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餌塊已入鍋,你愿意上鉤嗎?



    文|阿飯

    編輯|馬亞丹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餌,三聲,有糕餅、誘惑和魚食的意思。


    餌塊,百度釋義為“糕餅塊”,云貴地區的一種名特小吃,而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種“緣分的餅塊”。






    緣分餌塊




    霍師傅在外打工多年,開了一家云南臘味火鍋店,剛進店門的地方擺了一架“木舂”,當我問起它的用途和來歷時,霍師傅臉上聚滿了笑,原來,這木舂背后藏著他的甜蜜。



    霍師傅老家在大理永平,家里兄妹四個,他是老大。九十年代大理的旅游事業剛起步,不少人躍躍欲試,但由于大家對文化產業不熟悉,真正能做出來的只是少數。


    那時候霍師傅還是“小霍”,蹬著一輛三輪在市場里拉貨,服裝、日用、土特產,只要價格合適他都拉,踏實肯干能吃苦,這是市場商家對他一致的評價。


    有一次拉貨,老板讓他去拉一車餌塊,但由于時間緊,供貨商的貨準備不夠,老板急的直跺腳,終于又聯系上一家,但距離有點遠,騎三輪過去一來一回得半天時間,類似這種活一般沒人愿意接,跑完得歇一兩天,太耽誤生意,但霍師傅二話沒說,蹬著就去了。


    等他滿身大汗騎到地方,正好看見姑娘一個人吃力地往外搬貨,不用問,問就是熱心腸,霍師傅沒等落汗便又沖上去了。

     


    以前的餌塊沒有添加劑,純米純水,實心疙瘩,裝一小三輪少說三四百斤,霍師傅愣是騎回來了,老板非常感動,費用也翻了一倍。


    其實,霍師傅也不光有膀子力氣,拉貨期間也留意著市場變化,這次拉貨之后,他更確定了自己要開店的打算。


    不久,“老霍記特產店”便開張了,店老板就是霍師傅,店里主營云南土特產,其中銷量最好的就是餌塊,而這餌塊的供應商,就是上次騎老遠過去拉貨的那家。


    上次遇到的那姑娘叫杜鵑,雖然只有一面之緣,但緣分就是這么開始的。杜鵑欣賞霍師傅的踏實,霍師傅喜歡杜鵑的賢惠,店里沒事時霍師傅就上杜鵑家,幫她做餌塊,倆人一起站在木舂上舂米,舂著舂著就成了一家人。


    后來,霍師傅生意起飛,杜鵑想開飯店,兩人一合計,開了家火鍋店,裝修的時候是杜鵑主持,她靈機一動,把舂餌塊的木舂拉到店門口,既表明云南特色,又富有紀念意義。



    這塊緣分叫“大救駕”




    其實不光霍師傅,由餌塊牽起的緣分有很多。


    據傳,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進昆明,明朝永歷皇帝逃往滇西,清軍緊追不舍。農民起義軍大西軍領袖李定國命大將靳統武護送永歷皇帝至騰沖,當時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憊不堪,饑餓難忍。找到一戶農家,主人把家里認為最好的食品炒在一起,做成了由餌塊、火腿、雞蛋,青菜組合的一盤菜。永歷皇帝吃后贊不絕口地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騰沖炒餌快便有了一個別名——“大救駕”。



    救駕的東西并不一定精貴,但一定用心,餌塊制作便是這樣。


    餌塊由大米制成,首先要浸泡,這是讓做出來的餌塊好吃一大訣竅。淘洗干凈的大米在水中浸泡,讓米粒充足的吸收水分,然后再用蒸屜蒸,粒粒分明,不會粘黏。


    從粒粒分明的米飯到黏糯的餌塊,需要舂,讓美食擁有變身非凡的鮮活生命力。



    傳統的木舂子依照著杠桿原理制作而成,一端有人用腳踩著發力,另一端需要人均勻的揉,這需要雙方默契配合,歡快統一的節奏,孕育著屬于餌塊的美味。



    舂好的餌塊柔軟香糯,或方或圓,切片切絲切塊,軟糯的餌塊的變身就開始了,配上師傅們絕佳的手藝,配上奇妙的蘸料,餌塊們紛紛端上桌,成為能讓云南人吃上一千零一夜的餌塊。



    百變餌塊




    餌塊吃法多樣,可炒、可烤、可煮。

    “大救駕”即是先將卷軸餌塊薄片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鮮肉片、火腿片、雞蛋、香菇、胡蘿卜、西紅柿、豌豆尖等輔料及各種香辣作料在辣鍋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斕,其味滿口流香,滑嫩不膩,令人食而不知肚圓。



    將餌塊切成餅狀在炭火上烤黃,然后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漿里,叫稀豆粉粑粑;鮮肉、鮮湯、鮮菜、鮮餌絲在小鍋上一滾而就,叫小鍋餌絲。

     


    餌塊也可以切絲像如米線、面條般做成“湯”,騰沖餌絲以氽肉為鮮湯,傾入餌絲中便成。其質地既有“筋骨”又軟,湯一燙便入口柔糯。

     


    巍山粑肉餌絲是用豬后腿燒后刮洗,再大塊不放鹽燉到極爛,瘦肉成纖維,肥肉不感油膩,云南人稱“粑”,粑肉做餌絲的“罩帽”,餌絲用當地有名的“黃皮谷”制成,潔白無瑕而柔韌不易斷,加肉、油辣子等,鮮香可口。

     


    當然,如今火鍋盛行,用其涮火鍋也十分美味,餌塊本身耐煮,口感上較年糕差不多,但是片狀或塊狀又給人厚實感,紅糖翻滾、熱辣逼人,一塊煮透的餌塊讓人停不下筷子。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餌塊美味,但除了云貴地區,外地少有能吃到,大部分餌塊運輸采用真空包裝,保質期不超過兩個月,品質優良的餌塊呈米白色,時間久了會氧化變黃,吃之前需要注意。


    餌塊在云貴人民心目中位置很重,這份傳統美食承載了太多記憶,一份能代表民族記憶的美食你要不要試一試呢?




    統籌|巖巖

    編輯丨馬亞丹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2019大龍焱營銷體系解讀|看火鍋店秋冬如何應季調整



    商務合作:18637183183(同微信)

    粉絲客服:18739017911(同微信)
    內容交流:xiaoxian_02
    文章轉載:txg13333832182


    歡迎關注

    火鍋餐見

    新浪微博:@火鍋餐見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2639.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0月18日 08:18
    下一篇 2019年10月18日 12: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