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錢豹告急!半年連關11家,只剩最后兩家店

    文丨職業餐飲網 王依

    昨天,金錢豹北京翠微店遭遇了十幾位供應商上門討債,供應商稱,金錢豹拖欠債款達2000萬元,而且金錢豹的門店已從26家門店倒閉到只剩2家。

    沒錯,就是那個曾經被視為行業內標桿,“高大上”的餐飲巨頭金錢豹!

    從去年開始,它就已經訴訟纏身,并且開始大面積關店,2016年底至今,僅半年的時間,就關了11家店。

    更有業內人士稱,金錢豹有可能挺不過今年。

    真是世事無常,想當初,小編在學生時代,就聽說過金錢豹的威名,不過短短幾年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么,讓曾經叱咤餐飲業的金錢豹,竟然衰敗至此,淪落到讓人上門要債的尷尬境地?

    曾兩次賣身一次轉型,卻難逃沒落

    2003年,金錢豹開始進入大陸市場,以國際美食百匯的經營模式在上海開了第一家店。作為國內復合式自助餐廳模式的開創者,金錢豹曾一度發展得順風順水。

    然而,市場變化總是快得讓人始料未及。

    大眾餐飲、時尚餐飲的崛起,加上消費者消費習慣和需求的改變,讓一直以“高檔次+高流量”的金錢豹,因無法維持“高流量”而銷售額下滑。

    隨后,金錢豹經歷了兩次賣身一次轉型,而也正是這兩次賣身后,金錢豹漸漸走向沒落。

    1

    第一次賣身被看成是上市的信號

    第一次賣身發生在2011年7月,由歐洲知名的私募股權投資商安佰深以15億元的價格接手金錢豹。

    彼時,已經有18家門店,年營業額近9億元的金錢豹,對上市依然雄心勃勃。

    其實,從2009年起金錢豹上市的新聞就屢見不鮮,金錢豹內部也爆料確實已經準備好上市。而這一次的賣身,也被外界解讀為是金錢豹為上市鋪路的信號。

    2

    貶值7倍第二次賣身,接連虧損難挽敗局

    2015年6月,轉型失敗后的金錢豹再次賣身,接棒者是來自香港的嘉年華國際,收購價格為2.53億港元。

    相比安佰深在2011年以15億元投資金錢豹,短短四年間金錢豹就從15億元貶值到了2.53億元,接近7倍的貶值。

    其實,通過數據就能知道,安佰深接手后金錢豹后就開始走下坡路,據嘉年華國際相關公告披露,金錢豹在2013年和2014年稅前虧損分別約為2.24億元、2.08億元,凈負債分別約為3.27億元、4.44億元。

    但,嘉年華國際接手后卻并沒能力挽狂瀾,2016年年報顯示,金錢豹虧損約7245萬元。

    隨后,關店潮接踵而至。

    據嘉年華國際官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錢豹在全國擁有13家餐廳。而如今僅過去半年,就關了11家店,這一速度著實驚人。

    3

    遭遇困境時也試圖轉型,卻以失敗告終

    其實在金錢豹遭遇困境的時候,也試圖通過改革,來改變危局。

    2014年,金錢豹放緩開店速度,開始轉型并制訂名為“豹變”的逆勢轉型策略。

    同年,新品牌“至尊金錢豹”首家店對外營業,采取的是一價全包的單點自助模式,而這種模式,大大提高了成本,據此前媒體透露,其食材成本就達到了55%。

    最終,這一次的轉型也并沒能挽救金錢豹。

    沒落背后的原因到底有哪些?

    連續關店、負債累累的金錢豹顯然已經沒有了喘息之力,曾經的餐飲巨頭,十四年后終走向了沒落,那么,這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1

    快速擴張,運營水平難保證

    2011年之后,金錢豹一度擴張出了26家門店,而且每家店面的面積達到數千平方米,并且開始向二三線城市下沉,每家新店裝修費用動輒上千萬元。

    高速的擴張帶來的必定是更大手比的投入,但高端餐飲畢竟受眾面有限,尤其是把店開到二三線城市,有多少人能夠消費得起?事實證明的確如此,有的店還沒有度過養店期就歇業了。

    很多與金錢豹合作多年的供應商稱,過快的擴張讓金錢豹經營成本高企,同時,運用水平則沒有跟上,這是導致其經營困難的重要原因。

    2

    內部管理混亂是金錢豹的死穴

    此前,就有媒體稱,內部管理混亂才是金錢豹的死穴。

    金錢豹沒有合理的一個晉升及薪酬機制,團隊之間勾心斗角,導致內耗嚴重。最夸張的是,當“臺干”缺員的時候,甚至會從臺灣直接“空運”一個來。

    這樣不公平的制度直接導致了金錢豹企業幫派氛圍太濃,當一出現風吹草動的時候,就面臨著員工集體離職,此時的金錢豹顯然已經成為一個被內部擊打致傷的“豹子”。

    3

    產品品質下降,導致客戶持續流失

    “讓一個餐飲企業最快的死法可能就說食品安全問題”。

    這是海底撈張勇在某論壇上的演講。可惜金錢豹不幸被言重,2013年01月08日央視曝光“假魚翅”事件中,金錢豹在大名單之列,雖然后續金錢豹也開始做危機公關,停買魚翅、鮑魚。但品牌形象已經大打折扣,這個時候消費者已經開始不信賴這個品牌。

    同時因為內部管理問題很嚴重,金錢豹在食材品質把控上做的確實差強人意,以下是職業餐飲網記者在網上關于顧客對金錢豹用餐體驗評價的一個截圖,足以說明金錢豹的產品品質下降是如何一步一步失去客戶的。

    4

    經營模式老化,年輕人不買賬

    業內人士稱,金錢豹之所以會從受人追捧的高端自助,到如今尷尬的經營狀態,與其經營模式的老化有直接的關系。

    “金錢豹自助餐的模式有點類似于‘大鍋飯’的形式,而現在的年輕人喜歡個性化,喜歡獨立自主,自己動手,相比之下大而全的‘大鍋菜’就沒有滋味了。”一位資深的自助餐從業者說道。

    其實,金錢豹走向衰落的背后,或許涌動著消費升級的暗流,一邊是新興餐飲的強勢崛起,大肆圈地擴張,一邊是傳統餐飲暗淡退場,那么,傳統餐飲人應該如何應對?

    而就金錢豹的未來而言,從僅剩兩家店的現狀來說,其前景的確讓人擔憂。

    但,如果嘉年華國際想讓金錢豹繼續存在,就需要順應市場潮流,對金錢豹進行更加徹底的轉型和改革,利用自身優勢輔助金錢豹走出低谷,并且需要為下一步的發展做更長遠的規劃。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738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6月29日 21:05
    下一篇 2017年6月29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