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謀殺餐廳銷量的1個細節:顧客不買賬,居然因為這!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餐謀長?導讀:在餐飲業,常常會有這樣的問題困惑餐飲老板們:為什么花大成本做推廣,卻收效甚微?為什么精心研發的菜品,銷量卻上不去?其實,大多數時候,可能是你不懂消費者的購買心理。事實上,在進行產品推廣時,不少老板都忽略了“感知轉移”對消費者的作用。

    產品做得不好

    再怎么包裝都不會成為好東西

    為什么你只要看上一眼就知道依云水比康師傅好?

    甚至在沒喝之前,只是看了一眼,你就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為什么小朋友們認為裝在麥當勞袋子里的食品和飲料,比裝在其他盒子里的好吃?

    這就涉及到一個營銷概念:感知轉移。

    先說個小故事,有一天,同事小A饑餓難擋,于是決定點個披薩,饑餓中艱難等待,幾十分鐘后電話終于響起,披薩送來了……

    打開包裝,由于暴力運輸,披薩已經難看到讓A想反胃!坐一旁的B反應就很佛系:外表并不影響口感嘛!如果B當時看見了這只糟糕的披薩,他也一定不會再吃了。

    單從理性的角度來說,B的觀點是正確的,但問題的關鍵在于,人類從來就不是只靠理性做出決策營銷界有個經典問題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坨屎,包裝成什么樣你會吃”

    顯然,包裝成什么樣你都不該吃,因為它是一堆屎。

    學習營銷的都知道,4P理論的首要因素就是產品,如果你產品做得不好,再怎么包裝都不會成為一個好東西。

    總會有一些餐飲老板,在產品出問題后把希望寄托在推廣上,想通過包裝,把這些“屎”賣好。在這樣的情況下,推廣起不到什么作用。

    因為他們不知道,當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你的產品后,發現并不靠譜,壞口碑就直接被傳出去了。而負面口碑比正面口碑更容易傳播,傳播速度是正面口碑的兩倍還多。所以,產品不靠譜,你就別推廣了,推得越狠死得越快。

    接著看第二個思考:一堆全世界最好吃的東西,但外觀和大便一模一樣,你會吃嗎?

    相信除了黑暗料理界的吃貨,幾乎沒人吃。

    曾經,日本、臺灣就推出了一款馬桶大便冰淇淋,確實是個不錯的新聞點,也極具傳播屬性。

    看到這樣的產品,你吃不吃呢,反正我是拒絕的。

    眼睛決定我們吃什么

    人們對包裝的感覺會轉移到產品上

    上文所提的這個現象,被英國著名的設計公司Pearlfisher做出了經典總結:We eat with our eyes,就是眼睛決定我們吃什么。所以,你不入眼的東西,是不會去吃的。

    △Pearlfisher給可口可樂和吉百利做過外包裝設計

    根據這個觀點,再請大家思考:當大家面前出現這14瓶水,你更想喝哪個呢?

    前面的7款大家很常見,后面的 8-14款絕大部分人甚至都沒見過。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選擇的是8-14號。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后面的水大多數人幾乎都沒喝過,你為什么還是覺得它好,原因在哪呢?

    原因就在包裝。

    因此,一款水,你沒喝之前就會覺得,因為包裝高級所以水也好。

    出于我們對包裝的高級、低級的判斷,產生了對產品本身的價值認同。做到這樣也是營銷當中一個厲害的地方:通過外包裝讓消費者“以貌取人”。

    大家喜歡選擇外包裝好看的水,其實就是切斯金提出的“感知轉移”問題。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切斯金曾做過一個研究:

    他把兩份完全相同的產品分別裝在不同盒子里,其中一個盒子用圓環圖形做裝飾,另一個盒子用三角形做裝飾。

    結果,80%的人選擇圓環裝飾的盒子,他們認為圓環盒子里的產品更優質。

    他在后來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多數消費者會把對包裝的感覺轉移到產品上。

    這樣的現象在生活中其實挺普遍,去超市選購商品時,對產品包裝好看的、感官舒服的,我們會下意識覺得產品價值等于產品本身加上包裝,潛意識里我們無法區分商品和包裝,它們是個結合體。

    后來,切斯金的接班人們將實驗更深入一步,他們對罐裝七喜進行了區分包裝,將原來的黃色鋁罐去除一些黃色,加入15%的綠色,分給不同的消費者測試。結果實驗對象一致認為,他們喝到的七喜味道變了。

    消費者們覺得飲料中的酸橙和檸檬味增加了很多。事實上,七喜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包裝。

    由此得出重要結論:人們判斷食品、飲料的口味好壞,不僅依靠味蕾和唾液腺,還包括視覺、聽覺。

    那么,消費者對于產品的選擇出現偏差轉移,是不是只基于包裝顏色鮮艷的產品呢?

    先看一個反面例子,大家都知道有款水叫昆侖山。一對科學家夫婦評測發現,昆侖山礦泉水不論水質還是功能,是市場上最好的。然而,昆侖山礦泉水卻并未因此被消費者青睞。

    看下圖?,自行感受

    emmmmm……換個顏色也沒好到哪兒啊,還有所謂的高端禮盒裝。

    △原諒我,這真的一點也不高級啊

    再來個正面的例子。

    圖中這水ALKAQUA,愛夸。當時市面上并未做營銷宣傳,但一上市就引爆了市場,原因就是包裝特別,簡約高端設計在一眾水中脫穎而出。

    通體透明,只有一個細長的彩色條,印有產品名稱,其余信息被放在彩色豎條的背面,當消費者從瓶子的另一面閱讀信息時,小字由于水的折射作用被放大,真算得上匠心獨運。

    另一個正面的案例是屈臣氏。2002年,屈臣氏為了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采用大小瓶蓋疊套設計、盈盈一握的瓶體,大面積鮮亮的淺綠色讓這瓶水一下子變得很高級,使屈臣氏蒸餾水市場占有率提升了20%。

    讀到這兒,答案也很明顯了,對于無色無味的瓶裝水,消費者依舊會“以貌取人”。

    營銷界早有這樣的說法:“如果你能打動消費者的眼睛,就能讓他們掏出更多錢!

    可惜,很多品牌并不明白這個道理。

    產品所處的位置

    也影響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判斷

    弄懂了感知轉移,現在你明白了吧,為什么大多數的高端水都用玻璃瓶,并且瓶身、色彩都格外講究。

    當然,消費者對產品的評估不僅僅是包裝一個因素。

    只要你去賣場進行一次購物感官記錄就會發現,進賣場看到貨架第一眼,對產品的評估就已經開始了。

    假設你去買水,節奏其實是這樣的:

    ?造型不好的、字體不好看的、顏色不協調的、瓶形丑的,都被排除。你此時的反應正是標準的“眼睛決定我們喝什么”。

    ?入眼的幾個,你會判斷它的“位置線索”,在依云旁邊的品牌,就會覺得它也很高端;在農夫山泉旁邊的,應該是個中檔貨;在康師傅旁邊的,是個“低端貨”,大眾消費產品。

    這就是“傍大款原則”:人們在線索有限的情況下,會根據這個產品周邊的產品進行判斷評估。所以你站在誰旁邊,決定了你的江湖地位。

    ?你青睞的這瓶水,長得很好看,還站在依云旁邊,一看價簽,依云18塊,這個4塊,你就會覺得這個產品挺好,價格還便宜,果斷買。

    那這瓶水4塊,很便宜,“便宜”在哪?因為依云18啊!如果這瓶水擺在只賣1塊的康師傅旁邊,也賣4塊,你還覺得便宜嗎?還買嗎?

    這就是沉錨效應的渠道應用,你看到的第一個價格會影響你,依云18元的價格成為了起始的評估價,對比之下你會覺得4元很便宜。

    ?左看右看,又一輪評估開始了:你握著瓶子,就會覺得“這個水比康師傅的要好”,因為握感好,所以你覺得水也好。

    其實,在這幾個過程中,你一直都在感知轉移,下意識地進行判斷,但連你自己都沒意識到這個決策過程。

    ?這時你發現旁邊一哥們拿起了這樣一瓶水,上面寫著VOSS,你也不知道是啥,一看價格——38元,嚇一跳。

    這個效應是什么呢?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類商品,產品本身的價值遠遠低于產品價格,生產出來就是給界定身份的人炫耀的,制造出來就是為了滿足人的“尊重需求”。

    ?你決定用手機查查這是個什么水,一看,這款水叫芙絲,來自挪威。是經過幾個世紀巖石與冰層保護的挪威地下含水層。

    低鈉,含微量其他礦物質元素,對緩解高血壓以及輔助低鹽量的節食有很大的幫助,麥當娜只喝芙絲。

    看到這里,你會覺得38元也不貴!

    這就是科特勒大師說過的一句話:塑造高端品牌很簡單,先給產品定個高價格,然后找到充足的理由去支撐它。支撐的理由,就是我們常說的共變關系。

    從這款水里我們看到了水源、國別(歐洲人認為,水源和國別是決定水質的重要標準,現在我們也這樣認為了)、歷史、成分、功能、療效、誰在用、有沒有故事等,比如依云,就有個長壽的故事。

    ?最后,付款。喝一口覺得自己4塊錢的水口感還不錯,但心里還在嘀咕不如別人家的芙絲好,對比效應就是這樣一直在發揮作用。

    也正是因為這樣,口味,就不斷被各飲料公司進行大樣本隨機雙盲測試。做實驗的初衷只是為了證明口味好壞,但因為消費者的感知轉移,他們的初衷就這樣被改變了。

    關于這點,大家只要看看可樂和百事大戰就能明白,口味不是最重要的。雖然口味決定了一款產品能不能上市,但在感知轉移面前,它未必是第一要素。

    ?如果足夠細分的話,你會發現喝水時,瓶口的大小、飲用習慣、飲用場合等因素,都會影響你對口味的判斷。

    小結

    所以,買櫝還珠的故事有一定道理。餐飲老板要知道的是,很多時候消費者購買產品,并非購買產品本身,而是產品、包裝、品牌等所有綜合因素影響著購買決策,并直接決定對產品的使用感受。

    這些就是切斯金致力研究的“感知轉移”的問題。利用好感知轉移,總會讓你的品牌塑造事半功倍。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餐飲老板內參(ID:cylbnc)

    作者:老卒不公開課視頻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Shane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596.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9日 20:15
    下一篇 2019年10月9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