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吃著火鍋一路北上
鹽城阜寧是南方一座四線后的小城,南方人喜清淡,所以火鍋在此處并不算熱鬧,城雖不大,火鍋店在2014年之前也才兩家,一家豆撈坊,一家香天下。
周明原是這座城里一所學校的老師,因不安于朝九晚五的生活常態,他和朋友商量著開個餐飲店,盡管知道南方人不喜辣,但思來想去,覺得還是火鍋好操作,對于沒有餐飲經驗的他們來說,火鍋依然是不二選擇。
說干就干。
周明和朋友用了最笨的方法,兩人結伴,一路北上,邊吃火鍋邊考察,之前也曾聽說過幾個火鍋品牌,沿途也都一一遇到,硬是吃了20多天。
在這期間,周明驚喜的發現一個川味火鍋品牌很對自己口味,他尋思著這個味說不定適合南方人。
與其自己一竅不通的瞎折騰,還不如先去加盟一個品牌,打定主意,周明和朋友直接找到這個品牌的董事長那里。
事情不巧,該品牌的市場規劃還沒打算發展外地加盟商,原因是怕產品配送跟不上。
熬不過周明的執著,該品牌與之達成協議,也約法三章:希望周明——聽話照做跟著走。
02
選址選到了河那邊
事情談妥,開心的他們連夜開車趕回家里,開始著手找地方。
阜寧面積不大,商圈只有一個,寸土寸金的商圈門面根本找不到。
沒辦法,他們把眼光望向了商圈對面的河那邊。
很快,河對面的商鋪是找到了,但是情況是這樣的:商鋪上下兩層,總面積600平,周邊挺荒蕪,人最多的時候就是早上晨練時間,后面有個院子,里面長滿了雜草,有一種荒郊野外的既視感。
更夸張的是,據說:這個商鋪已經被賣了三次,誰做誰死。
明眼人一看就覺得:位置不好,趁早放棄。
但是在周明眼中它有優點:
1)雖偏遠,但是縣城不大,最遠的距離,打車也超不過10塊錢;
2)第一年免房租,對創業人講,大大降低投入成本;
3)商鋪展示度好,院子里有個大停車場。
周明覺得,這個位置優點大于缺點,當即就簽了租賃合同。
第二天,開始裝修。
2014年,南方的小縣城餐飲業的裝修風格還相對保守。沒幾個人敢在裝修上大動干戈。
因為有約法三章在前,周明覺得:應該按照品牌公司的方案走。
不破不立,周明照做了:火鍋店裝成了復古時尚的吧式風。這樣的風格也讓他們在這個小城風靡一時。
03
開桌要看服務是否跟的上
一個半月后,周明的火鍋店開業。
600平的店上下兩層僅放了28張桌。
盡管是小縣城,但是南方城市普遍比較富裕,火鍋市場從最初的豆撈坊和香天下來看,也都屬于中高端的火鍋品牌,人均消費大多在百元以上,但消費頻次并不高。
周明的火鍋店裝修豪華,定位中低端,人均消費大概在65-75之間,如果有營銷活動的情況下,人均也控制在55-58之間。
做性價比的火鍋店,不火都難,但是這還是要根據自身市場來做出正確判斷。
在剛開業那段時間,火鍋店外經常排著長隊。
為了磨合前廳后廚的契合度以及服務質量,周明果斷關了14張桌,只開放一半。
許多時候,等位的客人在空桌上坐下,急不可耐,后來,周明索性把那14張桌子上的電磁爐摳掉,凳子全部上桌。
一直到20天后,才完全放開所有桌臺。
抵得住誘惑,才能守得住繁華,周明覺得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當大家都覺得周明在做饑餓營銷的時候,他是這樣解釋的:
剛開業,服務員和廚師都處在磨合狀態,并且人員還未完全到位,服務承載量只能是14張臺,如果出問題就會被迅速擴大,而不可收場。客人進門要的是回頭率,并不是第一次體驗失敗就永不再來的敗筆。
04
聽話照做跟著走
許多人都曾找周明取經:你一個沒有餐飲經驗的人,怎么就能第一次開店就火?
周明很認真的說了幾個字:聽話、照做、跟著走。
他不光只是說說,也確實跟著做了。
A
尋找差異化
在產品方面,沒做過餐飲的周明確實是個門外漢,他覺得品牌方提出的方案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在如今打造爆品的餐飲時代,為了做出差異化,他跟著品牌方思想,堅持打造了“鵝腸、蝦滑、毛肚、黃喉、小酥肉、手打丸子、大盤肥牛、大盤羊肉、霸王牛肉(秘制牛肉)”九種特色川渝火鍋食材,簡稱“九必吃”。
做出了屬于自己火鍋店的產品特色。
B
堅持食材鮮
周明的火鍋店,一直堅持當天進的菜當天結算,并且一直都是他自己堅持采購。
這樣既保證了菜品的新鮮程度,也維持了與供應商的感情,因為他們從不欠賬。以至于,三年的時間里,他們幾乎沒有換過供應商,如此以來,就更好的保持了產品的質量。
C
保持儀式感
在消費者就餐時,注重消費體驗,增加顧客的記憶點。
比如:顧客有人點了鵝腸,一定由服務員站在凳子上挑著下鍋。
再比如:經過消毒的碗筷,一定要在客人入座后,當著客人的面,再次進行二次消毒。
D
隨時微調整
周明的火鍋店選用了無渣火鍋。但是即便這樣,鍋中難免會有花椒、麻椒,南方人終歸還是吃不了這些。
細心的周開始用細紗布裹料,但是發現影響口感,經過多次調整,他加固了鍋底,才達到了先前的鍋底味道。
直到今天,他店里依然堅持現場配鍋底,現場解說,店里的那條橫幅一直都還掛著,上面寫著:菜新鮮,油只現身一次。
除此之外,周明的店三年不增加新產品,不花心,夠專注,從不對外面眼花繚亂的新產品跟風。
或許不少人會說,這些很簡單啊,不是什么秘訣,但是周明卻說:能把對的事情,堅持做,沒雜念,不被同化,以不變應萬變。其實沒那么容易呀。
05
小額儲值很有學問
這幾年小額儲值營銷大火,但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會用,玩不好估計就會掉里。
周明的火鍋店里,小額儲值營銷相當與眾不同。
A
無記名儲值
所有儲值的顧客,從不錄入信息,不設密碼,只對卡,不對人,卡丟失,不能掛失。
解析:卡丟失,撿到的人可消費,無形引流。辦卡人要么重新辦卡,老客多次消費,因為卡的額度不大,所以在意的顧客幾乎沒有。
B
儲值即可用,不設門檻
小額儲值存錢就送,但是這個度一直把握在,無論怎樣消費,卡上都有幾十塊的余額。并且店內所有活動都能疊加。
解析:現充現用,門檻低,能給人得到實在的感覺。
也有人覺得不解,這樣做會不會虧了,周明不以為然,他說:做營銷,就是為了產生二次消費,也能讓顧客產生共鳴。每次顧客消費結束,周明都會要求他的服務員提醒顧客卡內所剩余額,以此來刺激二次消費。
這些年,周明的火鍋店單儲值卡這塊,無名認領的金額就高達50萬。
06
老板操心,員工0流失
服務員地位較低,經常不會被人尊重,這是目前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周明在這方面很有自己的主見,他把員工當朋友,對員工呵護、關心,而這些絕不是嘴上說說。
周明可以每天堅持自己去買菜,能彎下腰親自打掃餐桌,忙的時候在店里充當傳菜員。但他從不接觸顧客,不與服務員爭績效。
除此之外,他還設立了獎金制度,并且一言九鼎。
A
制定獎勵機制
他每個階段都會制定服務員接待桌數的獎勵標準,一旦達到,當天現場獎勵,從未失約。員工底薪不高,但是通過努力都能得到相應的績效工資,無形中提高人效。
另外制定加薪制度,每三個月漲薪一次,雖然漲工資不多,卻讓員工有歸屬感與踏實感,離職率自然降低。
B
春節發紅包
每年臨近春節,周明都會提前備好給員工發放的年貨和紅包,另外告知大家過年休息一天半,大年初一下午上班除了三倍工資,還有紅包拿,紅包100-500元不等,從初一發到初五,這讓員工很開心,工作起來自然賣力。
2015年春節當月,周的火鍋店營業額56萬,而周明承諾發給員工的紅包加起來還沒超過5000塊。
C
不給員工犯錯的機會
都知道,現在餐飲店用工問題是所有老板的難題,周明對此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他說,與其費心費力三令五申,不如就不給他們犯錯的機會,不犯錯,自然就不會被辭退。
除了招聘時,下功夫摸清應聘者人品,周明還在店內設置了監控。尤其是收銀員崗位至關重要,一旦出問題,這個人就一定要換,而頻繁換人,對收銀工作影響很大。
周明想了一個辦法,他自己做了鐵皮盒子,上面開了一條縫,僅能放進一張100元,每次收銀員收到百元鈔票都要放進盒子,只進不出。每天下班后,周明都是最后一個離店,還會透漏給大家,他每天離店前都會查看當天監控,從不拉下。
可能有人會說:這樣會不會顯得不夠信任收銀員。
周明說:守規矩的人根本不會在意,有歪心思的人也壓根沒機會犯錯。
幾年間,周明從來不耽誤員工的時間,說幾點下班就幾點下班,多一桌都不會再去接待,不讓員工超負荷工作。
現在周明的火鍋店已經做出了一種屬于自己的模式,新人只要進來,就會被潛移默化。
結果是:開店四年,周明的火鍋店前廳后廚共計13個人,員工流失率幾乎為0。
統籌|巖巖
編輯丨阿寧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豬肚雞|臘肉臘腸|小朱創業的故事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