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傳承者夏科: “做中國人看得懂的設計!”

    2002年,夏科成立了古格王朝。彼時他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先干十年吧,結果交給時間來證明”。
    如今已近二十年,夏科的堅持使他成為了一位優秀的設計大師,更成就了譽滿行業的古格王朝。
    跳出舒適圈
    夏科大學畢業后進入一家印務公司,擔任設計部負責人。

    “我在這家印務公司干了三年,其實各方面條件真的還不錯,收入也還可以,但是確實是太安穩了!”夏科對剛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其實還算是滿意,“但是就我個人來講,我還是不喜歡沒有挑戰性的工作。
    夏科那時候才二十五歲,正是年輕氣盛,滿腔熱血的年紀,更希望自己出去闖一闖,到更大的城市去施展拳腳。在印務公司工作三年之后,夏科終于下定決心跳出舒適圈。正巧夏科有一個朋友在成都工作,邀請夏科去成都工作,他便順勢來到成都。
    “我心里十分清楚,我到成都的目的并不是換一個地方給別人打工,而是創業。”夏科的目標從跳出舒適圈開始就很明確。
    夏科是一個標準的行動派,辭職之后就單槍匹馬來到成都闖蕩。
    “說單槍匹馬一點都不夸張,因為我在成都除了兩個原來的同學以外,就沒有什么熟悉的人了。”夏科對初到成都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確實如夏科所說,剛到成都的他毫無人脈,雖有創業的想法,但是還是差人脈差資源。于是夏科先是進入一家房地產公司做設計,熟悉環境的同時,也在積累人脈,觀察趨勢。
    夏科的這份工作持續了不到一年,創業的想法一直在他腦中盤旋。“房地產設計這行收入還是很可觀,確實好掙錢,但是對我來說并不是我想要的。”無人不渴望高收入,但是創業的信念對于一個有拼勁的年輕人來說有著更致命的誘惑。
    夏科在印務公司的時候就是做包裝設計的,所以創業的時候還是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包裝設計上。
    一厘米,一公里
    創業很少是一帆風順的,更多的是九死一生,何況成都的設計包裝行業競爭極大。據不完全統計,成都從事設計包裝的公司已經超過了1000家,但是在那個時代,這些公司都還難稱“專業”——大多數是沿海一帶的印刷廠在西南設立的辦事處,以提供模版化的設計服務來帶動印刷業務。

    圖為夏科領取2016年紅點頂級獎項——最佳設計獎(Best of the Best)
    “我是說干就干,進行業之前對成都整體行業環境還沒有那么了解,創業本來就很艱難了,我還選了個競爭這么激烈的。”創業三年后夏科終于大概摸清了成都這個行業大概的情況,有種選錯行業的挫敗感,“事實已經如此,既然不能改變,那就堅持吧!
    夏科在2003年給自己和公司定下了一個目標,一定要干十年!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厘米這個單位雖小,但是只要堅持,假以時日總會變成公里。
    “說起來挺巧的,我在印務公司陰差陽錯的接了不少食品包裝的單子,就這樣干了幾年,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夏科的公司主要是提供食品類的包裝設計,此外基本不接其它品類設計的單子。“其實我一直都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能把一件事從不容易做到容易,那你就成功了。我只接食品單的原因,就是想把食品包裝設計這件事從不容易做到容易。
    食品包裝設計這個行業很小,但是夏科卻認為只要堅持做,在行業生根發芽,哪怕行業再小,在深度上也能跟別人拉開很大的距離。所以“一厘米、一公里”,是夏科和他的古格王朝一直以來秉持的做事理念。
    原創才是王道
    堅持似乎一直是夏科的座右銘,因為在創業之初他除了定下堅持10年的目標以外,還定下了另一個目標——堅持原創。
    “我們這一行太多抄襲模仿的設計了,我既然選擇做這一行,就一定要做出自己的風格。”夏科一直相信原創才是王道。
    “我想要用原創的方式,來做我們中國人能看得懂的設計!”夏科這樣解釋自己的想法,“我從我們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里面,去找尋那些文化的根和脈絡,然后把這些根和脈絡應用在我們的設計里面,讓現代的消費者也能看明白。
    所以夏科逐漸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風格,他稱之為中式后現代。“中式很好解釋,就是現在流行的中國風,后現代則是我們所設計的中國風當下的人能看懂,且能被傳承。”夏科簡單明了地解釋了中式后現代的含義,“我不愿意去隨大流,今天流行什么我就去設計什么。真正好的設計不應該只將目光放在當下,還應該看到未來。我希望我的設計能歷久彌新,5年回頭看這個設計,依然符合當下的審美,能經受時間的考驗,這才是好的設計。
    夏科一直堅持用中國的文化底蘊,然后去找出每個客戶需要的那部分,為他們定制適合自己產品的設計。“每個客戶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不能一個風格套到底,我們要去找到最適合客戶產品的設計風格,這時候就要充分了解客戶的需求,也要充分理解中國文化底蘊。”夏科一直都具備匠人精神。
    夏科從不是說大話的人,在他具有前瞻性思維的帶領下,夏科和他的團隊推動了包括調味品、休閑食品、特產等一大批大食品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并逐漸成長為這個行業里的品類標桿。

    圖為夏科攜團隊以及單株先生原型人物領取Pentawards設計獎
    鯉魚食用油、張飛牛肉、名揚火鍋底料……這些攪動市場的大單品背后,夏科的古格王朝功不可沒。
    以近兩年火熱的火鍋底料為例,2015年前,火鍋底料行業魚龍混雜,除了品質差異外,同質化的不透明式包裝也讓產品失去“個性”。
    在消費升級時代,品質與有效的品牌輸出是打動消費者的基礎。于是揚名食品與古格王朝創始人夏科聯手,決定做一款打破同質化形象的高品質迭代產品,“用看得見的真材實料”去顛覆傳統火鍋底料市場。
    “其實回顧名揚火鍋底料的改革歷程,他們當時亟需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消費者吃火鍋的功能性問題。我們吃火鍋的生活習慣是至少一個小時,大家習慣在吃火鍋時聊聊天,火鍋已經具備了社交屬性,所以過去的200g很難滿足消費者的用餐時間,在家庭里往往流行不起來;第二個就是產品呈現方式的問題。過去傳統的火鍋底料外包裝是通過圖片的方式體現產品的可食性,但是對消費者來說并不夠直觀。”夏科吐露了當時對名揚火鍋底料改革前內心的思考。
    為了解決這兩大核心問題,夏科帶領他的團隊通過研究調查消費者購買心理,發現大眾更希望是“可見即可得的產品”,這樣更加有食欲,也更能夠引發購買欲望。
    “因此在名揚火鍋底料的制作過程中,我們提出首次在純牛油塊上,通過工藝改造加上了辣椒、花椒的點綴,讓消費者看到產品的本質,還原了老鍋底的風味,其次把單品分量增加,讓口感更回味悠長,同時加入的辣椒和花椒也對烹煮過程中減弱的味道起到了一定的輔助功能,保持底料的香味持久。
    通過工藝和用戶體驗改造后,名揚火鍋底料成為了一個全新的產品,迅速拉開了與傳統底料的區別,消費者更加直觀感受到產品的變化,整個火鍋底料市場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紛紛轉型到手工底料市場。
    “在市場容量被重新帶動后,隨著整個市場機會的聚合,形成了用戶的消費慣性,通過大眾的傳播,我們要讓消費者養成對產品的消費習慣。像名揚火鍋底料這樣的產品之所以能迅速的成為爆款,就是找準了消費者的共鳴,對產品口味的共鳴、視覺的共鳴和用戶體驗的共鳴。
    名揚火鍋底料在包裝上之所以能成為眾多火鍋底料的模仿對象,主要還是歸功于夏科對消費者心理清晰的把握和對客戶需求的深刻挖掘。
    機遇到來,重新定義古格王朝
    夏科是一個喜歡思考的人,從創業之初就能看出來。

    其實在夏科的第一個十年里,古格王朝便有了轉折。從2007年開始,外地的設計公司開始撤離四川。
    “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四川當地的印刷行業發展起來了,另一個是食品板塊的設計其實也起來了。他們的市場變小了,賺不到錢了,自然就走了。”在夏科看來,外地設計公司撤離四川是遲早的事情。
    2009年,外地的設計公司已經基本撤離四川,這對于古格王朝是一個機遇,但是抓住這個機遇也并不容易,所以夏科也開始思考:“在這個行業里,古格王朝到底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夏科深知,任何事情都應時時深思探索,在食品這個競爭尤為激烈的行業,更應該未雨綢繆,未勝先慮敗。在意識到未來食品產業的發展前景下,前瞻性地把握住產業鏈的話語權才應該是一個企業的當務之急。
    所以,在夏科眼里,將古格王朝定義為一家食品包裝設計公司未免太過淺顯,古格王朝真正的身份應該是“品牌形象定制專家”。
    古格王朝自創了CSTP(品牌文化+商業化+特產+園區)原創型品牌產業模式,從品牌文化到品牌形象,古格王朝串聯打造的將是一整套品牌模式產業鏈。通過產業鏈的良性循環模式,提高品牌競爭力,也從而實現了品牌文化的延續性。而CSTP原創型品牌產業模式首戰便創造了足不出戶銷售過億,單日最高銷售100萬元的營銷奇跡,同時也創造了多個產業園區變身為國家AAA級以上風景區的產業發展奇跡。
    慢下來,做文創
    從食品行業啟航,先后助力打造了張飛牛肉、名揚火鍋底料、益海嘉里等一系列知名品牌,夏科帶領其設計團隊一路過關斬將。同時古格王朝的作品還斬獲了多個設計界的大獎——包括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紅點設計至尊獎、全球最專業的包裝設計獎Pentawards金獎、全球包裝組織“世界之星”等數百項獎項。
    讓包裝有設計感,同時讓產品更好賣,古格王朝在行業內迅速積累了優良的口碑,但對于夏科而言,他認為古格王朝還能做到更多。
    在自創的CSTP原創型品牌產業模式下,古格王朝的發展如火如荼,此時夏科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慢”下來,重拾初心——做文創。
    正當文創IP大火之時,夏科對文創有著自己的思考。對于夏科來說文創不是簡單地給商品“換衣服”,更不是對IP的迷信。“如今的文創IP存在只取形不得意的現象。IP確實可以幫助溢價,但是真正的文創產品應該是IP、文化、創意共同為產品質量提檔升級。”夏科坦言,“就像熊貓IP很火,但是真正用好的人很少。
    于是,熊貓蓋碗茶誕生了。
    在夏科看來,這款產品體現了三種地道的成都文化:第一,是現代成都人都十分熟悉的熊貓文化;第二,是地道老成都人接觸最多的蓋碗茶文化;而這第三,夏科賣了個關子:“請端起熊貓蓋碗茶杯,揭開杯蓋。
    光滑的熊貓蓋碗茶杯蓋上,唯有兩只大小恰到好處的耳朵,順勢將其捏起,“看到沒,這是成都最普遍的‘耙耳朵’文化,捏住耳朵,他(丈夫)就聽你的話了。”在夏科眼中,“耙耳朵”文化表面看是“妻管嚴”,實際上是成都人疼愛妻子的表現,這算是一種獨到的成都人文文化體現,用在產品設計中,不僅能凸顯產品的地域文化特色,更使得用具的使用過程更具趣味性與獨創性。

    然后,再融入用于降低入口時水溫的“旋口”設計以及便于使用者托穩茶杯的新式底托設計等,這些地道的成都文化雜糅于一體,精致美觀、趣味橫生、方便實用的熊貓蓋碗由此誕生。
    這些年來,夏科及團隊去到世界各國,深感中國的確是全世界文化最燦爛的國家。在他那雙藝術家的眼里,中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尤其是民間文化也因此具有種類繁多,層次豐富,不同階段文化風格鮮明的特點。因此,文化是文創的底氣,文化更是產品溢價的資本。這也是夏科慢下來做文創的原因。
    事實上,夏科更高明之處在于不僅能讓企業“慢下來”,還能讓核心團隊在“鐵打的營盤”里成為一支穩定且有活力的“善戰之軍”。

    從夏科創業之初到現在已經走過了19年,古格王朝的核心團隊也由三四個人發展到了20多個人。從第一代的70后到如今第三代清一色的90后,隊伍越來越年輕。
    “從古格王朝創立開始跟著我干的老人一個都沒有走,我知道我幫不了所有人,但是我想幫助到我身邊的人,用薪火相傳的方式,堅持往下做。”現在夏科注重的不僅僅是古格王朝的經營層面,更加注重具有中華底蘊文化的原創傳承。
    “現在回過頭去看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那是你用錢都換不來的。”夏科如是說。
    ·END·
    關注我,給你更多好看!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盤點】“產品立本,創新謀變”,成就了2019十大熱銷力產品!

    【深度】解讀火鍋底料六大發展趨勢

    新年新氣象,娃哈哈、伊利、紅牛等行業大佬2020年準備這么干!

    三只松鼠提前實現銷售破百億,章燎原:還有三座大山

    廣告中有大“坨”牛肉的泡面來了,試試嗎?

    伊利瓶裝水,真的“好飯不怕晚”嗎?

    專訪丨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企業的存在不僅是賺錢,更應為人類貢獻價值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294.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月15日 00:05
    下一篇 2020年1月15日 06: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