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客群定位》
今天早上,我轉發了一篇關于“馬東進入餐飲”的文章,發表了我的一些觀點,并說作為案例來長期觀察,結果好幾個朋友給我留言,讓我說說明星進入餐飲的事情,以前我專門寫日志,來分析明星創業為何容易失敗的原因,但以前多是“馬后炮”,今天這篇日志,就算是一個友情提醒吧。
通過餐飲老板內參記者的采訪記錄,可以看出馬東在自己的角色上想得比較清楚,那就是“準備好錢”和“幫著吆喝”,第一點好理解,就是股東投資款,第二點也好理解,因為馬東是名人,利用名人效應,在餐廳的后期品牌發展中,幫著吸引各類資源和客源,對比普通創業者來說,這方面的優勢太明顯。
但是看到后面記者對謝謝茶CEO的采訪時,我有一些疑疑惑,這里分享給朋友們,在記者問謝謝茶的最強品牌競爭力是什么時,這位創始人回答的第一個競爭力是“從茶飲出發來做”,第二個競爭力,說的是不光做茶飲,還要做潮流,做符合剛需的東西,把消費市場沉淀下來。
聽完這“兩個最強品牌競爭力”,我當時有店懵,從茶飲出發有什么競爭力?茶飲啥時成“剛需”了?消費市場沉淀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現在消費市場太浮躁,他們想用這個品牌來做沉淀么?給大家說聲抱歉,到現在我也沒弄懂他們的最強品牌競爭力是什么,或者換個說法,上述兩者讓我看不到競爭力。
這個問題暫時存疑吧,我們暫且不去管它,以后有機會再去求證,接下來看下一個讓我同樣疑惑的事情,那就是當記者提問,說有消費者覺得他們茶飲之外的“謝謝包”客單價偏貴,問創始人怎么看時,創始人的回答是他們是在測試價格,要看顧客的接受程度來決定最后留下什么。
謝謝茶提供了六款帶餡的面包,食材分為豬肉,雞肉和海鮮,價格分為四擋:18元、25萬,38元和88元,通過測試,25元的烤鳳梨咖喱雞包最受歡迎,于是他們得出20~30元這個區間是消費者最能接受的價格區間,于是打算再上幾款這個價位區間的產品。
看到這里,大家看出一個問題么?那就是謝謝茶在最開始的籌備階段,缺乏一個目標客群精確定位的環節,如果我說錯了,請原諒,我只是根據采訪記錄做的一個反向推測而已,因為常規情況下,會根據目標消費群的前期調研,把產品價格直接確定在合理區間,而謝謝包有點反常規,所以我才如此猜測。
當然,我希望自己是錯的,因為這其實是一個很不好的經營策略,表面看起來,這是尊重消費者,把選擇權交給消費者的行為,或者可以說是一個營銷策略,但實際上,這會給餐廳定位和定價帶來很嚴重的隱性風險與隱患,它是屬于劍走偏鋒的路子,但有馬東這樣的名人做營銷背書,完全沒這個必要。
正常情況下,當幾個股東湊一起想投資搞個餐飲項目時,需要首先思考下面四個問題:第一應該考慮的就是自己的項目能解決什么需求,這倒逼出第二個問題,滿足誰的這個需求?然后接著倒逼出第三個問題,他們為什么需要?最后倒逼出第四個問題,市場那么多同類產品,他們為何要選擇你?
但是很多人喜歡“不走尋常路”,一上來就先自信的認為自己有超越同行的好產品,有自帶流量的牛逼股東,有反復研究過的味道,這些條件如此齊全,那就不用擔心啥,直接開店吧,做起來肯定事半功倍,怎么做都是沒問題,正是因為這樣從供給端出發的思維,導致餐飲淘汰率如此之高。
回到主題,我為什么看到他們通過測試來找合理產品價格時會擔心?就是我擔心他們其他方面都很厲害,唯獨忽略了消費端的真實需求,這種擔心不是無緣無故的,一方面我身邊很多人犯這樣的錯誤,另一方面,那些失敗的明星餐廳,幾乎都是犯過這樣的錯誤。
南京的某小面,其老板也是一個電視名人,知名度和名氣應該比馬東還要高,開業時很多娛樂大佬都去捧場,我曾經也專門慕名而去考察過,一個重慶小面,吃出七八十的客單價,比重慶整整貴出5~6倍,曾經風光了兩三年,到去年報道說門廳冷清,生意嚴重下滑,現在是否還在繼續營業,我也沒去關心了。
我舉這個案例,不是為了說小面館的什么不是,而是想說明:在品牌創建的最開始,就需要對目標客群有清晰的認識:如果單純的只是想利用名人效應做粉絲的生意,那不用考慮什么價格,哪怕你定價再不合理,那些慕名而來的粉絲都會掏腰包買單,你如果名氣足夠大,全國的粉絲消費一次,也可以賺到足夠的錢。
但是,如果你是真的想圍繞“年輕人”去做真正“剛需”的產品,那就必須要回到正常的餐飲邏輯上來,去研究你的目標客群到底是屬于什么客群,他們在茶飲上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真實支付能力是多少?依靠什么讓他們不停的復購?憑什么長期贏得他們的這種反復支持?
我偏執的認為,這些問題應該是在籌備期就應該深度思考和分析,而不能是放在養客期,因為越往后面移,目標群定位錯誤的風險就越高,也就是基于這個原因,我看到他們定價從18到88,然后通過這個來測試消費者可接受的價位,出現一些擔心,感覺這個測試工作有點晚,如果放在前期測試,可能會更好。
當然,對于一個帶餡的面包賣18元是否偏貴,我沒有太多發言權,因為我平時幾乎不吃面食,對市面上各種面食產品和價格完全無感,為此我還較真的請教專門做面包的小胡,把謝謝包的圖片發給她,問她覺得價位合理不,她說偏高,在成都的話,這個價格適合開在太古里,只有這里可以支撐這個價位。
既然他們還在測試產品的價格,這里就不針對這個問題去多說什么,我決定把馬東參與的這個品牌作為案例來觀察和研究,謝謝茶的目標是做全國連鎖,后面會遇到什么樣的管理難題,也是我感興趣的,因為總結那些名人做餐飲的失敗案例,你會發現,他們幾乎全敗在管理上,謝謝茶會避開這個巨坑么?
最后,再次強調我寫這篇日志的核心觀點,那就是不管是普通人創業,還是名人玩票,進入餐飲行業的話,最好遵循餐飲的基本規則,比如先考慮目標消費者的需求,再考慮自己有什么,這是無法逃避的問題,早晚都要考慮,不如放在最開始就考慮清楚,否則,失敗的概率會很高。
很少有例外!
(本文耗時54分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