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或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京城名流美食評論家小寬這篇年末總結,十句箴言可以說十分到位了。把這兩年餐飲業的痛點亮點盲目點一次點到麻骨了。
常年浸淫于美食C端,卻能有全球B端行業格局和視野,并能把產業上下游看清講透的人,國內目前我只佩服董克平老師和小寬兩位。
在號稱寒武紀的漫長周期里,這篇文章無論是對想要開店的準老板,還是對摸爬多年的老炮,或是對這幾年踩在風口的弄潮兒。都會有對號入座的理性注入,減少在猶豫困惑中摩擦。
——秦朝深薦
無論悲喜,2019年即將過去,我們將開啟20年代的大幕。從我們的體感而言,這一年不好過,裁員,倒閉,跑路,暴雷,關門,歇業,但同樣也有開張,興旺,上市,紅火,投資,翻盤……幾家歡樂幾家愁,年年難過年年過。 2020年,餐飲市場會怎樣?又有哪些坑可以避一避?
行走吃喝江湖,經常會有開餐廳的人我問:你怎么看待明年的餐飲市場?
同處江湖,開餐廳的人是游泳者,我不過是垂釣者。他們如魚在水,冷暖自知,我愿者上鉤,靜觀潮涌。
十句話,不是箴言,只是一些觀察和思考。
不要開餐廳
如果你是沒有充裕的餐飲從業經驗,不深知其中深淺,不要冒然進入這個行業。尤其是在一二線城市。餐飲行業早已經度過了草莽時代,幾張桌子起家,夫妻檔口傳奇,都已經是陳年往事。
如今的餐飲是一個專業度很強,入行門檻頗高的行業,不要對此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今年的行業哀嚎主要聚集在金融投資等產業鏈頂端行業,餐飲作為民生行業,處于產業鏈末端,寒冷尚未傳導到底層。但是物價上揚,豬肉價格猛漲,已經開始影響餐飲行業的底層邏輯。
2020年,如果經濟持續下行,進入存量時代,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會有大量沒有競爭力的品牌出清。在戰爭中,傷亡率最高的是新兵,在行業中,最早死掉的是新店。
如果你是新手或者小白,不要貿然開店。
20年代餐飲看深圳
這兩年,眾多餐飲巨頭紛紛布局深圳,比如高端餐飲代表品牌,新榮記和大董。
也有眾多創新品牌從深圳起步,開枝散葉,比如陳鵬鵬鵝肉飯店、奈雪的茶、探魚、撒椒、蔡瀾點心專門店、云味館……
深圳從中高端餐飲市場具有廣闊余地,城市年輕人口足夠多,經濟足夠發達,沒有本地傳統美食文化包袱,市場空白點多。
所以眾多高端品牌開始布局深圳,而以深圳萬象城為代表的商業地產,也正在不遺余力的對全國各地的餐飲品牌進行對接。
另一方面,深圳有許多創新性餐飲模式,正在推廣全國。
如果其他一線城市餐飲發展邏輯依然是農業文明的(菜系,食材,文化),那么深圳邏輯一開始就是工業文明的(產品、運營、合伙人制度、商業邏輯、品牌)。
一方面深圳有非常廣大的精致美食(有審美有品牌附加值的美食)需求,另外一方面,深圳也原創了許多有商業與復制邏輯的餐飲快品牌。
在這一年,多去深圳看看,深度了解,會有一些收獲。
主廚時代降臨
我所說的主廚不是Chef de cuisine,而是Owner chef。
特點是廚師不僅僅是菜品的出品者,也是餐廳的擁有者,或者合伙人,不僅參與菜品的創造,也享受利益的分成。或者說,他既是餐廳的老板,也是菜品出品的靈魂。
盡管米其林餐廳評選在中國有不少爭議,但是我們還是要感謝米其林。它加速了這個時代的降臨。
某種意義上,米其林提升了廚師群體的知名度與社會地位。現在越來越多的名廚從后場走到前臺,參與品牌活動,品牌代言,出書,做電視節目……
在一線城市,這種主廚模式的餐廳越來越多,包括大董、新榮記,以及新銳的菁禧薈、甬府、好酒好蔡、拾久、遇外灘、玉芝蘭。
◎圖片源自新榮記公眾號
這對眾多有能力的廚師是一個機會,他們將迎來高光時刻。
但同時對廚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文化水平高、游歷世界、眼界開闊、傳統積淀深厚、能帶團隊,能管理,能營銷,最好還要長得帥(這一點很重要)。
傳統的廚師行業中,貌似龐大,其實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堪稱稀有。
在這個市場中,人才是永遠稀缺的,斷層的。有能力的都在自己單干,平庸者比比皆是,又看不上眼。
在傳統人才篩選機制中,高考、城市、行業都是門檻,在君子遠庖廚的現實狀況下,從事這個行業的大多是高考落榜,出身偏遠,社會基層的人。所以如果你是喜歡美食、資質尚可的年輕人,可以通過不同途徑進入這個行當。一個好主廚,在未來不止年薪百萬。
一切才剛剛開始。
本地化風潮
“Local Food”將取代“Fashion Food”,成為下一個審美邏輯。
在過去的十年,Fashion Food成為中國精致美食的風潮,始于早年間的寒舍、紫云軒、黃埔會。“干冰大盤分量少”成為典型標志。
其實世界也在變化,2004年,一群北歐廚師推出“新北歐料理宣言”,其中核心部分就是在本地食材之中尋找靈感,按照季節的變化順應自然,以環保的形式永續經營。如今,北歐風格影響了全歐洲的高端飲食審美。
中國也在開始發生變化,以北京為例,早年川菜粵菜風行,如今風頭都不及新派北京菜。
從拾久、聚德樓、那家小館、晟永興、四世同堂、局氣、羊大爺等眾多餐飲品牌的集合性爆發,可以看出Local Food的進行時。
但是還不夠,如今僅僅是Local Food的初級階段,是在傳統口味,裝修風格,與食客口味上找平衡。未來應該是成為有創意的混合型審美,在不同季節,不同食材,與口味搭配上對傳統進行改造與創新。
每一個城市都應該有一批專屬于這個城市獨特味道,不僅僅是在騙游客的小吃街,老字號,而應該是有腔調,可以把城市史與個人史有融合的風格餐廳。
海底撈|星巴克|西貝|喜家德
王品|巴奴|香天下|57度湘
撈王鍋物料理|喜茶|奈雪的茶
茶顏悅色|吉祥餛飩|大龍燚
小龍坎|集漁|蜀大俠|哥老官
Costco|格朗合|曼玲粥|食之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