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點,進軍資本市場的步伐有些不緊不慢。然而,目前在1300余家排隊掛牌新三板的公司中,卻出現了多家傳統餐飲企業的身影。
望湘園、華萊士、紅鼎豆撈、慶豐包子、百富餐飲、紫羅蘭、粵珍小廚、優格花園等餐飲企業成功掛牌新三板。
狗不理29日在北京舉行新三板市場儀式,希望通過資本市場拓展渠道,進一步招攬狗不理包子的全國吃客,對標速凍面食業的三全、思念。
IPO暫緩之下,餐飲企業登陸A股,實現對接資本市場的愿望越發難以達成。新三板相對寬松的掛牌條件成為許多餐飲企業的首選,這也是目前多家知名餐飲企業紛紛謀劃登陸新三板的重要原因。
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狗不理)和天津同仁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仁堂)1月29日同時在北京舉行登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市場)儀式。
這兩家老字號一個有160多年歷史,一個成立至今超過370年,兩家老字號企業同時掛牌上市,這在資本市場并不多見。而造成這一盛況的原因是,他們的老板是同一個人——張彥森。
狗不理此次上市的主營業務包括速凍米面食品、氣調保鮮包子以及包括糕點、醬鹵肉制品等在內的其他中式特色美食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不包括狗不理集團旗下的餐飲資產。
根據此前公布的公開轉讓說明書,至2015年5月31日,該公司總資產達9500余萬元,凈資產達3900余萬元,2014年收入達7400余萬元。
不過,受反腐影響,禮品市場大幅萎縮,狗不理2014年度相較 2013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了20.28%。
狗不理希望通過資本市場拓展渠道,進一步招攬狗不理包子的全國吃客,對標速凍面食業的三全、思念。雖然與這兩者近千家的全國經銷商相比,狗不理目前僅100余家經銷商,但狗不理認為老字號品牌能夠幫助其迅速拓展渠道。
始創于1858年的狗不理品牌,2007年被中國品牌研究院認定品牌價值7.57億元,位居天津老字號之首。
天津狗不理登陸新三板 曾被質疑“國資流失”
雖然誕生時間相差了一百多年,但狗不理和同仁堂目前是同一個家族的企業,實際控制人均為張彥森。
張彥森的歷史頗為傳奇。據公開報道,張彥森1959年出生于山東農民家庭,11歲離開老家進入天津雜技團;1993年,下海經商,先是做貿易和廣告;1999年,張彥森將目光投向餐飲,成立天津森永泰餐飲有限公司。
2001年,國企改造拉開大幕,張彥森聯合天津電視臺、天津西青經濟開發總公司共同投資同仁堂,同市藥材集團公司一起于2002年5月22日成立了天津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出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5年2月,經過153輪競價,天津同仁堂以1.06億元的價格買走天津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國有資產產權,公司更名為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
經過幾年的資本騰挪,如今張彥森與妻子高桂琴、弟弟張彥明掌控了狗不理與同仁堂的大部分股份。
根據公告,狗不理食品的股東分別是狗不理集團和高桂琴,前者持有99%股權;狗不理集團的股權結構為:張彥森持股45%,高桂琴持股10%,張彥明持股6%,天津同仁堂集團持股39%。
天津同仁堂如今的持股結構為張彥森持股41%,張彥明持股1%,天津森納爾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8%,天津高林華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股40%,其中天津森納爾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東又僅為張彥森、高桂琴和張彥明三位。
兩家老字號早年的國有股東已經消失不見,這也曾被外界質疑是否存在“國有資產流失”。
傳統餐飲企業自身存在的諸多問題并非靠融資就能夠解決,登陸資本市場后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目前傳統餐飲企業的問題包括管理水平低下、品牌塑造力薄弱、優秀人才匱乏、營銷能力薄弱和經營觀念陳舊等很多方面,一些企業要做到符合資本市場的要求,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任務就是轉型升級。
傳統餐飲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需在五方面進行努力:
一是需進一步強化其品牌塑造力,提高品牌意識,對品牌、商標及非物質文化進行保護與傳播;
二是 加速企業信息化進程,進行模式轉型;
三是優化企業組織結構,進行管理升級;
四是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進行產品升級;
五是提高營銷創新能力,進行市場升級。
市場給餐飲企業的機會很多,但是市場也可能只給餐飲企業一次機會。是否有過硬的內功,是否能夠審時度勢,機會是自己的創造和掌握的!
總之,對于餐飲企業而言,無論是掛牌新三板還是轉板IPO,都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慎重權衡利弊后再做決策。
不然,盲目的隨從,等掛牌或上市后才發現這樣的做法對自己弊多利少,于是又忙著退市,這樣來回的折騰,只會內耗企業元氣,滯后企業發展腳步,更有可能將企業置于淘汰出局的危險境地。
—END—
來源: 澎湃新聞,作者:宦艷紅
整編:餐飲O2O,小貝
合作/贊助/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試試回復:案例丨具體品牌丨點閱讀原文查看更多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