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如今就像短視頻的“大眾點評”,捧紅了無數蒼蠅館子。那么,這些蒼蠅館子的套路,餐飲人能否模仿?能不能挽救冷清的生意?
抖音,就像短視頻版的“大眾點評”,平臺上的美食測評與推薦視頻數不勝數,也為不少餐企帶去了流量。
“#海底撈#挑戰賽”在抖音吸引了1.5萬人參加,直接為線下門店引流增長10%;
CoCo都可的網紅配方直接導致一款奶茶“賣到斷貨”;
上海鰻一碳火燒肉,抖音帶來客流200%以上,門店整體客流量翻了3倍與曾經注重新奇體驗的餐飲熱點不同,最近,抖音上掀起了一陣“蒼蠅館子風”。打開抖音,各種蒼蠅館子的打卡視頻鋪天蓋地。根據這些蒼蠅館子的宣傳熱點,抖音上的蒼蠅館子有3大特點。

抖音上的部分蒼蠅館子,規矩比連鎖品牌多多了。有吃飯得自己帶碗的、有不能自己選擇座位的、有規定就餐人數的、有必須點酒水的……重慶莽子牛肉,店里規定每人至少消費3瓶飲料、不能劃拳、不能加牛肉、不能搶著買單。這么多規矩,老板脾氣還大。但是,這個槽點滿滿的蒼蠅館子,去吃的人還真不少,最近還開了分店。
人設一般是明星的對外形象,在抖音上,蒼蠅館子的老板都有人設:“脾氣最大的老板”“最懶的老板”“最帥的老板”“最怪的老板”……這些人設里面,用得最多的人設就是“脾氣怪”了。去吃飯,老板脾氣比你大,一言不合,老板就能懟死你。明明是去送錢的,到頭來感覺像欠債的。吃頓飯還受氣,不知道食客們圖什么,難道這些蒼蠅館子的味道真有這么好嗎?
蒼蠅館子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門店位置偏,環境差,地方不好找。傳遞給食客的信息就是店面位置越偏僻、越不好找,味道越好。往往這些偏僻的門店,排隊的人還很多。
可以看到,各種街頭巷尾、居民樓小店的探店、試吃、打卡成為美食達人的視頻新方向,從博主們的視頻播放量、點贊數和評論來看,很多網友都表示想去試一試。美食博主們給這些小店帶去了不少流量,現實中,這些蒼蠅館子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比如郭阿姨月亮饃,原本只是開在學校附近的一個路邊攤,以分量實在聞名,經過抖音傳播,吸引了眾多網友不遠萬里去打卡,如今已經搬進了商鋪,開了分店。即便如此,店門口也是經常排長隊。

比如西安老奶奶串串,店就開在奶奶自己家中,主要以物美價廉聞名,牛肉1串1元,素菜1串只賣3毛,且味道很好。雖然地方難找,但是卻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前來打卡留念。

像這樣的情況,幾乎是很多爆火的蒼蠅館子的常態!很多小餐企看到抖音上的蒼蠅館子火爆,便萌生了將自己的門店打造成蒼蠅館子的想法。畢竟蒼蠅館子裝修一般、門店小,非常符合小餐企的特點,模仿起來也簡單。
可是,蒼蠅館子的抖音套路真的可以學嗎?
為了套路而套路,小心沒套住顧客,反而套住了自己!
確實,很多蒼蠅館子火了!但是,蒼蠅館子火爆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脾氣大、服務差這些噱頭,而是基于產品本身的物美價廉。有了味道,再多的槽點顧客也只會一笑而過。

味道永遠是餐企發力的源頭,沒有味道,過多的噱頭只會加速自己的死亡。南京的柒本味,靠營銷從人均幾十飛漲到幾百,結果被曝出食品衛生、廚師不專業、味道差等問題,花了100萬做營銷結果把自己給做死。真是成也營銷,敗也營銷。環境差、門店小、人手少一直是蒼蠅館子的詬病。而蒼蠅館子的味道往往依靠老板或廚師把控,很多店人一多味道就變差,幾乎沒有標準化和復制性可言。因此,開分店的可能性小,分店的口味也難以保證。隨著物價的飛漲,小餐企經營壓力空前地大。漲價怕食客不來,不漲價利潤空間被壓縮。物美價廉是蒼蠅館子的優點,食材成本上升的今天,也成了蒼蠅館子的束縛。抖音營銷對于小餐企來說,確實是挽救平淡生意的一個方法,但是,模仿這些蒼蠅館子,不能只模仿表面,打鐵還需自身硬,要將抖音引流的客戶轉化為門店老客戶并自發宣傳,門店必須苦練內功,用產品留住顧客。否則,噱頭加身,最后只是飲鴆止渴,差評鋪天蓋地,落個被迫關門的下場。抖音營銷確實可以給餐企帶來流量,但是,只有打造門店差異化,做出自己的特色,用產品留住客戶才是硬道理。否則,營銷套路不僅套不住客戶,還會套住自己。●異地外賣代運營是個偽命題?這家店單日訂單量翻了22倍!●辭職開店,半年虧20萬!你以為的餐飲新大陸可能是自掘墳墓!
●賺大了,雞企盈利上漲997%!虧慘了,餐企成本飛升攔不住!
●9死10傷!90%餐飲店都在使用的煤氣罐,為何成了奪命魔?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3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