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小幾是一家面館,當你在這吃面的時候,會發現店里所有的東西都印有麻小幾這個人物,比如喝水用的杯子,比如座位上的靠背,都是她,假如你喜歡,甚至可以買下來,拿回去自己用。
麻小幾這個名字并沒有特殊之處,你是小明,小紅,她是小幾。她是一個說話磨磨唧唧,嘰嘰喳喳,臉上還有雀斑的一個不完美的女孩,但她做事情有著自己的追求。
麻小幾的創始人王茗有30年的酒店餐飲營銷理念,她是這樣經營的:
她有30年的酒店餐飲營銷經驗,一堂培訓課動輒要幾萬,她的一本書《十大落地營銷方案》賣到180塊,幾乎做酒店的人手一本。
她曾是個孤兒,今年45歲,把自己的資產全部賣了,啟動資金就400多萬,來做這個店,洗碗的保潔阿姨都有股權。
她的團隊有好多90后的孩子,她與他們同吃同住在一起,她讓93年的收銀員管理整個品牌的收銀系統……
· 專訪“麻小幾”品牌創始人 · 王茗·
「如何打造餐飲美學 粉絲經濟」
麻小幾是一家面館,當你在這吃面的時候,會發現店里所有的東西都印有麻小幾這個人物,比如喝水用的杯子,比如座位上的靠背,都是她,假如你喜歡,甚至可以買下來,拿回去自己用。
麻小幾這個名字并沒有特殊之處,你是小明,小紅,她是小幾。她是一個說話磨磨唧唧,嘰嘰喳喳,臉上還有雀斑的一個不完美的女孩,但她做事情有著自己的追求。
這個人物有著王茗的影子,“以前別人嘲笑我磨唧,后來因為需要做培訓,口條練得活了,說話嘰嘰喳喳。“王茗只有初中學歷,店里的員工評價她工作起來男人都怕,可以晚上睡2個小時,第二天起來繼續飛到另一個城市做培訓,精神抖擻。她說,要相信自己,愛上自己不完美的一面,即使被人瞧不起,也要露出微笑做最舒服的自己,即使吃一碗面也要吃出生活的態度。
為什么跟一碗面過不去?
這跟王茗的個人經歷有關,“我從小在孤兒院,我的養母很偉大收養了我。長大后我就到處飛,各種忙,養母臨終的那一天,我問她,媽媽,你想要什么,我都可以滿足你。她說我想要你陪我啊,特別慚愧,但那時候還是很忙,我以為保姆可以更好的照顧她。”那一刻王茗明白,人生到頭,到你閉上眼睛那一刻,什么都是虛的,只有回憶是別人搶不走的。
每個城市中,都有像王茗這樣匆匆忙忙的,來到一個城市,趕一個場子,吃吃一碗面甚至都吃不出味道。為什么日本人能做出100年的拉面,為什么我們的快消品就不會有情感?為什么我們不能好好坐下來吃一碗面……
一說要開這個店,餐飲界黃埔軍校的凈雅大學校長來了,原來麥當勞、肯德基的店長來了,一群富有激情的90后孩子們來了。在別處他們能拿高新,在這就一個月2500塊錢,他們吃住在一起,把宿舍打造成了文藝的小家,花花草草都是從別人扔掉的,照樣逼格很高。丨辦公的地方,別人不要的花花草草丨
#麻小幾工裝#
#麻小幾衍生產品#
▌受眾分析
80-90后,喜歡新潮,帶動整個家庭消費,注重社交,注重環保。
沒有絕對完美,也沒有公認的不完美
▌如何營銷
品牌是讓顧客有感知、有觸碰、有所需、有認同、有傳播的一系列共知!
? 要潮,要把品牌印在消費者心里。
店里所有東西都是原創,所有產品都有麻小幾的形象,超級有辨識度的符號,想落在每一個來過的人
? 營造場景。
不止于面,衍生品多,靠背、帆布鞋、方便面、拌面料酒……營造生活場景,未來,你的鼠標墊是麻小幾,你出門穿的T的麻小幾,遇到別人也穿一樣的,會覺得找到同類了。
? 美學經濟,白送你的不比買的差。
要美,買面送你5個定制的紙杯,很漂亮還沒有二維碼,不LOW,不美的東西送了也沒人用,用了也記不住,充值滿多少就送店里精致禮物。
? 點菜不問要哪個口味,說麻小幾,品牌重復。
客人點菜,不說你吃什么面,而是你吃麻小幾?因為研發出10多種口味的面,麻小一是海鮮味,麻小二是菌香味……
? 24小時營業。
營造你永遠不孤獨,失戀了,訂單又跑了,又被老板罵了。不管多晚,多累,都有麻小幾陪你,都有一碗熱乎乎的面等你來吃。下雨沒帶傘,來這可以20塊錢買一把,不是地鐵站的一次性風格,可以陪你很久的精致傘。
? 粉絲不等于會員,要讓粉絲有歸屬感。
▌如何盈利?
1.加盟店。
現在已經加盟40多家,品牌快速延伸,并且用凈雅的管理系統快速培訓復制到每家店,嚴格企業文化。
2.原創品牌設計延伸。
可以延伸到跟生活有關的各個方面,也就是說可以在店里賣很多產品,可以將品牌授權給別人。
3.日常營業收入,未來可能上市等。
▌家文化,別人在說,她在做!
“那么多相信我的人,我不能辜負他們,要讓每一個合作者,甚至你供貨商,掃地阿姨都能嘗到甜頭。”
每年麻小幾品牌盈利的20%分給這些初始員工,不僅是單個加盟店,是整個品牌,以后還可能會出現全國首家每周發工資的公司,王茗覺得最好的狀態就是,她老了,退隱山林了,這個品牌你們照樣可以經營的很好,你們都過上了你們想要的日子。
他們有家書:每個人來到麻小幾都有一個固定的編號,即使走了,也還會保留。每人每天說一句感悟,每年將這些說過的話出成一本書,見證自己成長。
還有家訓、家規、家德、家禮……
發揮員工的最大潛力,來這兒,你除了不賣身,什么都可以貢獻,貢獻你的智慧,你的人脈。當然,王茗不吝嗇任何學習的機會,她認為,自己保留以后也沒用,希望一個點菜員能夠掌握整套后臺點菜系統,總店的營銷策劃可以以后出去講課,帶著麻小幾。
▌摳門的王茗,“小氣”的麻小幾
店員說,王茗出去買個襪子都要跟老板討價還價,都買這么多次了怎么還不送我一雙啊,下回我好帶朋友來啊,邊說邊往手里扒拉襪子。
借凈雅學院完整的餐飲企業教育系統,麻小幾成立蜂鳥商學院,從企業文化、企業制度、崗位技能、體能訓練、拓展訓練等幾個部分,圍繞“開源”和“節流”,一方面擴大創收,一方面節約開支。
麻小幾非常注重節約,如洗手間配備節水桶、打印紙雙面使用、人離開房間要關閉所有電源等等。說真的,創業企業,誰給你的勇氣去那么揮霍?
如今的餐飲競爭激烈,正是:外面人看似紅紅火火,里面人深感冷暖自知。
麻小幾沒有融資,其實想拿投資可能不難,但王茗覺得拿來投資,這些家人就拿不到那么多股份,也不能幫助他們實現自己買車買房的夢想,賺了錢,大家分,有一天真賠了,她希望能在麻小幾獲得更多的別處學不到的經驗。
我想這也是2500的工資,每個人都認頭干的原因,當成自家買賣來做。很多企業這么給員工畫大餅,但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
在餐飲圈兜兜轉轉30年,成立麻小幾品牌,也是王茗自己的個人品牌,很多時候,創業拼能力,拼價格,最終拼的還是你的這個人。包括你的著裝,你的辦事方式,你待人方式……自品牌建立起來了,才能有更寬的市場。
█ 餐謀長小結:每一個品牌的立項,都會有其核心價值。品牌立業的根本是什么?品牌想要傳遞給消費者的是什么?市場當中品牌代表的標簽是什么?就像海底撈,他的核心宣傳語是“好火鍋會說話”,然后他通過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了他對消費者的承諾,而消費者也愿意為此而買單,哪怕海底撈的價格比一般的火鍋店要高出不少。所以我們在這里強調每一個品牌都要有自己的價值主張。其實一個品牌的生命力就在于最后核心價值兌現了多少。品牌做到了多少,消費者認同多少。
遺憾的是,很多企業的對自身核心價值的打造僅僅停留在口號式的方向,比如宣稱自己是××首創,是××領導品牌。但是所謂的首創/第一品牌,又代表什么?品牌是否確實有不一樣的東西?這個東西是否傳給了市場,傳給了企業的目標消費群體?
在紛繁復雜企業文化中有一條是“以人為本”,但在實際的企業運作和員工管理中,很多時候這都變成了泛泛的口號式的東西。在餐飲行業從業的幾年中,我經歷的好多企業都是在追口號,做營銷。
企業核心的東西,是企業努力的方向,是要去兌現的。比如,麻小幾要做一家有情懷的面館,那么它就需要證明自己確實是一個有情懷的地方,就要把自己的產品做到極致。一旦企業能夠將自己的核心價值做到極致,消費者最終是會認同的,企業也得以憑借自身的核心價值而屹立于市場上。
有人說Ta真正做到了顛覆,有人說Ta是超級符號,有人說Ta是美學經濟,有人說Ta是頂層的品牌設計,一碗溫情的面,一盞回家的燈。2016年,我們拿什么競爭?2016年,我們需要創新!
文/七七 圖/麻小幾
(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天津創業吧/新媒體營銷)
▲餐謀長聊餐飲 (AD:Canmouchang)
▲本平臺所推送的文章,部分采編于各大媒體閱讀量最高的文章及作者投稿,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所以未注明,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您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END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