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輕奢風的興起,不少主打輕奢定位的“網紅餐飲”崛起。相信近期很多人都被“網紅”喜茶在朋友圈刷屏了,其正以令業界驚嘆的速度打入廣州、深圳、上海市場。
喜茶的走紅,從側面反映出“網紅餐飲”所具備的市場爆發力。但同時,網紅餐飲店正陷入開業時火到排長隊等翻牌,最終卻撐不過兩三年的“短命”怪圈。
“一年紅火,兩年穩中有降,三年就撐不下去,這說的就是網紅餐飲遇到的困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部分“網紅餐飲”疲于追逐年輕人的價值取向而疏于構建產品品牌戰略,由于商業模式的簡單復制、包裝的雷同和缺乏品牌管理能力,如無源之水,網紅餐飲店一旦開始開拓市場就很容易“見光死”。
1 體驗 排隊40分鐘只為喝杯奶茶
排隊已經成了喜茶門口的常態。在一個工作日的晚上8點左右,位于廣州天匯廣場一樓的喜茶店面門口仍在“排長龍”,喜茶在門口特設了排隊區,南方日報記者目測排隊的有30多人,而位于記者前面的還有25人。
在排隊將近25分鐘后,終于輪到記者點單,價目表上,喜茶的價格在20元-30元之間,定價比普通奶茶稍高,但略低于星巴克,在常規品類外,還設了低脂低糖的品類。
喜茶店內的服務員非常忙碌,有2名工作人員負責點單,吧臺后約有12名工作人員在制作奶茶,還有1名工作人員負責喊單,分給顧客一個點單器,輪到自己的號時點單器會自動亮起。
在點單后,要喝上一杯喜茶還需要再等待15-20分鐘以上,從排隊到等單結束,記者花了約40分鐘才最終拿到奶茶。“這在廣州已經算好的啦,以前我們吃完一頓飯回來才剛剛輪上。”
一位剛大學畢業的女生告訴記者,來這里一方面是味道真的挺好,另一方面,一杯二三十元的奶茶相當于“輕奢品”,不貴但又覺得有格調。而在廣州大道中附加上班的白領馬小姐則告訴記者,她看中了店里低脂低糖的奶茶,對于既愛美又愛吃的女生來說,這是巨大的心理安慰。
繼火遍珠三角之后,“網紅”喜茶春節后登陸上海,在來福士廣場開出長三角區域的第一家分店。據上海媒體報道,和廣州相比,上海門店的排隊時間長達7小時,此外,20元-30元一杯的奶茶被炒到七八十元,黃牛、代購活躍的消息傳出,饑餓營銷、炒作的質疑接踵而至。
2 現狀 輕奢成餐飲業發展趨勢
像喜茶之類帶有輕奢屬性的網紅餐飲店如雨后春筍般冒出,1點點、鮑師傅……仿佛大家的朋友圈都在圍觀這些餐飲店,沒去體驗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真吃貨。
“年輕消費者的價值取向、個性特征變化鮮明,加上生活節奏快,輕餐飲的出現是必然趨勢。”廣東省餐飲協會榮譽副會長姚學正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不僅是“網紅餐飲”們想搭上輕奢的快車,一些還留存實力的傳統餐飲也在開輕餐飲類的新店,傳統餐飲格局也正在改變。
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院朱丹蓬認為,
網紅餐飲是餐飲行業的一個風口,關鍵的問題是新生代對于餐飲的認知不一樣了,他們的思維模式是“感覺為主,品牌為輔,價格為補充”,在這種思維模式下,“輕奢”已經成為整個快消品市場很重要的一個現象。
”
相比于新奇的形式,“輕奢”的品味更能吸引年輕消費者。贏商網策劃的《天河路商圈系列調查報道》顯示,輕餐飲正成為一股崛起的新力量。
據贏商網分析認為,
相對于重餐飲而言,輕餐飲對營業面積、位置上沒有那么嚴格的要求,不需要特殊的排煙、排油處理,在出品上更能適應購物中心主流消費者快節奏的需求,同時更容易研發新的特色和賣點,對購物中心而言,輕餐飲除了在出品上更多元化外,更能給購物中心提供更客觀的收入。
”
此外,和傳統餐飲門店相比,由于輕餐飲門店面積區間約為3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之間,因此租金相對較為便宜。而大多數輕餐飲品牌的定位都是80后、90后年輕群體,人均在80至100元左右的餐廳占多數。樂凱撒比薩、悠樂餐廳、新元素等輕餐飲品牌都受到大眾歡迎。
3 分析 “網紅餐飲”能紅多久?
但紅火的另一面,是2016年全國餐飲業月倒閉率高達10%,年復合倒閉率超100%,北上廣深更是半年倒閉16萬家餐廳。在新網紅崛起的同時,不少知名網紅餐飲相繼關門。
水貨、小豬豬在鄭州、深圳相繼閉店;
紅遍健身圈的“色拉日記”宣布停業;
未開業就先紅的kuma cafe,在上海試營業后就被吐槽;
雕爺牛腩、黃太吉漸漸沒了聲音,無人機、VR、智能機器人等黑科技相繼引入;
便所、吸血鬼等奇葩主題輪番登場,這些以創意搏出位的網紅餐飲元老們最后落得“一地雞毛”。
”
“在品牌不為主的情況下,‘曇花一現’的情況時常會發生,不少‘網紅產品’后繼乏力。同樣是以輕奢為賣點,以星巴克為例,除了感覺和品牌外,其還有隱性價值在支撐,如何打造隱性價值并植入消費者心中是取勝的關鍵。”朱丹蓬表示。
“一年紅火,兩年穩中有降,三年就撐不下去,這說的就是網紅餐飲們遇到的困境。在中國,餐飲模式出現需要文化內涵的支撐,品牌才能持久發展,但網紅餐飲有兩個缺點,一是形式上的復制;二是包裝上的雷同,如無源之水。”姚學正表示。
傳統餐飲有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在支撐,比如早茶、地方口味、親人團圓等,而網紅餐飲追逐的是年輕人的價值取向,而年輕人特別容易產生“暈輪效應”,形成從眾心理,這些發展還不成熟的“輕餐飲”們很容易形成追逐時髦的心態。
“網紅餐飲到了后期必然就會迷失在喧囂的市場中,只能靠市場大浪淘沙促使部分餐飲企業自我覺醒,從做表面功夫轉向構建產品品牌策略。”姚學正說。
姚學正還指出,目前市場對“輕餐飲”有所誤解,其實輕餐飲并不意味著門檻低,所謂的“輕”和“簡”的內涵是“精準”,餐飲企業要有提供精品和個性化定制的服務,而且餐飲行業競爭激烈,輕餐飲還要做足資金保障,體量小相應地抗風險能力較弱,健康的資金運轉可以保證一旦出現風險企業可以馬上補漏。此外,開發新品也需要高額的資金投入。
—————END—————
中國飲品快報
來源|南方日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