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為了突出差異化,很多大廚都往鄉村里跑,去尋找土食材、挖掘土做法,然后帶回自家餐廳推出。而那些土食材、土做法,經過大廚們的妙手制作,變成了一道道點擊不錯的暢銷菜。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酒樓里的鄉村土菜。
豆豉尖椒炒豬油渣

原料:
豬五花肉500克(肥一點),小紅椒50克,小青椒150克,姜片、蒜片、蒜葉各適量。
調料:
筠連散裝干豆豉100克,鹽、味精。
制作:
1.將豬五花肉切長條;小紅椒和小青椒一同剁成粗粒;蒜葉切碎,均待用。
2.鍋置旺火上,下五花肉條煸炒成油渣,撈起瀝油,置案板上剁成粗粒。
3.鍋留少許底油,投入干豆豉炒酥香,下姜片、蒜片同炒,再次倒入油渣,下青紅椒粒炒香,其間放入鹽、味精和蒜葉碎炒勻,起鍋裝盤即可。

青椒面筋雞

此菜借鑒了小雞燉蘑菇的制法,但又使用了鮮椒和菜油,成菜雞肉鮮香,面筋軟韌筋道,鮮辣微麻,更適合川人的口味。
原料:
土公雞肉500克,干茶樹菇100克,雞血150克,青紅二荊條辣椒節100克,雞蛋5個,高筋面粉150克,高級生粉300克,干辣椒節、青花椒各適量。
調料:
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鮮湯、藤椒油、熟菜油。
制作:
1.把土公雞肉斬成小塊,雞血切成大塊。
2.用熱水把干茶樹菇漲發好后,再用剪刀剪成3厘米長的節。
3.把雞蛋磕入盆里,加高筋面粉、高筋生粉和適量的鹽調成稀漿,裝入裱花袋后,擠入沸水鍋煮熟,做成面筋。
4.鍋里放熟菜油燒熱,下雞塊先煸干水分,再放入茶樹菇節、干辣椒節和青花椒一起炒香,摻鮮湯燒開才轉小火煨1小時,隨后放入青紅二荊條辣椒節、雞血塊和面筋稍煮,其間加鹽、味精、雞精和胡椒粉調味,等淋入少許的藤椒油便可出鍋裝盤。

酸蒜苗煎兩天雞蛋

此菜中的酸蒜苗采用自然發酵、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方法,脆中帶韌,酸味適中,清香開胃,加上用農家散養雞下的土雞蛋一同煎炒,客人都十分喜愛。
原料:
土雞蛋5個,酸蒜苗80克。
調料:
鹽5克,紅椒粒20克,青椒粒30克,色拉油40克。
制作:
1.土雞蛋打散,調入鹽攪勻。
2.鍋入少量油,放入酸蒜苗、青紅椒煸炒至蒜苗出香、辣椒斷生。
3.將炒好的酸蒜苗和青紅椒粒倒入雞蛋液中攪拌均勻。
4.熱鍋冷油狀態倒入混合蛋液,煎成餅狀至兩面微黃,用鍋鏟把蛋餅鏟成6-8塊不等的塊,裝盤上桌即可。
酸蒜苗:
將蒜苗700克洗凈,瀝去水分,切成4厘米長的段,放置通風處晾曬,去除水分,加上鹽10克、白酒50克、花椒粉5克攪拌均勻,再放上芝麻油25克調勻,放在小壇內密封一周左右即可。

辣汁魚頭燒大腸

原料:
花鰱魚頭半個400克,鹵熟大腸 150克,黃豆芽100克,千葉豆腐 200克,香菜5克,蔥段3克。
調料:
味極鮮20克,老抽8克,糖4克,味精5克,郫縣豆瓣醬25克,火鍋調料20克,米醋3克,料酒15克,白胡椒2克,水300克,豬油60克,姜片3片,八角1個,香葉花椒各少許。
制作:
1、豆芽、豆腐飛水,瀝干水分,下入鍋中煸炒至出香,然后淋少許味極鮮出鍋,裝入器皿底部。
2、魚頭洗凈瀝干水分,兩面煎香待用。
3、鍋燒熱,放入豬油溶化,加入八角、香葉、蔥姜、白胡椒粒、花椒粒炒出香味,加入魚頭,大腸燒片刻后,再加入調料和水大火燒開,小火燜煮15分鐘至湯汁濃稠,起鍋倒入器皿中,撒香菜即可。

烏江豆花土牛肉

原料:
土牛肉300克,烏江豆腐400克,蒜苗段10克,大蒜20克,姜塊15克。
調料:
糍粑辣椒50克,豆瓣醬25克,鹽3克,味精1克,雞精3克,十三香5克,醬油5克,蠔油8克,香菜、鮮湯、料酒各適量。
制作:
1、將牛肉切小塊,入沸水中,加料酒焯燙,撈出用冷水沖凈,入油稍煸炒待用。
2、鍋入油燒熱,入姜塊、大蒜炒至出香味,放糍粑辣椒、豆瓣醬炒至呈棕黑色,入鮮湯燒沸,撈出辣椒渣不用,加鹽、十三香、醬油、蠔油調味,入煸好的牛肉,倒入高壓鍋內壓5分鐘,關火自然冷卻,開蓋繼續燒熱,放入烏江豆腐,加味精、雞精燒至入味,起鍋裝入保溫砂鍋內,撒蒜苗段即可。

水豆豉炒回鍋肉

原料:
熟帶皮三線五花肉300克,蒜苗段15克,干辣椒15克,姜片5克,蒜片5克。
調料:
熟糍粑辣椒25克,水豆豉50克,鹽1克,味精2克,白糖2克,醬油5克,陳醋2克,紅油適量。
制作:
1、將五花肉切直刀薄片,入六成熱油爆炒至呈燈盞窩狀,瀝油待用。
2、將干辣椒切成筒筒狀,入油炒至呈棕黑色,加姜片、蒜片略炒,下熟糍粑辣椒、水豆豉炒至出香味,下炒好的五花肉片,加鹽、味精、白糖、醬油、陳醋調味,入蒜苗段炒勻,淋少許紅油,起鍋裝盤即可。

番茄雞

原料:
仔公雞1只(約1500克),小青尖椒50 克,小紅尖椒50 克,番茄250克,姜塊15 克,蒜瓣30 克,熟糍粑辣椒30克,黃豆芽、蒜苗節、新鮮花椒籽、白芝麻各少許。
調料:
精鹽、味精、雞精、白糖、胡椒面、熟豆瓣醬、醬油、料酒、鮮雞湯、豬油、紅油、食用油各適量。
制作:
1、將仔公雞宰殺治凈,砍成3厘米的方塊待用;小青尖椒和小紅尖椒分別去蒂,一剖為二成段;番茄切成小塊。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適量的食用油燒至七成熱,再下入砍好的雞塊爆炒出色,撈出瀝油。
3、炒鍋放入適量的豬油和紅油燒熱,放入蒜瓣、姜塊大火炒香,加入番茄塊,放入白糖煸炒,然后加熟豆瓣醬、熟糍粑辣椒、小青尖椒段、小紅尖椒段、新鮮花椒籽一起炒出香味,下入爆好的雞塊,烹入鮮雞湯,再調入精鹽、味精、雞精、胡椒面、醬油、料酒,用小火燜至軟熟后,起鍋倒入墊有黃豆芽的鋼盆內,撒上白芝麻和蒜苗節即成。

鲊椒扣肉

原料:
帶皮豬五花肉400克,鲊海椒300克,姜米10克,蔥花6克。
調料:
精鹽、味精、胡椒粉、甜酒釀、色拉油各適量
制作:
1、把帶皮豬五花肉燒洗干凈,切塊后放入沸水鍋煮至六分熟,撈出瀝干水分,再刷上甜酒釀汁并晾干。
2、色拉油入鍋燒熱,把肉塊放入油鍋炸至外表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再放入煮肉的湯鍋中浸泡至起皺,撈出瀝干水分,切成長10厘米、寬4厘米、厚0.3厘米的片待用。
3、肉片皮朝下,整齊均勻地裝入蒸碗中,均勻地撒入精鹽、味精、胡椒粉和姜米,然后再裝入鲊海椒,使其蓋在蒸碗的肉上。
4、將蒸碗放入蒸籠中,蒸至肉軟熟,取出蒸碗,反扣于盤中,撒些蔥花即成。

農家亂燉

原料:
土雞塊200克,水發小香菇200克,酥肉150克,水發紅薯粉絲150克,菜心200克,姜米、蔥花各少許。
調料:
鹽、十三香、鮮湯、雞油、菜油各適量。
制作:
1、把土雞塊下入加有適量菜油的鍋里,待小火炒至干香時,摻入鮮湯并加入水發香菇,燉成雞湯待用。
2、臨出菜時,往凈鍋里放雞油燒熱,先下姜米熗鍋,再倒入香菇燉雞并下酥肉一起稍煮,等到把水發紅薯粉絲和菜心下鍋以后,加鹽和十三香調味,煮至酥肉軟熟便起鍋裝碗,最后撒些蔥花便上桌。

鄉村大塊肉

鄉間有很多農家特色風味,大廚將挖掘出的農家菜進行改良,在保留一些傳統味道的基礎上,根據現代人口味去粗添香,將土產食材運用簡約自然的烹法調味,制作出鄉土味濃的下飯美味。
原料:
帶皮五花肉,干筍,木耳。
調料:
醬油,料酒,鹽,白糖。
制作:
1.將帶皮五花肉洗凈,入清水鍋煮出一些油分,撈出瀝水,改刀且保證肉皮完整,用醬油、料酒腌制待用。
2.鍋入油燒熱,下五花肉炸至肉皮金黃脆口,撈出瀝油.
3.取一砂鍋,放入炸好的五花肉、干筍、木耳,加清水,加鹽、白糖、醬油調味,小火燉至軟糯即可。

南乳燜豬手大腸

原料:
豬手400克,豬大腸150克,蓮藕300克,花生150克,冬菇50克,姜片10克,蒜仔10克,蔥10克。
調料:
南乳醬、蠔油、豉油、白糖、生粉各適量。
制作:
1.將豬手斬件,入冷水中煮沸,撈起洗凈。
2.將豬大腸用鹽、生粉搓洗干凈,切件,入沸水中焯燙,撈出洗凈。
3.鍋入油燒熱,入蒜仔、姜片、一半南乳醬爆香,入豬手、豬腸翻炒,加入蓮藕、花生、冬菇,加上湯燜煮20分鐘至熟,加蠔油、豉油、白糖、剩余南乳醬調好味,大火收汁即可。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