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利苑,相信很多廚師的第一反應都是“出品好“、“鍛煉人”、“要求嚴”,這些的確是利苑成為“粵菜廚師的黃埔軍校”的重要原因。
利苑的利字從何而來?
利苑集團創辦人陳樹杰說
那是家訓,要利盡各方,利人終利己
01
“王子”的創業故事
利苑成立于1973年,由兩廣總督陳濟堂將軍的幼子陳樹杰創辦,在40多年的歷史中,利苑已發展為最大的粵菜餐廳集團,在粵菜界的地位當屬泰斗。
利苑的巨大成功,并不單單是出品好那么簡單,『名人飯堂』美譽的背后,擁有一位具超卓遠見的領袖人物領航,他,正是人稱『陳校長』的利苑飲食集團主席陳樹杰。
陳樹杰早年負笈美國,取得科學碩士后回港,曾開辦兩所英文中學,親任校長并執教。幼年時代盡嘗珍饈百味,對美食的態度和熱忱,就在陳樹杰的血液里。
他的父親——國民黨一級上將陳濟棠(也稱南天王),非常注重美食,陳樹杰年幼時家中賓客如云,多位家廚手藝精湛,他自幼嘗珍饈百味之余,更培養出對色、香、味覺比常人敏銳、對食物品質的高要求。
陳樹杰形容自己是”王子“出生,最初也不懂做菜。陳樹杰最初開餐廳時,廚師都不聽他的。
他想起父親的教誨——苦志苦學,苦干苦修養,這些家訓是陳樹杰人生中不可磨滅的指導和印記,也是這幾個字,給了他力量,讓他赤手空拳把利苑建設起來。
開利苑的時候,他一連虧本10年,50歲那年,他從頭開始,親自拾鍋燒豬。
為使員工心悅誠服及掌握飲食業訣竅,他入廚學習炒菜燒菜,就算手痛紅腫,從不間斷,并向業內翹楚請教;正是這種躬自入局、不恥下問的精神,令陳樹杰帶領利苑邁向成功之路。
從頭開始,不怕艱難。這鍋是鐵做的,四斤多重,還有食物在里面,你看多重啊,整個手腫起來。你看這三個手指,痛的我不得了,腫起來一個多兩個月。
但我還是每天做,一做三年,煤炭很熱很熱,我發燒40多度,每天還是在燒豬,12點半拿起鍋鏟做到兩點半,每天都是。
他凡事親力親為,這就是他的管理方式。
02
把每一道菜都當成招牌,認真試菜試錯
在餐廳運營中,前廳掌握著充分的食客反饋信息,它與后廚的配合度直接影響了餐廳的經營效率。在這個方面,利苑又是如何進行一步步改良和優化的呢?
1、先懂食客需求,再談菜品創新
前廳經理和服務人員先會收集登記各自客人對菜品意見,總廚也會在巡臺時主動發現有問題的菜品,然后雙方統一在收市后將問題提出,廚師和服務人員會圍坐在一起進行試菜。
前廳人員在服務中搜集食客反饋,Pic/Smittenbyfood
試菜的頻率保持在一周3次左右,餐廳也會固定預留出幾份試菜菜品,提前估清。大家在品嘗的過程中分享烹飪心得、探討優化措施。
在試菜的過程中,廚師們能夠切換視角,從食客需求的角度而不僅是自己的專業烹飪角度去思考問題。
這對于廚師在思維方面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餐廳能長期跟緊食客口味的變遷,并及時調整菜品的動力所在。
2、每道菜都是招牌菜,不可掉以輕心
一道菜品從最初上市開始,會根據食客反饋、點單率等經歷多次的改良,尤其是海鮮、燕鮑翅等食材更是頻頻嘗試新做法。
利苑餐廳并不主推招牌菜,在不斷的磨合與改進中,每一道菜都是付出心力的招牌。
熱賣菜品“冰燒三層肉”也是歷經過多次探討改良而成,Pic/Realguidebook
在利苑集團創始人陳樹杰看來,只要食客接觸到的菜品,都會對應形成對餐廳的感官印象,“你對客人不好,閻王爺也不會放過你”。
這或許也是對廚師責任心,最接地氣的表達。
“我們的農場在湛江,全部有機,我不用化學品。我要把人類的安全健康與美味全部拿回來。”
陳樹杰先生指出,利苑現正努力開啟一條龍式的經營模式,從種植抓起,為食客培育優質食材。
而堅持無窮無盡的追求進步和改良,則是陳樹杰先生在餐飲路上一生的事業。
今年84歲,創業的46年來,陳樹杰先生改良的菜有一千多種。“我沒有吹牛,真是一千多道菜,每一道菜我都再改到最好吃的那個地步。“
關于機械化烹飪所面對的質疑,陳樹杰先生解釋:“人可以用機器,但機器不可以代替人。
廚師的精神和心情每天不同,水準天天差異,所以一定要機械化。機械做出來的不及人做得好?可當一百家一千家在做的時候,還能每一天都靠人嗎?我自己會研發,如果我在機械方面再改良、改進,我用機器和我的手做出來的,比我的手做得更好。“
03
利苑長盛不衰的秘訣
1、利苑靈魂人物,深入一線的陳校長
從食材把控到菜品標準,從廚房協作到前廳配合,在這一切背后穿針引線的便是我們在前文中多次提及到的、利苑集團的創始人陳樹杰,利苑人稱陳校長。
利苑目前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新加坡共有30家分店,所有總廚都由陳樹杰先生親自教授,2500名員工個個都是他的“門徒”。
利苑本身是米其林一星,陳樹杰的做派讓很多中餐廚師“聞風喪膽”,他嚴苛至極,對手下的廚師絲毫不留情面,卻又讓大家學到真本事,所以很多知名酒店和高檔餐廳的中餐主廚,都是在利苑出師的。
在利苑,人人都將“四條心”和“四種人”銘記于心,這源自利苑集團創始人陳樹杰的教導:
成功的人要有決心、信心、虛心、恒心,切勿做壞人、蠢人、懶人和小氣人,最重要的是時刻記住“利人終利己”。
這套看起來虛無縹緲甚至與心靈雞湯有幾分相似的話術,在利苑卻被執行到位。
2、只有教會徒弟,師父才能輕松
首先在招聘環節上,不認可這種價值觀的員工會被篩出,只留下那些能夠圓滿完成工作要求并絕對服從規定的員工。
利苑餐廳廚師的筆記,記錄了“利人終利己”的思想
其次是工作上“連帶責任”的制度設計,當三鍋炒菜出錯了,二鍋會同樣受罰,原因是他沒有做到關心旁邊下屬的工作,也是一種責任的缺失。
3、遠離空降兵,優先內部選拔
這樣的團隊管理和培訓邏輯再延伸下來,也就形成了一項不成文的規定:利苑從不空降管理層或領導。
除了對菜品的要求與其他餐廳不同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空降管理人員遠不如從內部擇優錄取來得劃算,反而可能會有更高的管理和試錯成本。
也是因為這樣的制度設計,對于內部人才的培育和重視是利苑餐廳一直貫徹的方針,餐廳內部資源永遠處于信息公開、人人可用的狀態。
這樣的安排對于打下堅實的烹飪基本功起到了重要影響,也正因為如此,今日的高級粵菜餐廳中,不少總廚級別的人員均來自利苑:古志輝、譚炎燦、江金火、周子洋、何孝源……
古志輝
小結:
也正是因為陳樹杰長年累月的把持和優化,利苑才逐步成長為如今的樣貌。
所有的師傅都表示,他們在利苑學到了很多,而幾乎所有的利苑人出去工作都沒有說過老東家的壞話。
我想秘密大概就藏在“利苑”的名稱里——“利盡各方,深知利人終利己;苑肴千百,人間美食集此家”,這是利苑人的座右銘,也是永久的行事綱領。
點擊觀看利苑的故事
▼
– END –
來源 | 名廚、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更多精彩干貨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