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淘汰大量經營不善的餐飲門店后,留下的市場空白正像一塊待分割的肥肉,不少人已經開始尋找合適的餐飲項目和品牌投資加盟。如何判斷一個品牌是否值得信任和投資,這是能否搶食成功的關鍵一步。按往年行情,3-6月是餐飲行業的加盟旺季,今年受疫情影響,加盟季有所推遲,但市場需求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此前紅餐網分析:疫情后,餐飲特許加盟或將迎來爆發。一些連鎖加盟品牌由于風險分散,損失比直營連鎖品牌更小,因此疫情后更具發展優勢,品牌拓店計劃幾乎不受影響。這不,疫情剛剛緩和,大龍燚、阿香米線、楊國福麻辣燙等不少品牌已經開始啟動了今年的品牌招商加盟計劃,投資者們躍躍欲試,一個人連簽同一品牌好幾家店的都有。
但細探市場之后,我們發現,疫情后,加盟市場有了新變化。疫情讓餐飲行業大換血,淘汰了大量原本經營不善的餐廳。它是一塊加盟連鎖品牌的“試金石”,讓優秀品牌的能力更加突出,渾水摸魚的品牌無所遁形。疫情期間,不少加盟商表示,他們因為品牌方“不作為”而獨自承受了巨大的壓力,最終不得不關掉了門店。比如一些快招公司,只顧降低自己的損失,而不管加盟商的死活。此外,不少入行不久、應對危機經驗不足的加盟商,疫情發生時慌張無措,現在又要經歷漫長的市場恢復期,如果沒有品牌方的扶持和幫助,恐怕很難捱過今年。
疫情暴露了很多加盟品牌的服務管理缺點,那些與加盟商鏈接不緊密、沒有做出相應措施、品牌管理能力弱的連鎖加盟加盟品牌可能在這輪打擊之后,被加速淘汰。這也使得餐飲投資人們在挑選加盟品牌時,更加謹慎。“這一定程度上,也是加速優化、規范了加盟市場。有品牌勢能,管控、服務能力強的企業將更有優勢。從而加速加盟業態的‘馬太效應’出現。”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而疫情期間,我們也確實看到了一些有擔當的品牌迅速采取行動,指導加盟商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甚至減免加盟費。以成都火鍋品牌大龍燚為例。大龍燚聯合創始人王文軍表示,受疫情影響,大龍燚全球300多家門店,只有3家加盟店關閉,加盟商的總體損失不大。而且目前大部分門店生意恢復情況好過同類火鍋店,尤其廣東、上海、南昌、南寧等區域的加盟門店,堂食營業額恢復到80%。
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跟大龍燚在疫情中、以及復工后,給到加盟商“保姆式”的扶持和指導分不開。疫情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一位武漢的加盟商找到大龍燚總部,著急地問:“堂食、外賣都不能做了,為春節準備的大量食材、貨品怎么辦?”大龍燚果斷建議他將食材免費贈送給武漢市民,作為企業的愛心捐贈。王文軍表示,有部分加盟商因為自身經驗不足,不知道如何應對疫情,他們都積極安撫,給出合理的建議。與此同時,大龍燚總部也針對疫情,制定了“五步走”指導措施,力保門店和加盟商的利益。“加盟商和品牌方是一體的,只有加盟商活,我們品牌方才能好。”制定門店輪崗輪休、宿舍管理、防止員工感染等細則,發給加盟商,并建議加盟商們主動開展網絡課程培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利用閑下來的時間查漏補缺,等待疫情結束后,為顧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同時,為控制現金流,向加盟商推行總部實行的降薪體系,在崗人員,總監級別六折,經理級別七折,主管級別八折,員工九折發工資,沒在崗的則按當地城市的國家最低工資保障發放。疫情造成線下堂食停擺一個多月,復工之后又進入緩慢的生意恢復期,這些對于加盟商而言都是意外災難。為了保障加盟商的利益,大龍燚根據各地不同損失情況,給全球加盟店(包括11家海外店)減免了品牌管理費用,并延長了加盟期限。對于損失最重的湖北區域,加盟時間延長一年,同時免收一年品牌管理費。而湖北以外區域的門店,包括海外門店,則延長半年加盟期限,和免收半年品牌管理費。
疫情期間,大龍燚對物資采購和物流配送流程進行了重新梳理,優化管理。比如原材料集中采購,物流方面與順豐等大平臺合作,充分整合原本相對分散的物流配送,從而將加盟商的物質采購和配送成本降低30%。王文軍介紹,大龍燚從2015年開始做外賣,這些年一直沒有放棄探索火鍋外送業務,并不斷探索產品多元化,推出兩人小火鍋、火鍋冒菜等。疫情致堂食停擺后,他們迅速調整經營策略,將外賣作為運營重心,通過開拓私域流量、員工朋友圈推廣、會員運營等方式,最終大龍燚成都門店疫情期間日訂單量最高達1500單,2月份純依靠外賣也營收700-800萬,同比增長547%。
為此,大龍燚總部將這些成功的外賣經驗梳理清楚,編成指導手冊發放給各區加盟商。“有的加盟商以前沒接觸過外賣,不太懂這一塊,我們就安排大區經理,或者線上推廣專員一對一視頻指導。”此外,疫情前很多加盟商沒有上線過外賣業務,臨時上線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的審核時間過長,怎么辦?單一家小店跟外賣平臺溝通沒有說服力,這時候就是體現品牌力和團隊能力的時候。大龍燚總部負責積極跟這些外賣平臺溝通協調,縮短門店上線平臺的時間,從而讓各加盟店快速打開新的盈利渠道。今年是大龍燚品牌發展的第七個年頭,面對疫情,公司上下各部門在“夾縫中”積極多元拓展各種異業合作,以期擴大品牌勢能。年初,大龍燚調整品牌營銷戰略為“大龍燚,中國辣”,圍繞“麻辣鍋底”、“麻辣菜品”、“熱辣服務”等方面進行品牌落地,強化消費認知。
據王文軍透露,疫情期間,大龍燚外賣先后和啤酒、影院、美容美發、健身、地產、航空旅游等行業進行了跨界合作,最近,又和喜茶聯名了端午“麻辣牛肉粽”,同時公司推廣部還在為華東地區、珠三角地區等地的加盟商策劃跨界品牌活動,努力為加盟商的復工復產賦能。都說疫情是把雙刃劍,讓餐飲人損失慘重,但也暴露了傳統餐飲盈利模式單一、太過依賴線下堂食的弊病。疫情后,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餐企都要做出改變,嘗試開發更多營收渠道,增加企業的抗風險能力。疫情平緩之后,大龍燚總部主動召集一些大區的總代理進行協商溝通,最終確定升級加盟模式,將原來的單一堂食運營,升級為“一址多店”模式。何為“一址多店”?即加盟大龍燚一個店,可以同時選擇堂食、外賣、電商、外帶4種經營模式。加盟費用不變,至于4種模式都想做,還是只做其中一兩種,由加盟商自己決定。
根據這個模式,大龍燚需要重新規劃門店,增加外賣動線、電商產品和外帶產品的展示區域等。王文軍介紹,事實上大龍燚疫情前就在拓展全產業鏈,不止是火鍋外賣模式在疫情中得到了良好印證,電商方面也卓有成效。2015年起,大龍燚開始做火鍋底料。經過5年的產品、市場開發,現在他們的電商產品拓展到火鍋底料、自熱火鍋、自熱米飯、醬料、小料5個品類,其中單米飯品類都能有5種不同口味的產品,可謂產品多元,口味多樣。與此同時,大龍燚的電商營收也不斷增加。“2019年,我們的電商收入已經突破了1個億。疫情期間,單2、3月份,也銷售了2300多萬元電商產品。”正是自身已經將幾個模式摸索跑通,并總結出經驗,大龍燚才決定向加盟商們推廣“一址多店”模式。
“之前我們的加盟店多數只有堂食一種盈利渠道,做外賣的都很少。現在盈利渠道增加之后,不管是在疫情中,還是疫情后,都能提高門店的抗風險能力和盈利模式。”而按每年的規劃,大龍燚要開拓50家門店,今年這個目標也依然不會改變。危機之中,更加考驗連鎖品牌與其加盟商的關系、協同配合。一個品牌好不好,值不值得投資、加盟,通過這場疫情完全能夠做出判斷。疫情后,餐飲因其剛需性,毫無疑問還是創業者的沃土,但紅餐網仍然要提醒大家,找項目、做品牌加盟,擦亮眼睛,特別是沒有經驗,不懂運營,不懂管理的創業者,更需要一個正規且負責任的加盟公司托底。雕爺牛腩,徹底涼了?!
餐飲市場有多少泡沫?該醒醒了
感謝疫情,讓我體面地關了餐廳!
餐企吹響復蘇號角,效率提升成關鍵
醫學博士跨界餐飲,這個品類迎來新風口?
巨頭殺入,餐飲最后一片藍海市場要變天了
眉州東坡,為啥越戰越勇?
餐廳客流慘淡?“7種武器”破解客流難題
九毛九餐廳退出北京、天津、武漢三地
海底撈創始團隊套現15.6億,值得驚訝嗎
疫情后,這10類餐飲老板最有前
五月開局受挫,餐飲業陷入史上最長淡季
這些干餐飲的誤區,害了多少人?!
張勇的焦慮與海底撈的未來
餐企跟風玩直播帶貨,90%會死得更快!
餐飲人最擔心的事情來了
房東拒絕餐飲老板交租,還免了6萬多租
疫情下的小餐飲老板:倒下爬起來再干
疫情管控常態化!北京餐飲何去何從
餐飲,還值得做嗎?
疫情陰霾籠罩下,中國餐企的破局之道
海底撈、西貝入局快餐,是狼還是羊?
率先復蘇!社區餐飲又火了?
品類大洗牌來了!你的餐廳符合趨勢嗎?
餐飲老板,請迎戰“消費降級”
疫情重創餐飲產業鏈,無一幸免
這些餐廳倒了!疫情不該是背鍋俠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