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競爭慘烈的北上廣——這些充滿著AI、 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詞匯的一線餐飲市場時,無數餐飲人都在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在互聯網時代里,趕超他人一步,利用科技的力量,挖掘別家還未涉足的藍海三千。
然而有時候,我們只顧著朝前看,卻常常忽略廣袤的中國市場里,還有一大片亟待開發的“斷層油田”,這里面的“油水”,好像還沒有人來收割。
中國的餐飲市場如此之大,導致不同區域的發展極度不平衡,北上廣已經邁進了“高科技時代”,而有的三四線城市,居然還“只收現金”,這中間差的,可是整整一個“進化周期”呀。
01
三四線城市將成為餐飲新的發力點
中國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機遇,被各大投資機構以及企業普遍看好。
1、從社會角度來講:
一方面,從人口數量上來看,三線城市的人口增長明顯比一、二線城市迅猛。目前,三線城市的人口規模是一線城市的 6 倍左右,且近 10 年人口增速仍會高于一、二線城市。
國家放開二胎政策,響應度更高的也是低線市場家庭,創造新一波的人口和消費紅利。
另一方面,從財富角度看,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十年內,中國城市家庭中,中產階級及富裕階層的占比將大幅提升,在 2022 年時達到 81%。
其中,來自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將成為占比增長最快的群體。
三四線城市的中產階層,他們所在的城市房價不高,有更多的閑錢買買買、玩玩玩。這群人也越來越需要,通過他們的購買行為來彰顯自我,并維護自己的社會地位。
《中國新消費投融資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消費市場正逐步從按照垂直品類、消費場景、線上線下的劃分轉向按照多維度化、圈層化、跨界化的方式演變。
消費升級從深度轉為廣度,對于廣泛的三四五線城市的普惠升級成為消費轉向的熱點。
2、從餐飲數據來講
2017年,全國18個主要城市中,僅長沙、杭州、東莞、西安、昆明5個城市的商戶數量比2016增加,其余13個城市整體商戶數量較2016年下降。
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全國餐飲商戶數仍在保持較快的增長,這說明2017年商戶增量主要來源于三四線市場。
外賣方面,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外賣訂單增速遠高于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已成為外賣發展的重要增長極。2017年,二線城市外賣訂單量增長149%,三線城市增長147%,四線,增長199%,五線以下,增長達到343%!
各行業巨頭早已嗅到商機。比如喜茶在成都開設黑金店,奈雪的茶也在重慶開辟首店、蛙小俠全國布局在二三四線城市。
消費能力方面,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已經跨過消費升級的GDP和收入門檻。
研究數據表明,三四線城市居民已經具備消費升級的收入基礎。目前三四線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相當于北京市2007~2010年的水平。
市場競爭角度來看,三四線城市還有空白市場。而一線城市、乃至部分新一線城市的餐飲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接下來幾年,三四線城市餐飲市場將會迎來自己的春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未來五年,三四線市場將會是整個餐飲行業競相爭奪的熱土,會成為整個中國餐飲的一個大的增長點和爆發點。
02
三四線城市餐飲有哪些優勢
二三線城市各項成本都低, 人力、房租、食材、運輸……都超不過北上廣。
需求日益旺盛。
俗話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二三四線城市就像是生長期的小孩兒,特別能“吃”,而且消費水平不見得比大城市低多少。
吸引流量易如反掌。
三四線城市,還停留在“最單純”的餐飲時代,外面的“花花世界”,很容易就能勾起消費者的好奇心,一件“喜茶跨界T恤”,也許你就是“村里最靚的崽”。
有現成的套路,速度快,易復制。
餐飲發展的套路大同小異,北上廣大佬們的磕磕絆絆,就是為了給你摸索出一條“成功之路”。
順勢擴張,容易做大。
一旦你作為當地市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那么顧客心中就會有先入為主的強勢印象,后來的模仿者終究也只是模仿者,而“第一家”、“最正宗”等形容詞匯,對自身品牌形象和口碑的作用不言而喻。
03
三四線城市開餐廳仍需避開這些坑
在三四線城市開餐飲店,餐飲人一定不能做以下這4件事:
1、選址仍是第一要素
一個好的地點往往決定了餐廳未來的客流量,所以選址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雖三四線城市生活節奏慢,產品和運營能夠彌補選址的不足,但流量為王亙古不變!
所以,在選址時,一定要慎重!千萬不要因為著急和節約成本,而選擇了錯誤的開店地址!
2、不能過度裝修
很多餐飲店老板甚至會在餐廳的裝修上花重金打造,在他們的意識中,裝修越好就越吸引客人,但這種思想也是錯誤的。
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里,餐飲店確實要裝修的豪華一點。但在三四線這樣的小城市里,裝修太豪華就等于過度裝修。
裝修越好,越容易給人價格貴的錯覺,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顧客消費水平不高,承受不了太高的消費,所以當看到過度豪華的餐飲店時,都會選擇望而卻步。
3、不能一昧追求新顧客
三四線城市的餐飲店,重要的不再是獲客的能力,而是持續留客的問題。研究本地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和購買理由,并制定相應的策略提高客戶粘性,比不停拉新的做法要有效地多。
這是根據三四線城市的基本特點決定的,三四線城市地區人口基數不高,消費圈小且固定,從餐飲的總量到各品類的分布都是有限的,是典型的存量市場,甚至可以說是“人情市場”。
就好比說一二線城市有源源不斷的新顧客,而三四線城市進行消費的幾乎始終是那些老顧客,這些老顧客就成為了三四線城市餐飲店的主要消費群體。
所以三四線城市的餐飲店,需要把重點放在當地人的認同感與復購率上,而不是如何讓少之又少的新顧客來你店里消費。
4、不能忘記自己的主營品類
很多餐飲店老板都有這樣一個做法:別人賣什么火,我也跟著賣。
但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做法,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各品類的分布本來就是有限的,盲目的增加其他品類而忽略自己的主營品類,會導致顧客對你的認知和印象更加模糊,從而產生顧客群的流失。
但這不代表三四線城市的餐飲店不能增加新產品,適度豐富的產品線是需要的,但一定要清晰化自己經營的品類,并處理好主次產品、研發重點、產品結構、產品數量等問題。 千萬不要忘記自己是干什么的。
寫在最后
三四線城市,是品牌未來的一個必爭市場,是今后驅動銷售和市場份額增長的重要因素,如今也有很多餐飲大牌行動起來了!
– END –
作者 | Lilo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