小吃。
不過東南亞菜雖近年增長速度快,是因為早前市場較為空白,實質上新興品牌總數較低。
— 3 —
為更好地發展新興餐飲品牌,尋求高效拓展解決方案
通過上面的講述,我們能看到餐飲新興品牌一定會成為近幾年的一個關鍵詞。但在這個過程當中,餐飲新興品牌應該說發展得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在市場競爭當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綜合來看主要是:缺乏知名度、選址模糊、資金匱乏、同質競爭等四個方面:
由于對行業大勢缺乏敏銳的把握,企業缺乏長遠戰略規劃的制定能力,有目標才能保證“做對”;
在行業內缺乏品牌知名度,“酒香也怕巷子深”,無法在短時間內形成行業知名度,拓展速度受限;
對商業地產行業缺乏了解,沒有清晰的選址策略以及對進駐購物中心的判定標準,而對購物中心的選擇,從基因上決定了能否開店成功;
剛剛起步,缺乏同時大規模開店的資金實力。
贏商網為餐飲品牌提供的解決方案就是——“贏拓展”。解決餐飲品牌拓展中,行業認知、品牌知名度、精準選址三大問題。
目前,伴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尤其是大型城市的發展,餐飲業將得到茁壯成長的土壤。
然而,餐飲行業入行容易,做大很難。除了精準選址,還有行業認知、品牌知名度等各種問題,在制約著新興餐飲品牌的發展。
針對餐飲品牌拓展中遇到的問題,我們將持續分享更多干貨,贏商網也將在全國巡回舉辦“拓展中國·2016餐飲大咖私享會”,邀請行業大咖跟大家面對面交流,分享行業經驗,為初創型及成長型品牌解決品牌拓展推廣難題!
咨詢電話:020-37128261
聯系QQ:3286948458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