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情懷的年代秀干了件沒情懷的事兒:關門前撈了一把消費者的錢,然后欠了員工200萬。
這不是個案,證明就算去年餐飲業收入突破了3萬億,但跟你其實沒幾毛錢關系,生意該差還是好不了。
2016年,這九類老板肯定會被淘汰掉。
拖欠員工200萬,年代秀突然關店
四年才有一次的2月29日這天,上海主打情懷的連鎖餐廳“年代秀飯堂”突然關門。年代秀在上海有6家店,生意一直都還不錯,不清楚為什么關門。
比較諷刺的是,這一家以情懷為賣點的餐廳,臨了干了一件很沒情懷的事情。在關店前,該品牌還大搞“充500送400,充1000送1000”的充值活動,斂了一筆才收手。
與其他餐廳關門類似的,還有拖欠工資。據媒體報道,該品牌拖欠共6家店近300名員工兩個月薪資,涉及金額200余萬元。
這當然激怒了曾經的員工,門店的大門、窗戶、墻壁上都被人用紅色噴漆噴上了“欠工資不還”、“還我血汗錢”等文字,門上還貼著剛充值不久的會員顧客的維權公告。
▲餐飲業的淘汰,時刻都在發生
九類老板,將在今年出局
春節前,上海厚味香辣館幾家門店也曾突然關閉,如果回顧整個2015年,關店的餐飲品牌非常多,其中還包括唐都集團這樣的餐飲帝國。
2015年的餐飲行業總收入突破了3萬億,其背后卻是日益激烈的競爭和逐漸走低的利潤。在這個跌蕩起伏的大市場里,若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順勢而為,不斷提升競爭層次。
而下面這幾種人,則可能如那些登上餐飲死亡名錄的企業,成為退潮后的裸泳者,最終被淘汰出局。
一、不注重產品品質的人
供給側改革、食品安全、民眾需求都劍指一個方向,那就是品質產品。如此明確的指向,將匯成巨大潮流,搶先占位,就抓住了先機。而不注重產品品質,或者已經沒能力提升產品品質的人,已不適合做餐飲。
▲做餐廳,不得不跟上消費者對品質的要求
二、缺少品牌意識的人
人的認知規律是,只能記住前兩名,第三名都很難記住;人的消費規律是,只愿意買最好的,只要價格合適。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人們只能通過品牌與口碑增強對企業的辨識度,打造不了品牌,將不適合做餐飲,而且規模越大,風險越大。
三、沒有前瞻眼光的人
▲能看到多遠,或許生意就能走到多遠
四、不能在經營上創新的人
五、只講花里胡哨營銷的人
▲熱點,總會過時的
六、貪多求大的人
餐飲是一個鏈條長、環節多、管理復雜、專業性極強的行業,它不僅需要資金、產品、模式、供應鏈的支撐,更需要細致的管理與強大人才梯隊的支撐。貪急、貪大,沒有建成系統性的體系,就盲目擴張規模、擴大區域,發展越快死得越快。
七、盲目跟風的人
▲讓鴨腦殼飛、柴火雞、黃燜雞……跟風永遠發生
八、資金不充裕的人
很多人覺得飯店是一個投資少、門檻低的行業,但那是在以前供不應求的城市人口紅利時代。2015年,各路資本、人才殺入餐飲業后,這個紅利已迅速消失,餐飲也已進入“富人”時代,裝修完、付了房租就沒錢了的人,最好別踏入餐飲業。
九、只求賺點小錢的人
—END—
來源:綜合“一塊兒開餐廳”
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