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酒家IPO終過會,餐企上市的突破點到底是什么?

    5月23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了8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7家獲得通過,1家被否。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再次上會的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通過,成功登錄上交所上市。這也是自湘鄂情于2009年11月上市后,餐飲企業時隔八年沖擊A股成功。

    1

    廣州酒家七年圓了“上市夢”

    據了解,廣州酒家從2010年起啟動上市進程,最初希望登陸深市,2014年遭證監會否決。經歷幾年變動,2015年改為沖擊滬市,最新招股書同樣顯示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招股書顯示,廣州酒家餐飲業務擁有15家直營店,1家參股經營店和1家加盟店,均位于廣州。食品制造業務方面,有114家餅屋直營店,43家餅屋加盟店。食品和餐飲屬于中端價位,家庭式消費發展良好。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廣州酒家資產合計13.28億元,負債合計3.77億元;2016年營業凈利潤2.66億元。

    廣州酒家計劃公開發行5000萬股,每股1元,募集資金6.15億元,用于5個方面的項目建設,其中涉及食品類的資金3.79億元,占比超過六成。

    具體來看,廣州酒家集團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利口福食品生產基地(廣州)擴建項目預計投入資金2.13億元。利口福零售網絡項目預計投入資金1.23億元。利口福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預計投入4387萬元,該項目位于番禺。電子商務平臺擴建項目預計投入9462萬元。

    此外,在加快發展食品的同時,廣州酒家計劃為餐飲門店建設項目投入1.4億元。餐飲門店建設的目的是為了確立公司大眾精品餐飲定位,優化餐飲業務區域市場布局,擴大品牌影響力。

    廣州酒家目前的主營業務為食品制造和餐飲,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是中秋月餅食品,月餅銷售占比超過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酒家食品制造業務和餐飲業務均主要集中在廣東地區,公司核心業務餐飲和月餅都極大地依賴廣東本省市場,呈現產品集中、經營業績季節性波動很強的特征。而這些也正是此前廣州酒家IPO折戟的主要原因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成功上市將有助于廣州酒家加強品牌建設,探索餐飲業務新的發展模式,保持公司的餐飲優勢競爭地位。

    上市之后,公司未來將繼續立足廣東、輻射全國、面向世界;廣州酒家方面表示,在有利于股東利益的前提下,不排除會對行業上下游企業進行收購以滿足業務發展。

    2

    餐飲企業上市為何困難重重?

    據此前證監會最新公布的IPO企業最新排隊情況顯示,餐飲行業仍是三家企業在排隊中,分別是廣州酒家集團、廣州九毛九餐飲連鎖和同慶樓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廣州酒家已成功通過上會,其他兩家則是仍處在反饋狀態。

    數據表明,在發審委階段,每年過會企業將近300家,上會通過率約達70%~80%,而進入初審中的企業達到700家,證監會已經受理的企業早已超過1000家,按照目前的IPO速度,一半以上的企業走不完上市之路。

    而企業主要被否的原因集中在這幾點:

    (1)關聯交易與同業競爭;

    (2)未來盈利能力被質疑;

    (3)企業無法解釋募投項目所規劃產能未來消化能力;

    (4)申報企業財務數據真實性及其他信息披露質量;

    (5)企業違反社保、稅收法規等方面。

    而事實上,任何一點小小的瑕疵,都可能成為企業折戟沉沙的命門。

    有前瞻投資顧問認為,雖然餐飲行業的整體市場規模龐大,受益消費升級,未來的市場空間仍值得想象,但從資本市場對餐飲行業的反饋情況來看,餐飲業的融資上市儼然已經陷入低估,包括A股多家餐飲企業紛紛轉型甚至將餐飲業務剝離。

    而有私募人士則表示,目前餐飲企業最受關注的包括持續盈利能力,以及財務是否清晰等。另外,未來擴張情況、餐品質量能否維持現有水平等問題,也都會影響上市的表現。

    德勤曾發布報告剖析餐飲業的上市困境,稱中國餐飲企業面臨諸多挑戰,包括經營成本高漲、食品安全問題未獲監管、內控管理和標準化難度大以及人力資源匱乏。

    據了解,此次對于廣州酒家,發審委也是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有關材料采購、庫存管理、成本核算、現金結算、收入確認的內控制度、內控流程、內控實施部門以及內控的有效性,是否足以保證發行人收入與成本核算的合規性。

    另外,發審委還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建立了對經銷商和加盟餅屋的管控制度,包括對其進銷存、銷售價格、食品安全等方面。報告期內該等制度的執行情況。

    發行人如何劃分和管控經銷模式下的食品安全責任,實際發生糾紛時是否按照約定執行。相關風險揭示是否充分、準確。與經銷商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或其他可能輸送不當利益的關系等。

    近幾年餐飲企業的IPO之路總是一波三折,除廣州酒家以外,此前還一度有不少餐飲企業試圖沖擊上市,其中包括順峰、凈雅食品、嘉和一品等多家大型餐飲企業,但這些企業后來相繼撤回IPO申請。

    不管怎樣,此次廣州酒家成功殺上主板無疑又一次給了餐飲行業追逐上市的信心,并且近兩年餐飲市場逐漸回暖以及資本與餐飲企業接觸頻繁也將很可能成為餐企IPO的敲門磚。

    3

    實現標準化成最大突破口

    截至目前,國內餐飲業上市公司的數量仍少得可憐。已在A股上市的餐飲企業只有四家,分別是西安飲食、全聚德、湘鄂情以及廣州酒家。另外,味千拉面、呷哺呷哺選擇在香港上市,鄉村基則在美股上市,豐收日、金百萬等則折道新三板。

    分析認為,餐飲公司數量偏少的原因主要是財務和管理問題。餐飲公司賬目透明度不高,在采購環節價格一般是進行口頭商定,而且索要發票消費者的比例不高,這造成餐飲企業在統計營業收入時可能會與實際情況產生一定差距。

    去年5月全面實行營改增對于餐飲行業影響重大,餐飲企業乃至整個餐飲產業鏈很可能將因此更加規范化發展,此前餐飲企業因票據不全而導致的實際收入和賬面收入不符的情況將會越來越少,這也將拉近餐飲企業與資本市場的距離。

    餐語餐謀認為,標準化程度不強更是導致餐飲企業上市難的重要原因,而在財務以及管理逐漸規范的當下,這或許會成為未來餐企上市最大的突破口。

    比如,業內一直在討論的海底撈此前為何不啟動上市的原因,事實上就是因為標準化程度低。服務是其核心競爭力,但是服務的可復制性并不強,僅靠資金難以推動,更多的是需要靠人才和時間。海底撈上市后勢必會迅速擴張,在管理能力不足時,實際上對企業整體發展不利。

    一般來說,上市企業看的是強大的現金流,而對于餐飲企業而言,這就需要不斷地擴大規模。餐語餐謀認為,企業規模擴張的根本在于標準化程度,而實現標準化在于體系的完善。

    一直以來,傳統餐飲業過于依賴“能人效益”,廚師好,則菜品好,店長好,則門店好,極大地限制了傳統餐飲業的發展。而標準化體系的搭建,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簡單化的事情數量化,數量化的事情模塊化,模塊化的事情專業化,從而降低人的個人因素在企業中的影響。

    只有通過構建標準化體系,實現產品體系標準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及信息體系標準化,通過完善的體系讓企業整個運營系統運轉起來,才能夠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效果,并有效降低餐廳運營成本從而實現穩定的擴張,最終接軌資本市場。

    而對于剛剛圓了上市夢的廣州酒家而言,未來最大的挑戰也在于能否有足夠穩定的系統支撐其后續的門店擴張。

    會員營銷實戰課堂

    輕松提升營業額?看這里!

    不只是卡券,更是與粉絲會員互動的紐帶

    砍掉的不是利潤,砍來的卻是會員

    秀色可餐!粉絲吸引轉化首選美食和美人

    搶手,是因為愛!以愛之名就能創收增效!

    一只大家都愛的“雞”是如何煉成的?

    轉呀轉呀,都是商家的營業額

    what?顧客為0元美食竟四處找人砍他一刀!

    ~求關注

    全心全意為餐飲人服務

    長按掃碼即可關注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708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5月26日 20:16
    下一篇 2017年5月26日 21:1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