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人究竟有多愛吃雞?

    人究竟有多愛吃雞?對于此,有人這樣形容,廣東人愛雞,勝于愛福建人;也有人這樣說,沒有一只雞能活著離開廣東。

    廣東人對雞的需求有多大?也許看完下面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廣東人已經離不開雞了。院辦在廣州混了幾年,對于當地的飲食文化只得出這句話,盡管你很想用“廣東人啥不愛吃?”來反駁我,那也沒辦法,雞已經超越其他美食成為他們心中第一了。

    你看,表面現象那樣:他們粵語張嘴閉嘴都說著:偷雞、吹雞、走雞、小學雞、靜靜雞、雞同鴨講……

    我排著隊,拿著買雞的號碼牌

    雞在粵語地區的地位可見一斑。而粵語地區也常常在影視里將他們熱愛吃雞的一面,生動傳播給外地人,你腦海里已經出現了《唐伯虎點秋香》里周星馳吃雞翅的模樣?

    咋這圖還自帶音效?

    不僅限于唐伯虎愛吃雞,像《黃飛鴻》里的反派們大手撕拉開爭著吃的,也是雞;連眾星云集的電影《豪門晚宴》里,主角曾小智請客做好人,一大桌子菜,大嫂讓老爹先吃的,還得是雞。

    《黃飛鴻》,為了視覺效果,道具組甚至拿大面包充當雞

    除去影視,從大街小巷那各大燒臘店里的招牌雞,你也能看出來,廣東人對雞的需求有多大,他們到底多愛吃雞!

    沒有雞的燒臘店不叫燒臘店,頂多算個賣肉的

    粵語文化和吃雞文化緊密相連,在這個擁有數不盡烹雞套路的粵語地區,白切雞以迅猛的勢頭,獨特的氣質,超越鹽焗雞、手撕雞、姜蔥雞等等等等,奪得廣東名雞之首——沒吃過一頓正宗的白切雞,都不算接觸過廣東文化。

    雞,始于白切終于白切

    逢年過節,狗友就會喊我去他家吃雞,雖然家住廣東隔壁省的院辦也能常常吃到各種廣式雞的做法,但“外省月亮比較圓”的想法,總讓我在潛意識里覺得狗友家的雞,就是會比我家的好吃。從狗友他媽媽那干脆利落的斬雞聲,我就能聽出來,沒準那小碟白切雞的蘸鹽和姜蒜醬油,都鮮一些。

    而院辦最愛的環節,則是狗友的爸媽高度熱情地喊我吃雞腿。在院辦成長那塊地兒,“吃雞腿”是一種大家心知肚明的“贊賞”制度,也是大家寵你把你當寶的表現。盡管我只是單純熱愛那只被金黃色的皮包裹著雪白嫩肉的雞腿,但一頓禮貌性推脫最后把大雞腿夾進飯碗時,我的內心深處總是有一聲洪亮:YES!GET !

    當然我現在回想起跟狗友兩人一人啃一個雞腿的畫面,其實也不是那么的美觀。

    受到這種奇怪的白切雞雞腿情結影響,常常跟爹媽奔波于親戚各種酒席的院辦,要是看到誰家飯桌上的那盤已經把雞腿切開的白切雞,我就會在心底里拿出小本記仇——沒點兒人情味。以至于院辦后知后覺,沒切開的雞腿都是留給小朋友的。切開了也就意味著:這飯桌上,大家都是正兒八經的成年人了,沒必要給誰留雞腿。

    ……難過之間,我還是有點想吃白切雞腿子。

    誰不愛呢?

    廣東人常說無雞不成宴,說的就是院辦夢魂縈繞的雞腿本體白切雞。而白切雞始終是雞中大佬,看起來簡單快速,實質上大有講究:

    鍋中坐水煮雞,不放任何調料,白斬雞的精髓在于它的原汁原味。火候一到,把雞身放到水里浸燙,3秒鐘后就拿起起,整理雞翅和雞腿,再放入水里浸燙,反復浸燙三次,讓雞的腹腔內外溫度保持一致。

    整只雞入水浸泡煮熟之后,再過冰水,涼透撈出,白切雞就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則是醬料的事兒了。

    廣州人喜歡姜蔥蒜蓉、中山人喜歡沙姜、湛江人喜歡紅蔥頭醬油。白切雞蘸料,各地有各地的吃法,但院辦,最愛姜蔥。可以說沒有姜蔥,白切雞就沒有了元神魂魄。

    從縮減一半文字的白切雞做法細節步驟,還是沒能體現出廣東人對做白切雞的嚴謹,因為真正嚴謹的第一步,是選一只適合做白切雞的三黃雞。

    三黃雞是指雞的外貌“三黃”:羽毛黃、爪黃、喙黃以及,接下來你可能看到所有白切雞的圖都是一樣的,但它們其實不一樣。

    在廣東爭三黃雞之王的,有兩家強勁的對手。廣州往北,以清遠雞最出名。

    好了,講到這里。院辦一定得說說我愛吃雞的具體“覺醒”:事情發生在大學開學那次慣例的破冰行動。班上一哥們兒說他來自清遠,清遠….那瞬間,東窗刮來一陣風,吹開了我的腦門,我看到一只清遠雞從清遠筆架山盡情流浪,快樂成長180天,路過吵雜的大排檔,不小心被名廚過熱水拔毛放血,扎著辮子的小妹臉上洋溢著過年的喜悅,從后廚布簾子出來,端著瓷盤子,上面一只清遠白切雞,閃閃發光如純金獎杯。旁邊那碟姜蔥醬,仿佛獎杯底座。

    那一刻,我看著那男生,留下了口水。不是對他,是對他家鄉的清遠雞。

    院辦腦海里的清遠雞大概比這個耀眼五十倍吧

    清遠雞適合做白切雞,它體型小,皮下肌肉發達,皮薄骨軟。要保留它的原汁原味,除了白切雞,清遠哥們兒想不到別的了。而作為一個行走清遠二十多年吃了二十多年清遠雞的本地人,在回答“能不能分辨出清遠雞的味道”這種問題上,也是十分沒有講究:

    就,隨便吧。

    另一方代表,院辦來自湛江的狗友,終于按耐不住了。湛江人一向好戰,不僅愛跟潮汕人干架,從爭三黃雞之王這事兒就能看出點端倪。

    從贊和踩的數字我能猜出有多少湛江人和清遠人看過這問題

    從廣州街頭大大小小的湛江雞飯店招牌來看,湛江雞的確是廣東雞中一股強大的勢力 。可以說,有清遠雞的地方,就會有湛江雞。兩方勢均力敵,表面看起來一片和諧,實際上較勁得很。

    如果這條街街頭開了家湛江雞,

    那街尾一定得有家清遠雞,如果沒有,那別怪院辦沒告訴你,那就是商“雞”!

    注意到招牌上的24小時了嗎?

    清遠雞為了追上湛江雞付出多大的努力,咋說都比你努力多了!

    在這場地域雞大戰中,不乏看到肇慶杏花雞、惠陽胡須雞的身影,不管是什么雞,只要學會挑選一只好雞,順便還從白切雞入門并畢業,那你已經得到廣東人和雞的精神傳承,至于傳承的是文化底蘊還是迷人味蕾,看你理解了。

    而愛吃雞廣東人會僅僅滿足于白切雞?廣東吃雞的花樣眾多,也是為什么廣東雞能在全國美食地圖上占據一方屹立不倒的原因。

    花樣雞的亂斗:各有千秋

    趁著廣東天天二十多度的秋冬,不得不說廣州恩寧路的雞煲,當你跟著導航摸街走巷找到那幾檔傳說中的雞煲,肯定會被眼前的衛生條件嚇到,但那一鍋雞煲端上來的時候,你必須學會寬容。

    真·大隱隱于世

    恩寧路雞煲以“有態度”而聞名,服務人員就是本地的典型大媽們,通常不會care你的臉色和話語,但雞煲與這種態度正恰恰相反—— 服務態度越差,雞煲就越好吃。

    三五狗友下了班相約雞煲前,什么狗屁工作都扔到腦后,兩口雞湯下肚,就著最后的湯底加上兩包華豐面。人生還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嗎?多的是哈哈哈哈。

    如果雞煲還不能滿足你的胃,那院辦只好端上那碟聽起來浪漫又接地氣的玫瑰豉油雞了。

    豉油雞就是醬油雞,香港那邊簡稱油雞。和白切雞的本質鮮美不一樣,豉油雞的皮多了白切雞沒有的豉油香味,口感也和白切雞不同。

    以加熱的醬油把雞浸熟。但醬油并不是普通的醬油,豉油雞的醬油會加入很多材料調味:包括但不僅限于姜、蔥、酒、冰糖、麥芽糖等。有些店家還會加入八角些別的香料,嘗試做出獨一無二的玫瑰豉油雞。

    嗯?你問玫瑰咋來的?一般在浸雞的時候加入適當的玫瑰露酒,玫瑰豉油雞的玫瑰味就出來了。但講真,普通市民們在外邊燒臘店買到的,還是普通的豉油雞。基本跟玫瑰沒啥關系。

    像一批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頭發快掉光的時候,另一批牙齒也快被蛀沒的年輕人嚷嚷著:這些雞都太韌了!咋吃啊!咬不動!

    廣東人給他們準備了,手撕雞……哦手撕雞是四川的。不多言,院辦僅代表沒牙的年輕群體感謝川菜體系,謝謝你們發明了好吃的手撕雞。

    蘇巴拉西!

    傳統名雞:一口上天

    各地雞各有千秋,溜達一圈后你會發現,在廣州這個遍地是雞的地方,從不缺白切雞這樣的經典菜色,也不缺手撕雞這樣的時代產物。反倒是吃雞史上的傳統名雞,讓街坊鄰居“一雞難求”。

    比如傳說中的廣州第一雞。

    讓我們撥動時間的指針,象征性回到1964年,這一年赫赫有名的清平飯店在廣州荔灣區清平路誕生,前身是一條街上兩間賣雞的小飯店。

    合并后仍專注于各種雞肴的清平飯店,決定為沒啥特色的菜肴研發新菜式,于是,創造了他們的招牌菜——清平雞。此處可以腦補一下中華小當家令人激動的bgm。沒錯,這就是廣州第一雞的來源。

    這是清平雞

    清平雞以各種藥材香料特制而成的一種白鹵水為基礎——浸雞,再用陳年雞湯“做冷水”——過冷河…..才做出傳說中的清平雞。清平雞在風靡了上個世紀90年代的廣州,從日銷量20到1000…到1996年的中秋節(廣東人真的逢年過節都要吃雞),日銷量過萬!Ok這堪比雙十一銷量的清平雞,的確成了早年的“網紅店”,而像現在xi茶排隊的盛況,廣州人當年就玩膩了。

    以及…值得一提的是,清平雞用的不是湛江雞,也不是啥肇慶東莞雞,而是清· 遠· 雞。

    清平雞可能已經到達一個非常高的巔峰了,從那之后它就開始下坡。因為各種原因,現在清平飯店已經倒閉了。當然,要吃的話還是能找得到的。

    廣東人吃雞歷史悠久,廣東雞的來源和吃法都能寫出幾本書了,因為掰著手指你根本數不來廣東雞的吃法:東江鹽焗雞、江南百花雞、彩蛋片皮雞、脆皮雞、蓮花雞、手撕雞、花彫雞、太爺雞、三杯雞、香妃雞、啫啫雞、百歲雞….

    東江鹽焗雞!咯!

    廣東人愛雞,不僅體現在語言和飲食,連上街賣個小吃,都背上只公雞:

    而如果你還記得大院常駐的長發美男子南宮雅俊,他有個非常廣東人的傳說:他自己可以吃三百多塊麥當勞的肯德基雞,基本上每次見面他都要說一遍這事兒,“這是廣東人的驕傲”——院辦聽到了他的內心。

    廣東雞有那么多,吃完這一頓,還有下一頓,那話已至此,今晚吃什么?當然是吃雞……吧。

    來源:跳海大院(ID:meerjump)

    編輯|紅餐網_朱斐

    往期內容回顧

    為了一條腸粉,廣州人與潮汕人差點打起來了

    桂林米粉如何走向全國市場

    100億!螺螄粉將成下一個沙縣小吃?

    誰最可能成為新的國民小吃?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8153.html

    (0)
    上一篇 2019年7月2日 21:21
    下一篇 2019年7月2日 22: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