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豪蝦創業日志之《粉絲影響力》

    粉絲影響力

    粉絲,在傳統媒體時代叫觀眾——傳媒內容可以直接信息傳達并起到影響作用的人群,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曾經專屬于名人明星的粉絲居然“走進尋常百姓家”:只要您開通了微博微信,你就自動擁有了關注自己的粉絲,為此,也衍生出很多虛榮心出來,今天主題就是商業營銷中,個人粉絲數量的問題。

     

    單純作為傳媒工具來說,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奉行“用戶決定一切”的準則:誰的用戶(粉絲)數量多,就代表誰的影響力大,拿來做廣告的話,其效果就更好,為此,從有廣告媒介這個概念起,到現在新媒體時代,單就收費標準而言,也是一樣的標準:粉絲數量多收費就高。

     

    傳統模式無可厚非,但新媒體形勢下,商業宣傳和營銷,已經變化萬千,其中最大的變化在于,商家自己可以借用自媒體和新媒體,去實現以前只有通過傳統媒體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信息的傳達),商家如果足夠用心和努力的話,可以將自身信息,有目標有計劃的去傳達給目標人群。

     

    想要好的營銷和宣傳效果,就需要龐大的用戶數量,基于這樣的原因,很多商家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盲目崇拜 “多粉絲”效應:認為誰的粉絲多,誰的影響力就大,效果就更好,為此付出很多錢財,結果呢?可能發現毫無效果,再來反思,也還是搞不懂到底什么原因。

     

    做營銷宣傳,首先要明白一個事實,就是信息傳播分為直接傳播和間接傳播,所謂直接傳播,就是宣傳主體與直接目標受眾之間直接的信息傳遞,沒有中間信息媒介;所謂間接傳播,就是宣傳主體與目標受眾之間還有中間信息媒介,信息需要做一個中轉才能到達目標受眾。

     

    兩者概念并不復雜,但現實情況是,現在大家太偏重于直接傳播,忽略間接傳播,說的更簡單一點,所謂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差別,其實就是直接傳播與間接傳播的跨越,很多人以為跳過傳統媒體,可以直接接觸目標受眾后,就偏執的認為直接的信息傳遞時代來臨,并進而看衰傳統媒體為代表的中間媒介平臺。

     

    為此,在各種虛頭八腦的概念炒作下,很多商家投入大量人力和財力,試圖獲取直接粉絲,表現形式就是所謂的微博粉絲數量和微信朋友數量,并在積累粉絲的過程中,將粉絲分類:對方好友數量多的就對他們很好,巴心巴肝的去互動和聯絡;對方好友數量少的就愛理不理,甚至連基本的問候都懶得去回復。

     

    表面上看,這是功利的表現,認為好友少的人影響力小,對自己作用不大,實際上呢?犯了兩個比較嚴重的錯誤:其一是沒有搞懂信息傳遞的兩種方式中,間接信息傳遞的作用遠遠超過直接信息傳遞;其二是正常情況下,每個人實際的有效影響力范圍,其實就只有身邊那幾十個人。

     

    什么意思?


    讓我們做一個實驗:看我文章的朋友,你拿出手機,翻看一下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如果有的話),計算并評估一下:你真正可以影響到的人有多少?比如,你說一句話,別人可以立即相信你并響應你的號召和推薦的人,能超過100個么?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別看有些人吹噓自己微博粉絲幾十萬,微信好友大幾千,真正的影響力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拋開一些名人明星的影響力優勢之外,作為普通人,我們能真正有效影響別人的類型只有家人、同學、同事和朋友這四大類,只有他們才會在基于對你個人認識和了解的情況下,愿意選擇相信你傳遞出來的信息。

     

    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四類可以直接影響到的目標人群數量很有限,因此,對于普通人來說,他們的微博賬號里面或者微信好友里面的前100個人,才是他們可以直接影響到的人群,而且,也就只有這些人群是他可以真正影響到的,而其他那些粉絲,影響力并不靠譜。

     

    弄明白這個事實后,我們再來看粉絲數量這個問題,如果商家單純根據別人的粉絲數量多寡來區別對待,就顯得很不聰明了:那些只有幾十上百個粉絲的微博好友和微信好友的人,他們的實際影響力,與那些粉絲數量很多的所謂大賬號的影響力相比,不會差多少。

     

    我在2012年剛做豪蝦傳的微博時,沒任何知名度,也無法結識到大賬號,每天打交道的就是那些只有幾十個粉絲的用戶,我甚至做過統計,我的粉絲里,對方好友數量在0~200個的群體占據了80%,我每天都是在與這些看似完全沒有影響力的好吃嘴做互動,結果呢?大家也看到了,2012年豪蝦傳超級爆發。

     

    我們與微博好友和微信好友之間的信息傳遞,只是直接的信息傳遞,而這些好友背后的再分享和再推薦,就屬于間接信息傳遞,這才是營銷宣傳中最龐大的力量,也是形成影響力和傳播度倍增效應的關鍵環節,通俗一點來說,這就是幾乎所有商家都想要的“口碑宣傳”。

     

    因此,做新媒體營銷需要明白:每個個體真正能影響到的人,實際也就只有上述四個人群里面的不足100個人群,你作為商家如果只在乎所謂的大賬號,而對小賬號不理不睬,短時間內,可能會因為大賬號的傳播曝光而獲得短期信息爆發,但你很難做到持續和穩定的信息傳遞,更難以做到持續的口碑傳播效應。

     

    更何況,真實影響力遠小于好友數量,一個平時不怎么喜歡吃的人,他說某個東西好吃,別人會立即產生去吃的沖動么?別人不會相信他的推薦水平,因此,一個人的有效影響力值,實際上遠遠小于其微博好友和微信好友數量,我看過的一個研究數據表明:一個人真正可以深度影響的人數,不會超過30人。


    明白這個道理后,商家就應該是重視自己的每一個微博粉絲和微信好友,不要浪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度,不要想當然的成天只想和那些所謂的大V聊騷,更不要因為好吃嘴的粉絲數量少就嫌棄人家,不搭理人家,我主張相反的方法:商家要更重視那些只有幾十個粉絲和好友的用戶。

     

    道理很簡單,對于擁有龐大用戶群的人來說,你厚著臉皮上去巴結,希望給人家拉關系,套近乎,可是別人壓根不把你當回事,因為對這些人來說,想巴結他們的人太多了,他們既不愁禮品,也不愁飯局,更不愁吹捧,你能給予他們的,他們早就享受到,因此,你再熱情,也可能遭遇“熱臉貼冷屁股”的尷尬。

     

    但是,對于那些只有幾十上百個好友的小賬號來說,如果你作為商家能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愿意傾聽他們的聲音,回應他們的問題,對他們來說則非常意外,且非常開心,正因為他們好友少,所以互動的信息也少,而人之天性是需要被別人重視和尊重,你能給他們尊重,你就能贏得他們對等,甚至更多的尊重和重視。

     

    你對那些大賬號付出百般討好,所可能獲得的回報,可能還不如認真的回復小賬號的一條信息,或者給別人說聲簡單的謝謝所能獲得的回報多,更何況,小賬號其實并不代表別人沒影響力,我身邊就有很多現實中有影響力的人,他們根本不在乎網上這些好友數量,甚至回避線上信息。

     

    因此,作為商家,在新媒體時代,想做好與目標消費群的信息傳遞,最好拋棄功利心,認真對待愿意與你溝通的每一個用戶(忙得過來的話),不管對方什么身份,也不管對方影響力大小,統統不要去在意,只需要抱著感恩之心,認真而真誠的回答對方的問題,解答對方的疑問即可,要知道:

     

    在信息碎片化和信息量嚴重過剩的情況下,別人愿意與你溝通,問你問題,給你提意見和建議,這本身就值得你去感謝他們!如果你還功利性的區分對方影響力大小,并以此來區別對待,那又怎么能把營銷和宣傳工作做好呢?正所謂“心誠則靈”————你心都不誠,怎么獲得別人的信任?

     

    最后補充一點:此文僅限于普通商業老板做粉絲經濟的說明,對于本身具有龐大社會影響力和粉絲影響力的名人明星,另當別論;對于熟稔粉絲效應的專業級別選手,也另當別論。關注我的應該沒有這兩個人群,更多的只是和我一樣的普通人,對于我們來說,這篇文章就算是苦口婆心了哈。

    關于本公眾號ID:luzhulongxia

    本賬號主要是刊載我個人的創業日志,內容包含兩個方面:如何將豪蝦傳按照百年老店的方式去做長久;以及如何將四川鹵煮龍蝦推廣到全國各地。我已經連續記錄了七年,并且會一直記錄下去,成為我人生成長的一個印記。正因為是我自己的創業日志,所以內容難免帶有強烈的個人主觀色彩,不求您的認同,歡迎大家保留你們自己的個人意見!特別說明:因為日志都是一氣呵成,寫好就發,所以錯別字有點多,這方面我已經病入膏肓,放棄治療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豪俠匯蔣毅,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466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1月21日 23:02
    下一篇 2016年11月22日 00:05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