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患難見真情。尤其對于企業而言,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經營壓力陡增。在這關鍵時期,相比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總裁例會上宣布將繼續為員工漲薪、老鄉雞董事長手撕員工減薪聯名信等一系列真情流露,有著“零食主板第一股”之稱的來伊份因近日傳出大面積凍薪裁員的情況,讓其陷入輿論的漩渦之中。3月19日,有媒體披露了一份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的《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顯示,來伊份以“工作態度存在問題影響團隊工作、日常行為違反公司制度要求”為由,決定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該《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于3月17日下發,要求一位來伊份員工3月19日前辦理好工作移交、實物移交、款項移交等離職手續。不過,被解除勞動合同的事似乎早有端倪。早在3月4日,就有來伊份的員工向筆者吐槽:“公司想裁你就裁你。”而根據聯商網聯系到的一位已經簽署《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的來伊份員工王芳(化名)回憶的被裁經過:正是在3月4日,來伊份品牌系統一位人力資源經理(HRBP)表示,由于來伊份要降低成本,經過360評價,決定與王芳解除勞動關系,并提出了“賠償”和“正常離職證明”兩個“二選一”解決方案。經過多次協商,最后,該經理表示,可以幫忙申請讓王芳工作到4月底,會發放年終獎,給出一個正常的離職證明,不過需要其主動提出離職。根據一份來伊份“降本策略-內勤”的文件顯示,2019年評為C+D的人員,總共優化83%。入職一年內的員工優化15%。排除1+2的人員外,全集團內勤減編10%。此外,2020年薪資普調將凍結。凍薪裁員范圍包括品牌、運營、總裁辦等內勤人員,不包括前臺和中臺人員。
對于大面積裁員一事,來伊份董事長施永雷向界面新聞記者回應表示,“沒有這個事情,是個別員工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有(進行)優化。”記者進一步求證上述凍薪裁員涉及品牌、運營、總裁辦等部門人員的事,其回應表示,“公司一萬多號人,一年到年底或者過完年后一個價值評估、績效評估,有不合格的,或者自身原因什么的,這個也正常。”此外,亦有來伊份內部工作人員向媒體表示,疫情影響之下很多公司都在裁員,除了疫情原因外,還涉及公司組織架構調整的原因。對此,施永雷表示,“與疫情沒有關系,公司在疫情期間業績還同比增長了,怎么可能因為經營原因裁員,是個別員工考核不合格。”對于此次流傳的裁員,來伊份方面也對筆者回應稱:“我們(有員工)近9000人,其中1400個內勤人員,兩個月走了十幾人你說是不是裁員?不是辭退,是內勤員工的正常優化,每家公司都有。隨著公司門店不斷增加,店員只會增不會減。”
客觀地說,在國內幾大休閑食品行業巨頭里,相比業態極為相似的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鹽津鋪子而言, 無論從市值、營收、凈利潤多個方面看,最早登陸資本市場的來伊份近兩年表現并不算突出。
根據來伊份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在2019年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9.15億元,同比增長2.39%,歸母凈利潤1506.72萬元,同比增長幅度為12.38%,主營業務毛利率為44.73%,同比增長0.29%。而營收早已超百億的三只松鼠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22.03億元,同比增長53.24%,僅比來伊份前三季度營收總和少7億多。最新上市的良品鋪子也在登陸資本市場后,連續迎來15個漲停,總市值屢創新高,最高總市值曾達261億元,超過三只松鼠。作為幾大巨頭中聲量最小的鹽津鋪子,雖然前三季度的營收額(營收9.81億元)不及來伊份,但同比增幅(同比增長30.12%)、凈利潤(8976.76萬元)及增幅(62.92%)都較來伊份高出不少。當然,來伊份也有其優勢。截止2019年9月30日,來伊份門店總數高達2746家,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83家,高于良品鋪子的2200多家。加盟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3.07%,電商同比增長19.33%,特渠團購同比增加16.15%。3月20日,來伊份宣布2020年將致力于構建以自營APP為核心的“家庭生活生態大平臺”的發展戰略,通過打造閉環私域流量池,結合微淘、抖音、社群等多渠道內容營銷手段,加速從種草到消費的銷售轉化。來伊份希望通過積極探索社群經營一店一社群的模式,以全渠道智慧零售為抓手,觸達所有消費場景,以多品類和產品創新為動力,進一步增強消費者黏性和品牌忠誠度。另一方面,2020年來伊份希望通過組織不斷調整,減少行政管理層次,優化低績效人員,讓結構更扁平,決策更高效,執行更落地;同時加大高素質信息化技術人才、線上業務人員等的招聘力度;而各項管理、激勵政策,也堅持以業績為導向,后臺、中臺為前臺服務,資源配置向一線傾斜。這或許也就是前文提到來伊份會優化員工結構的重要原因之一。從長遠來看,根據2019年6月商務部發布的《消費升級背景下零食行業發展報告》顯示,中國人一年吃掉2萬億元的零食。近年來,中國休閑零食市場規模持續維持在12%左右增速,其中堅果、面包、肉脯等品類增長較快。2020年,中國休閑食品市場規模有望破3萬億元,并且未來3-5年行業仍將保持10%以上增長。不過,雖然整個休閑零食行業前途一片大好,但目前整個行業的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各大巨頭也是想方設法地搶占消費者的味蕾。對于來伊份而言,其線上業務有待提升、線下布局有待優化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加之整個休閑食品行業的利潤率并不算高,因此,要想在紅海中突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社區團購:經銷商眼中燙手的“熱山芋”
東鵬飲料2020搶推由柑檸檬茶“王炸”,掘金千億新市場
速凍、方便、休閑食品三大“宅家神器”,“疫外”爆發后呈現哪些趨勢?
自熱食品銷量暴增,會成為行業發展“新常態”嗎?
粗糧界“新網紅”誕生,藜麥類食品被推向流行風口
百事不惜用五十億“熱追”百草味,這個零食品牌做對了什么?
休閑零食巨頭集中爆發,下半場競爭將更激烈
專訪丨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企業的存在不僅是賺錢,更應為人類貢獻價值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