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深圳白石洲多了家燒烤店,它叫木屋燒烤。5年后,它在北京多了個兄弟“歡樂谷”。到2014年,天津海光寺也出現了它的身影。
2012年,陳光甫畢業。之后,他進了南寧一家餐廳,每月賺錢還房貸。2年時間,他成了副理,房貸的壓力卻日益加重。一夜無眠后,他決定去深圳撈金。
2014年4月3日,本是平行的木屋和陳光甫相交了。
陳光甫的人生步入“木屋人時代”,短短3個月,他就在香蜜湖店當上代前廳。
2015年,木屋來到廣州,有了圣地店,也去上海萬達廣場兜了個圈。
2015年元旦,陳光甫來到民豐店,成了店長。
入職僅8個月就當店長,他似乎走上開掛之路。
萬萬沒想到,這人生的小高峰卻是煎熬的開始。
由于民豐是新店,麻煩事一大堆,晉升太快的陳光甫腦子突然短了路。很多時候,他不得不厚著臉皮去請教助手,這對自視甚高的他是個打擊。
他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只是井底之蛙。
還沒從新店的困境中擺脫出來,又一波沖擊襲來。
那天,陳光甫去參加同學聚會。過去的時光總令人回味,加上當了店長,也算混出點名堂,更增久別重逢的喜悅。可現實扇了他一巴掌,同學混得風生水起,自己反而拖了后腿。
回來時,停在深圳的十字路口,看著人來人往,豪車川流不息,一種無力感涌上心頭。天空依然那么藍,不同的是,他驚覺自己是多么渺小。
他痛定思痛,決定重拾心情,端正態度,奮起直追。
只是命運有時就喜歡開玩笑。
當儲干時,他心無旁騖,每天埋頭苦干,一切似乎來得很容易。但越想成功,時刻惦記著,上門的卻往往是挫折。
2016年,木屋遭遇了困境,但依然腳步不停,去惠州拿下小徑灣店,還在重慶扎了根。
2016年,由于操作不當,店里元貝變了質。公司震怒,陳光甫遭殃,收了一封書面警告,1年之內不能升遷。
上進心爆棚的他,彷如冷水當頭淋下,瞬間涼涼。
努力打份工,做到心目中的自己,不再讓別人輕視,為何就這么難?
好吧,或許人生的“寒冬”都會有,就先熬著吧。
只是,陳光甫沒想到,他的寒冬那么長。
近5年時間里,他只能一直待在民豐店,沒有晉升,也沒有調店。
5年時間是什么概念?
民豐店從新店成了老店,同期的儲干超越了自己,同學也當上了領導。
其實,5年時間,如果對于一個老油條來說,或許是輕松度日,過得很瀟灑。
可是,對一直有著明確人生目標的陳光甫來說,是種煎熬。
進木屋以來,每天都上夜班,工作時間也長。
不過,對于身體的苦、累,陳光甫從不放在心上。
心里的煩悶,他才覺得壓抑。
要知道,一個人沒錢,可以努力去賺,但如果對自己沒了信心呢?
開始一段時間,他經常打電話給朋友,傾訴下心事。
之后,一次培訓把他暗黑的人生撕開了一道光。
在培訓課上,老隋說了一句話“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他還強調了“刺激”2字,為什么木屋的菜品要又麻又辣?因為那才能給顧客留下記憶點,才值得回味。
陳光甫突然發現,原來簡單的2個字背后有這么深刻的道理。那天,他還首次聽到了什么是品牌、商業模式。
他的生活似乎打開了一扇窗。原來,很多知識和道理就在身邊,他開始了瘋狂學習。
從那以后,對店里的所有事情,他都打破砂鍋問到底。
就拿申貨來說,照做只是皮毛,陳光甫很早就會了。不同的是,他這次沒剎車,繼續探究它的原理、影響因素和背后的邏輯。不懂的就去請教,還有不斷的研究資料,一番努力之下,他終于對申貨這系統爛熟于心。
接下來,他繼續研究精細化排班、出菜、收銀等門店運營系統,對門店的大小事務了然于胸。
有時候,換個角度,生活瞬間會來個180度大轉彎。
以前,陳光甫總覺得有種才華未能舒展的感覺,可跳出這局限后,他發現這就是上天最好的安排,給了他一個很好的機會和時間去沉淀、提升自己。
他明白到,如果自己不值錢,不能創造價值,又何談人生目標呢?
隨著學習的積累,他越來越得心應手,很多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他也都輕松搞定。不知從何時,他突然有了滿滿的“存在感”。
命運也很大度,看到陳光甫理解了它的苦心,也就收起考驗,發了獎勵。在當店長的最后階段,陳光甫相繼獲得了計件制、精細化排版、源全5S等制度推行獎,還讓民豐店成了A級量化餐廳。
2019年,木屋迎來了成都、杭州這2個新面孔,還在武漢、長沙埋下了種子。
2019年,陳光甫迎來春天,接了大浪、民治店,當上督導。
奇怪的是,熬了5年終于晉升,陳光甫心里卻很平靜。
當過一次井底之蛙,經歷過自己的無知,他不會再重蹈覆轍。
他深刻的認識到,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一刻都不能停。
不過,除了自身學習,他也把精力分給了伙伴們。
當初,老隋一頓話讓他茅塞頓開,看清了未來的路。如今,他也希望給伙伴們指出一道光,有事沒事就和伙伴們聊天,解決他們的困惑。帶訓時,他也注重伙伴理解方法,讓大家不僅會做,更要懂得背后的道理。
令他欣喜的是,伙伴們都改變很多。有個跟了幾年的廚師長,之前不愛看書。如今,一閑下來就拿起了書本,偶爾還會主動給陳光甫寫檢討書。
2020年,木屋遇到大挑戰,也迎來大機遇,即將踏上南京、鄭州、西安、昆明4城。
2020年,經過不斷pk,陳光甫從一眾督導中脫穎而出,躋身前6強,成了木屋準創業合伙人。
對他來說,這又是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
如果說剛來深圳時,他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覺無力、渺小。
現在,他再次面臨挑戰,已經無所畏懼,不計成敗。
在木屋6年,他得到最多的不是工資漲了好幾倍,不是還清了房貸,而是從一個餐飲的半個門外漢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餐飲運營者,這些才是真真正正陪伴他一輩子的財富。
所謂“仗劍走天涯”,
6年磨煉,
幾經波折,
陳光甫逐漸找到了他的劍。
回頭想想,
這些年來,
木屋的軌跡和他的人生走得如此之像。
木屋在不斷成長,
和木屋有交集的陳光甫也在不斷的進步,
曾經平凡的他,
也在逐漸的走上了不平凡之路。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