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628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觀點
中國商人喜歡到商學院進修和“混圈子”,但忘了:那些成功商人不是因為讀了商學院才成功,而是成功了再去讀商學院。 企業家焦慮的本質是什么?商業與哲學有何關聯?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真的那么重要?
企業家焦慮的本質是什么?
作為一個企業家,大家關心的是商業問題,但如果往深層去,他的真實焦慮、真實困惑往往不是商業的,而是人類最基本的那些焦慮。
我自己有一個經驗,跟企業家剛開始接觸時,會談一些關于經營管理、品牌戰略、系統流程的問題,接觸深了以后,跟我談得最多的是關于身心靈的問題,身體的健康、內心的健康、心智的健康和靈魂的健康,這是他們很關注的。
遠大的總裁張躍說,他以前關注的是生意,現在關注的是生命。有一本書叫《人生下半場》,它講的就是40歲以前大家關注的都是成功,40歲以后關注的是意義。這一點,我從跟張躍的談話當中就能感覺出來。
成功了又能怎樣?當你什么都不太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真正缺的東西根本就沒有解決,這就是關于身心靈的問題。當你在一個很淺的層面上經營企業,把企業當成一個賺錢機器,不停從里頭拿錢出來,這根本不能解決他自己真正關心的問題。
商業與哲學有何關聯?
當別人問我說你是學哲學的,怎么跑來研究商業問題?我就給他舉一個例子:著名的金融投資家索羅斯就是學哲學的,索羅斯在商務藝術館出了好幾本書都是哲學書。
我有一回跟一個在銀行工作的高管談到《道德經》時,引用了一句話,叫“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斯惡也”。當時他聽了以后他就一愣,他說這個原意是什么?
我跟他解釋以后,他說這個道理實際上在金融業同樣適用,在股票市場上人人都知道這是一支好股票的時候,它一定會害人的。天下都知道仁義道德很好時,這就一定會出現很多的偽善,就是滿嘴仁義道德。當天下都知道這個東西是很好的時候,一定會趨之若鶩,它就一定會變味。
數據真的那么重要?
數據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重要。IBM對知識分為四級,最底層的叫數據,數據之上才能形成信息,它是經過提煉的數據;信息之上是知識,知識再往上是智慧。這是一個金字塔,數據很多,信息相對少一些,知識就更少,智慧最少。
我們在經營企業時,真的是一點都不缺乏數據、信息、知識,最缺乏的是智慧。
所謂智慧,它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十個人面對同樣的商業機會及宏觀經濟態勢,他做出的判斷與決策是很不一樣的,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他們看到了不同信息,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不同知識,而是他們頭腦中的境界和洞察力,他們看事情的方式和處理事情的智慧不一樣。
有一個人跟巴菲特差不多齊名,叫羅杰斯,他不是學金融出身,別人問他,杰出的投資家最重要的數字是什么?應該去讀哪些書?
羅杰斯說,應該讀兩種書:一種是哲學,一種是文學。因為只有從這兩種書里你能感受到人性是什么東西。
尤其是在資本市場上,最終較量的不是那些誰都能寫成書的投資技巧,最終是一種人性的較量,是你對人性的感知力與把握力,導致你的決策跟別人不一樣,這就是你的高下。
作為一個經理人你要掌握的東西很多,但是千萬別忘記了:智慧是比知識、比信息、比數據更重要的東西!
作者:吳伯凡
來源:正安文化
編輯:內參小然君
曲偉偉
濟寧鍋小寶火鍋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