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1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第一次,“中國最頂級企業家圈子”里,有了餐飲人的身影。他是海底撈掌門人,張勇。 不夸張地說,張勇的一小步,行業的一大步! 張勇進入這個高含金量的“朋友圈”,是“老板張勇”到“企業家張勇”的轉變。 而對于整體進化程度較低的餐飲業來說,行業的深刻變革和進階,如同N年前的房地產業一樣,將使一批餐飲老板成長為“真正的企業家”。
?餐飲老板內參王新磊 發于鄭州
【餐飲人的第一次】
▽
△
中國企業家俱樂部主席柳傳志
為海底撈張勇授牌
和他一起加入的,還有他的好基友、樂視控股賈躍亭,“海底撈粉絲”、小米科技雷軍等一批企業界“大咖”。
張勇的“海量”:
跳出餐飲,擁抱大海
▼
張勇在企業界也不是今年才牛的,但是直到今天才進入這個圈子,的確有意思。
或許有種種機緣,也可能是一個大環境的原因。
當前,餐飲業已經成為最火的行業,大量資本、技術和人才涌入,抬高了整個行業的地位。身為整個中國餐飲業的龍頭老大,也就理所應當地被“重新認識”。
更為重要的,海底撈已經從餐飲企業“進化”為真正的企業。我們從海底撈構建的“企業群”就可以洞見。
從已知的公開信息中,海底撈已經構建了“海底撈系”,旗下兩個子公司均在IPO,并且打破了餐飲行業的邊界,投資入股樂視等跨界領域。
如此,還能用普通的餐企老板來描述張勇嗎?
對一些餐飲人來說,這或許是不能接受的,“不務正業”。
然而,這就是餐企掌門人的未來之路——未來,餐飲業這個“小品類”,終究還是要回歸到“企業”這個大品類。
誰能跳脫出餐飲業的局限,誰就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企業家”。
△
張勇和員工的合影
張勇說,海底撈的核心競爭力從來都不是服務!
現在你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嗎?
張勇的朋友圈:
互聯網思維撐大格局
▼
在媒體的報道中,對張勇影響較多的,還是互聯網大佬們。
張勇曾說,他跟互聯網大佬一起開過幾次會,就被嚇得睡不著覺了,他總擔心互聯網大佬們一高興,殺進火鍋行業。
“什么都不要錢了,賣電視說電視不要錢,我說成本怎么辦?人家說這叫互聯網思維。”“我就怕他們開一家火鍋店吃飯不要錢的,你遇到這個事情就瞎了。”
張勇說,他碰到馬總(馬云),就問他什么時候開免費火鍋店。馬云說沒計劃,張勇說“那我就放心了”。
△
張勇:馬云不開火鍋店,我就放心了!
同樣的話,他也問過賈躍亭。
結果,張勇跟他們都成了“好朋友”。先是海底撈參股“樂視手機”,后是海底撈參股阿里系的“口碑網”。
跟非餐飲人的互動,帶給張勇和海底撈不同的格局。
比如,在海底撈子公司頤海的股東名單里,可以發現馬云等人創建的云鋒基金,并持有6%的股權。新希望公司也間接持有頤海2%的股權。
再比如,海底撈子公司蜀海,主要為第三方餐飲企業提供完整供應鏈解決方案。2015年,永輝超市延伸中央廚房業務,入股了蜀海。
張勇的新世界:
思維跨界,發現新天地
▼
一個人的朋友圈,是他人品的下限,也是他才能的上限。看一個人有多牛,就看他的朋友圈含金量。
隨著海底撈如日中天,張勇朋友圈明顯的變化就是互聯網大佬越來越多。
這帶來的直接成果就是“思維跨界”——他已經用互聯網企業的思維方式來思考海底撈。
他曾表示,“像很多科技公司是用技術把人和信息連接起來,做成一個平臺化的模式,但是我想,用服務把人和信息連接起來的話,有可能是前面一種方式的補充。”
對于用互聯網思維做火鍋,他也覺得有可能了。
△
未來去一家餐廳吃飯有可能是免費的嗎?
“餐飲不要錢,現在看有可能。你想一下,你是一家餐廳,如果你的盈利點轉成金融,就是(提供)服務了,你這家餐廳肯定是很便宜的,而且員工待遇更好,就是跨界,技術的進步帶來跨界。”
思維跨界,使張勇的決策越來越“互聯網化”:
①張勇給他的幾位高管分配了任務,他列出互聯網排名前20的企業,給每個人指定出幾家去拜訪;
② 在內部成立科技公司、研發手游、設計并輸出餐廳O2O系統;
③對外部進行合作,投資樂視手機、投資口碑網。
內參曾經驚呼:海底撈真正的恐怖之處并非服務,而是“失控”!(相關閱讀:大家都錯了:海底撈真正的恐怖之處并非服務!)而這種失控的結果,就是跳脫“餐飲業”的局限,成為真正的“企業”。
【 聲明 】
此文為餐飲老板內參子賬號“餐飲王道”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侵權必究。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