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聽到有餐飲老板抱怨,現在的人都不愿意吃苦,人難招還難管。人難招、人難管、人難留,這不單單是餐飲行業有這樣的問題,其他行業也有。但是,對于這樣的問題,老板普遍的共識就是:員工工作不努力。
在老板的潛意識里是“你辦多少事,我給你多少錢”。在員工的潛意識里是“你給我多少錢,我做多少事”。暫且不說誰對誰錯,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現象呢?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么員工工作不努力?
1、員工無目標,無責任、無考核
“你這個月的銷售任務是多少?”
“我沒有任務,這個月老板說是要完成20萬!”
“那老板怎么考核你?”
“沒有什么考核,老板說完成20萬的話,請我們吃飯!”
“要是完不成,怎么辦?”
“完不成也沒辦法,反正我們是盡力了,沒有人,我也沒辦法!”
通過簡單的對話,就可以反映出諸多問題,最大的問題在誰那里,不是員工而是老板!
通過員工的回答可以讀出以下信息:老板定的銷售任務的臨時說的,并非經過市場調研,通過總結分析制定出的科學合理的銷售目標。老板定的是整個店面的銷售總目標,但是員工沒有個人銷售業績的考核,員工并無個人目標的壓力!沒有具體的考核指標和措施,完成銷售目標僅僅是吃一頓飯而已,對每一個員工個人而言意義不大!更為致命的是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
“沒有人,我也沒辦法”消極等待,完不成銷售任務,不是我的原因!在這樣的老板帶領下,我為什要努力!
2、無前途,混口飯吃,有機會就跳槽
“小張,工作有幾年了?在這個店做了幾年了?”
“快3年了,在這有2年多了吧”
“你的收入夠花嗎?”
“哪夠啊,有時候還搭錢!”
“你有什么打算,假如有一個收入比現在好一點的工作,你是否考慮離開?”
“看看吧,能做就做,不能做就不干了,收入高,我肯定要考慮了。”
這是與一位員工的對話,是否覺得很熟悉?當員工對工作沒有激情或者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員工就成了“混日子”的角色。這時就不要再期望員工對企業忠誠,不要再期望員工工作努力。
3、薪資考核制度不合理,干多干少一個樣
這個月員工上班很積極,沒有早退也沒有遲到,還受到了顧客的表揚,但是月底發工資,和其他人沒有什么兩樣。如果你是員工,你會怎么想?或者說你每個月都是優秀員工,但是優秀員工比普通員工就多那么50元,誰還愿意做?在這樣的環境下優秀的人往往留不下來。即使留下來,慢慢的也會變成一個庸才。在這樣的考核制度和團隊氛圍下,員工憑什么努力工作!
4、對老板失望,努力與不努力不重要
“我們不是不想干好,就是我們想干,老板老是不同意,比如,我說要派導購員去工廠參觀,學習,老板說不用,我說要做廣告,老板說沒用,我說要跑小區找物業,老板說咱不去求他們。我說做活動,老板說不用。反正干什么事情都不允許,我們沒法干,眼看競爭對手做的風生水起的,老板就是不動,競爭對手都開了2個分店了,人家分店的店長月薪都是5000多一個月,我們5年了還是掙兩千多塊錢”。
店里生意不好,店長建議要做促銷活動或者特價菜,老板說那是虧本生意不要做。廚師說要出新菜,要去試菜,老板說沒有什么好的,浪費錢。這樣的話,員工的積極性被打擊,誰還愿意努力工作?
“你不知道,我們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是什么時候發工資都沒準,現在已經有2個月沒發工資了,我們也不敢問。很多人都不想干了,干好干不好,都是那么點錢,拿到手拿不到手還不一定呢!”
“前年XXX從這走了以后,短短兩年時間,人家現在都當經理了,做的很好的,人家的公司幾乎每月都提供培訓,還給配了一部車,原來在這的時候跟我差的很遠呢,唉,沒法說。反正這么多年在這里,我都習慣了,也沒打算離開,走一步算一步了”
從上述的幾段話可以看出:整個團隊對老板已經失望。
第一、老板的思想僵化,獨斷專行,不能聽取合理化建議;
第二、沒有發展規劃,員工看不到希望;
第三、員工跟著這樣的老板既沒有增長知識,也沒有掙到錢;
第四、有拖欠工資的現象,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小結:抱怨員工工作不積極不努力,這可能是員工自身原因造成的,但是更多的是與老板與領導有關。一個能給員工動力的企業,員工是很樂意努力的。但是如果沒有好的制度,沒有好的領導,甚至連薪酬也是百年不變,哪個員工愿意努力?各位餐飲老板,好好想想吧。
編輯:紅餐網_單菲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