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最精明的生意人,賺錢的奧密就是巧用營銷方法與技巧。當你把握了這個營銷方法與技巧的時候,就沒有做不成的生意了。
讓我們先來看一則雜志征訂廣告——
電子版:每年59美元
印刷版:每年125美元
電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每年125美元
你會怎么選?
麻省理工MBA群體中的測試證明,選擇第一種的占16%,選擇第三種套餐的占84%。
如果把根本沒人選的第二個選項去掉,會有什么影響嗎?
電子版:每年59美元
電子版加印刷版套餐:每年125美元
結果是
去掉了一個完全沒人選的選項,卻給最終比例造成極大改變:選擇第一種的上升至68%,而選擇套餐的驟降至32%。
你買一支鋼筆,甲商店賣10元,乙商店賣20元。此時,你已經從甲商店步行15分鐘抵達乙商店。你會為了10元錢,再步行15分鐘回去嗎?你買一件西服,甲商店賣990元,乙商店賣1000元。同樣,為了省10元錢,你愿意再跑15分鐘回甲商店嗎?
結論是
同樣省10元錢,多數人在前一種情況下的選擇是“會”,后一種情況則是“不會”。
將一塊價值5元的普通巧克力定價為1元錢,而將一塊價值50元的高檔巧克力定價為15元,進行二選一的購買實驗。將普通巧克力的價格從5元降價到免費,將高檔巧克力從50元降價到14元,再進行一次二選一的購買實驗。
結論是
在第一種場景中,人們會理性地選擇高檔巧克力,因為它的優惠更多。在第二種場景中,人們更傾向于選擇免費的普通巧克力。雖然,實際上選擇高檔巧克力的優惠更大。
看到這幾種情況,你是不是也在心里驚嘆,一個無用的選項怎么會有如此之魔力。然而要說明的是,“單訂印刷版125美元”這一選項,絕非無用,而是一個“誘餌”,他本身的出現并不是為了被選擇,而是增加其他選項(“印刷版加電子版套餐”)被選上的概率。
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其中,被“誘餌”幫助的選項通常稱為“目標”(此處為“印刷版加電子版套餐:125美元”),而另一選項則被稱為“競爭者”(單訂電子版59美元)。
除了“誘餌效應”,還有很多因素也都在影響著我們的消費決策,如從眾效應,最后期限,賭徒謬誤,安慰劑效應,刻板印象等等。
這些情況均表明,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由于人類自身認知資源和獲取信息量的受限,“理性”判斷會被許許多多的因素影響,使得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決定或行為,這也是我們會發生沖動購買的一個重要原因。
這些習以為常,卻又難以解釋的現象充斥在我們身邊。對于最精明的生意人,賺錢的奧密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行騙”。
當你把握了“人性的弱點”,就沒有做不成的生意。
文章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中國飲品快報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