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椰子雞新貴椰妹2年開拓6城9店,只因選了那條最難的路!

    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餐謀長?導讀:做連鎖餐飲,保持口味標準、味道統一是餐飲人的普遍認知。但有這么一個品牌,“不按常理出牌”,口味沒有硬性標準,甚至同一家店不同桌的口味都可能有差異。這個椰子雞品牌就是椰妹,短短2年內進軍6座城市,開出9家直營店,幾乎家家生意爆滿,甚至引起眾多模仿抄襲者跟隨,它究竟做對了什么?

    ● 椰妹-廣州白云萬達店●

    (視頻來源:深圳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

    對于兩廣和海南的消費者而言,椰子雞不能算是新品類。

    椰子雞發于海南,2016年之前一度在廣州和深圳火爆,它的致命一擊來于自一起食品安全事件。

    2016年3月份,深圳法制頻道記者潛入某知名椰子雞連鎖品牌的后廚暗訪,發現該品牌對外宣稱的“從椰子中現取的椰汁”,是用“不明液體”加飲用水和“不明粉末”兌制而成,端上餐桌成為椰子雞的鍋底。

    報道一出,消費者嘩然,整個椰子雞市場一落千丈,椰子雞也成為了創業者避之不及的品類。

    實際上,記者所報道的“兌制椰水”是椰子雞品類的傳統模式,早已有一條產業鏈,供貨渠道完整,進貨方便,且易于椰湯的標準化,這種模式至今仍被很多椰子雞連鎖品牌沿用,而“現砍椰青”只存在于一些注重口味的小店里面,甚少有人涉足。

    不過,路都是人趟出來的。既然兌制的椰水被人詬病,那為什么不能真正從椰青中現取椰水?從這一點出發,陳新、張長全、黎強三人合伙創立了“椰妹”,顛覆原有的模式,用“原生態”的呈現方式,硬生生走出了另一條路。

    1
    找準品類缺口,走最難的路

    椰子雞口味清淡、健康養生,在兩廣、海南地區有廣泛的消費基礎,要把這個品類救活,關鍵是重建消費者的信任。

    在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之后,椰妹團隊發現了椰子雞市場的兩個痛點:一是沒有任何一個大品牌做“現砍椰青”的模式;二是幾乎所有的椰子雞品牌都沒有文化立足點。

    從這兩個缺口切入,三人提煉出“原生態”作為椰妹的品牌立足點,開出了第一家店。

    1

    現砍椰青,重建消費者信任

    如何讓消費者相信你的椰水不是食用香精兌的?直接將砍椰的過程送到消費者眼前就對了。

    椰妹的大門口的砍椰亭像一個賣椰子的檔口,椰青整整齊齊碼好。亭內只見一個小哥揮刀砍椰青,動作干凈利落,另一邊的阿姨麻利地從椰殼中挖出椰肉,切成均勻的小片。看到這一幕,椰湯的新鮮甘甜已經先一步抵達了大腦。

    “我們選擇一個最困難、最麻煩的模式,用‘現砍椰青’來區分于市場上大部分用兌制椰水的品牌,這樣能體現出椰妹的差異。”

    這種原生態、健康化的呈現,輕易就建立起了消費者的信任。差異化不是口號,是讓消費者用眼睛看到,在吃的過程中體會到品牌的真實性與獨特性。

    2

    尋根黎族文化,豐富品牌內容

    “雖然大家都在做椰子雞,但都像是沒有靈魂的空殼,缺乏自己的品牌文化。”據了解,2017年之前,做椰子雞的餐廳門店裝修清一色海南風,椰樹、綠植造景,缺乏品牌打造。

    別人沒有的東西,你做了,就是差異和特色。椰子雞是海南美食,它的文化勢必要到那片海島上尋找。

    而黎族是海南特有的少數民族,由于長期生活在海島上,自有一派“原生態”特色,這正好與椰妹的產品主張不謀而合,“用黎族文化來做椰子雞的底色,經得起推敲”。以黎族文化為切入點,椰妹進行了整體的VI設計。

    ● 用抽象化的海南黎族姑娘頭像作品牌logo,記憶點為頭上的黎族頭飾。

    ● 空間環境中,植入起舞的少數民族少女、彩色圖騰、竹條墻架等黎族文化元素,與競爭對手形成視覺上的區隔。

    ● 聽覺上,一是用黎族迎客語“吧郎吧郎”作為服務員的歡迎語,二是用黎族音樂作為餐廳背景聲。

    在椰妹團隊看來,文化會是餐飲的一大風口。“你把你的品牌文化感做出來了,那么下一個風口,就等著你去飛了。”

    2
    沉心打磨品牌,解決發展后顧之憂

    大家都知道現砍椰青的椰湯是最天然的,為什么做這種模式的品牌少之又少?因為現砍椰青難。

    椰妹創始人陳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相比“兌制椰水”,“現砍椰青”模式需要經過5個成本損耗環節:

    “相比兌制椰水,我們的湯底的成本要高4~5倍,每桌至少增加20元成本,這還不算人工成本。”此外,陳新表示,為保證椰子新鮮,每個店每天訂多少椰子都要與海南的椰子供應基地協調調配,而且每個店的消耗數據都是變化的,這又是一個難點。

    也正因如此,椰妹對供應鏈和工作人員的要求非常高。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順都會影響門店的運營。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創業初期沉下心好好打磨品牌,將品牌未來發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解決了,會少很多后顧之憂。在開出第一家店的時候,椰妹就開始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1

    搭建供應鏈,抓好關鍵的兩環

    在椰妹等位就餐時,一定不會忽略廣播反復播放的slogan:“三個椰子一只文昌雞”,椰子和文昌雞,是椰妹,也是椰子雞這個品類至關重要的兩環。

    “做第一家店的時候,一開始我們通過市場供應商采購椰青,但很快我們發現了問題,有時椰青的差異很大,太小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品質。”

    此外,椰青供應不穩定也是隱患,“有時供應量多,有時供應量少,數量我們沒有辦法把控,對門店運營的影響非常大”。為此,陳新和其他兩位創始人特地去到海南與椰林種植基地直接合作。

    優化椰青供應鏈,可以控制品質和數量,對“現砍椰青”模式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另一環是文昌雞質量和安全的管控,椰妹也和海南文昌的養殖戶建立合作共養關系,進行標準化健康養殖。

    2

    “跨欄”考核,留住基層員工

    餐飲行業基層員工流動性大已經是既定的事實,很多餐飲老板認為,人走了再招就好。這其中卻有兩個隱患:第一,缺人再招人容易讓品牌被動,被員工牽著鼻子走;第二,基層服務人員流動頻繁,影響餐廳的整體出品和服務質量,給消費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什么叫“被員工牽著鼻子走”?比如,明明自己給的工資是2500,人家面試說沒有2800不來,OK,缺人嘛,給2800;比如說要招一個服務員,人家說我以前是當部長的,過來也想當部長,OK,來。這樣就造成了人員的極大不匹配。

    “椰妹首店曾經有過這種情況,一個店有5個經理1個店長,經理下面還有三四個部長,而干活的服務員只有兩三個。”說到此,陳新自己都哭笑不得。人力成本居高不下,領導不干基層活,門店管理層慣用親疏關系給基層員工提拔加薪,離職率不高才怪。

    此后,椰妹痛定思痛,對員工管理制度進行了改革。

    首先給每個店定“編制”,一店只能有1個店長、1個經理,2個部長。其次,資源往基層員工傾斜,提高技術工的待遇。最后,員工考核一律使用“跨欄”制度。

    所謂“跨欄”,即將服務員分為6個等級,員工的升職加薪不由直屬上級決定,而要經過一個PPT述職考核。“每一級需要學的知識與業績要求都不一樣,由公司管理層評估員工的表現和能力。”陳新表示,讓員工意識到升職加薪來之不易,他們才會更珍惜,也能從考核中得到鍛煉。

    “我們為什么敢開店,還開這么快?其實人員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都是小問題。”改革之后,椰妹的員工流失率大大降低,前段時間還在企業的公眾號上發“老員工召回令”,對員工的珍視可見一斑。

    3
    市場不需要收割,順應就好

    作為椰子雞品類傳統模式的顛覆者和后起之秀,椰妹并不急于借品類崛起之勢強速拓店,收割市場紅利,而是堅持順應市場需求,改進不足,更新迭代,以市場需求作為行動的準則。

    1

    根據消費者體驗,不斷升級VI

    2年,6個城市9家直營店,椰妹的VI已經升級了3輪。現在的3.0版VI輕松時尚又不失黎族文化特色,是幾個創始人都比較滿意的版本。

    “起初我們太過于強調民族特色,民族元素過多,使得整個就餐環境很壓抑,消費者并不是很能接受。”椰妹聯合創始人兼品牌經理張長全表示,做品牌文化不是全部照搬民族文化,還是要提煉文化精髓,與當下年輕人追求的休閑、輕松、時尚感相融合。

    即便現在,椰妹也在根據消費者反饋,不斷調整細節。值得欣慰的是,消費者能感知到他們在品牌中的細小用心,比如黎族背景樂的使用,燈光變得更柔和舒適等等。每一點付出都能收獲正面反饋,做餐飲很難,但樂趣大概也就在于此。

    △ 網友評論

    2

    口味無“標準化”,消費者接受最重要

    “現砍椰青”很大一個問題是不能保證口味的統一,不同的椰青因為成熟度、大小等因素,椰汁必然存在一定的口感差異。這與行業普遍認可的連鎖就要口味標準、統一的認知相悖。

    “但好在消費者都能理解我們。”“椰青現砍”模式的椰子雞順應的是當下消費者追求“健康、原生態”的需求,口味的標準自然有更高的寬容度。

    那么連鎖餐飲品牌是否都需要統一的口味標準?張長全認為不一定,不同品類標準不一,關鍵是消費者有需求,并能理解和接受。

    發稿前,得知今天恰好是椰妹兩周年紀念日。兩年,說短也不短,對于一個新生品牌來說這段時間至關重要,每一步都是實驗和調整。對于品牌的創始人而言,亦是磨煉,730個日夜,睡好覺的日子并不多。

    “就像有強迫癥一樣,logo位置的高度、左右都要調整無數次,沒有達到要求就全部換掉;連續熬好幾個通宵,去解決那些層出不窮的問題。”

    這段日子,也正如椰妹創始人陳新分享的跑步體驗,“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時常跟自己內心對話:‘再堅持10分鐘,挺一會就過去了’‘離最后還有一圈,馬上就完了’……”不斷暗示,不斷突破自己,才能堅持出曾經想都不敢想的紀錄。

    椰妹現在的發展速度和成績也是他們之前并沒有想過的“紀錄”:門店排隊火爆,每進一個城市都能迅速躍升點評平臺的品類前三甲,門店月流水基本維持在100萬以上。

    陳新表示,他們從不設定市場目標,每開一家店都按照市場需求來,市場需求和反饋才是檢驗品牌基本功和實力的最好標尺。

    找準市場缺口,順應市場需求,敢于顛覆舊模式,走別人不愿走的最艱難的路,最終還能沉下心來慢慢做品牌搭建,穩穩當當一步一個腳印地走,這是初創品牌椰妹的成功之道,亦值得餐飲人學習和借鑒。

    餐謀長小結

    新貴椰妹2年開拓6城9店,堪稱椰子雞中的戰斗機。為什么椰妹能如此迅速擴張且生意火爆呢?我們來總結一下!

    椰妹·原生態椰子雞的成功取決于它的差異化定位,這也是品牌的核心競爭力。近幾年,椰子雞餐廳遍地開花,大部分叫椰林xx,xx四季,潤xx,感覺是一個媽所生的,辨識度極低。在市場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的創始人趙俊亦先生,在椰妹品牌策劃當中做到了如下的差異化定位:

    第一將其品牌命名為“椰妹”,給人很親切的感覺,容易記憶,迅速拉近了品牌和顧客之間的距離;第二提煉出現砍椰青這一賣點,區分于市場上使用兌制椰水的品牌,無勾兌、原生態的吃法,馬上和競爭品牌產生巨大的差異化;

    第三,圍繞賣點,提煉出“三個椰子,一只文昌雞”這一品類定位語,這決定了椰妹獨一無二的原生態吃法,既是宣傳口號,也是一種產品承諾;

    第四,和普通的椰子雞品牌相比,椰妹最大的不同,是品牌文化的定位——海南泛黎族的少數民族文化,在品牌設計上,餐謀長品牌策劃公司提取了大量的黎族元素,在視覺體驗上,區別了所有的椰子雞品牌,同時在聽覺體驗上,導入了黎族歌曲及“吧郎吧郎”這一歡迎語,代表著黎族歡迎貴客的意思,給人留下了難忘的記憶點!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ID: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紅餐

    作者:陸沉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57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4月19日 20:45
    下一篇 2019年4月19日 20:5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