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陽正大總裁王學斌分享疫情給餐飲食材帶來什么變化

    _
    _
    _
    _

    面對疫情,企業的首要工作是什么?未來餐飲行業和食材行業有哪些發展方向?報復性消費會不會出現?2月9日,洛陽正大食品有限公司資深總裁王學斌發起了線上大型直播活動,作了精彩分享。

    _
    _
    _
    _
    _
    _

    01

    疫情之下,食材企業如何應對?

    新冠肺炎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春節期間人員的大量返程加速了疫情傳播。共克疫情,各種各樣的防控措施不斷涌現,縣鄉村為了自我防護,紛紛封路,物流受阻,導致食材企業針對農村的傳統營銷達不到預期。疫情的出現,還導致大型商場、飯店等公共場所紛紛關閉,口罩和酒精脫銷。同時,懶人經濟模式,線上APP售賣、電商銷售暴漲,春節期間很多飯店擺攤賣起了食材。

    正大肉制品的加工廠在臘月二十六,就已經完成了防疫物資的儲備任務。正大屬于菜籃子工程,也是洛陽市定點保障工程,目前已經成立了防控小組,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復工方案、防疫物資保障方案,員工要做去向來源排查登記,簽訂安全承諾責任書,工廠建立了臨時隔離區,員工用餐也要隔離,實行同步的線上OA辦公。

    正大充分利用了騰訊軟件,實現了同步全國的會議;長期辦公方面,包括廠區實施消毒制度;并且與主要經銷商共同來消減庫存,并做好了預案,對疫情導致區域內包材輔料不能及時到達的情況,提前做了儲備。疫情后,正大將扎扎實實繼續堅持全產業鏈模式,只有全產業鏈模式才能實現從農場到餐桌真正的安全。

    02

    疫情之下,餐飲企業如何應對?

    疫情對餐飲行業的影響較大,企業該如何應對已經成為行業關注和討論的焦點,我分享四點。

    1.餐飲企業應該積極自救,尋找社會的、社交需求的資源。比如小團餐、小飯桌兒、線上等,盡可能的去減少損失,但堂食很難快速轉到線上,可以先做起來。對于餐飲,團餐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幾年,學校周邊的兒童小飯桌兒很多,但大多沒有在監管行列。如果從餐飲的角度考慮,飯店能夠把這些業務囊括其中,對社會也做出了貢獻,同時也可以開展線上銷售。從線上轉到線下,很難做堂食。堂食依然是我們未來的消費主體,只是受疫情的影響,這個趨勢還不夠明朗。

    2.餐飲企業一定要保證現金流,靜觀其變。從未來餐飲來講,行業需要更高質量的餐飲,需要餐飲企業與食材源頭強強聯合。以雞蛋為例,從糧食的成本來推,一公斤雞蛋的成本為6.5元~7元,春節前雞蛋價格約為12元/公斤,這幾天價格降為了4元~5元/公斤。我們為什么不能從餐飲的角度去看待雞蛋?特別是團餐。如果餐飲企業直接與養殖企業簽訂長期的合作協議,形成從源頭到終端的價格體系,這樣餐飲企業不必形成大庫存,輕資產上陣就可以解決食材的問題。

    3.預留骨干,及時瘦身,強化團隊建設。餐飲企業在停工期間,可以了解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來安排員工工資發放,通過瘦身加強自己團隊建設。

    4.報復性消費不會出現。這些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需要適當調整,需要企業安靜下來思考,特別是經濟過熱后的思考,企業更應該注重品質。以紅酒制造為例,中國從來不缺紅酒,缺少的是高品質的紅酒和高品質的消費環境。

    03

    未來肉制品的價格走勢

    目前,從肉制品的價格來看,未來的行情一定是下行的,但個別有突破波峰。2019年10月,毛豬價格漲到了41.6元/公斤。豬肉的養殖成本中,料肉比是2.4公斤飼料轉化成1公斤豬肉,這就意味著一公斤肉的成本為6~7元,現在豬肉銷售價格為50~70元/公斤,所以當下屬于養殖暴利時代。

    2019年10月豬價非常高,很多客戶大量囤貨,包括從國外進口豬肉。2019年12月,中國對美國豬肉開放等雙邊貿易協定,導致港口牛肉、豬肉大量囤積。當下企業經營最主要的是清庫存,保障現金流。

    04

    未來餐飲食材行業的十大變化

    以我個人的看法,疫情給餐飲行業、食材行業帶來的變化可以歸納為十點。

    1.生活習慣的變化。每個人變得更講究衛生,包括一些飯店可能會增加體溫檢測、入店酒精消毒等措施,自動噴酒精、測體溫常態化。未來餐飲可能更注重品質與健康,包括就餐環境,房間是否消毒等。

    2.會產生一些實用型可隨身攜帶的個人防護噴劑。顧客更關注餐廳有沒有碗筷消毒柜,一次性餐具會使用的更多,甚至在一定時期內熱菜受歡迎,涼菜消費會減少。

    3.衛生較差的中低端餐飲會逐步退出市場,更適合家庭食用的半成品、成品菜肴系列逐漸受到追捧。比如各大菜系的名菜預制品,消費者購買回家簡單加熱即可食用。如今流行的自熱火鍋、自熱米飯等,是目前線上線下年輕人喜歡的消費方式,海底撈自熱火鍋一年可以賣到70億。高端餐飲還將以堂食為主,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包括商務往來,還是需要在餐桌酒桌實現。線上銷售只是一種堂食的輔助,中低端大眾快餐以及團餐會進行線上線下有效結合。

    4.蔬菜會轉向以凈菜為主銷。蔬菜從農場到終端使用,損耗會達到30%~50%,特別是葉菜類。商超售賣蔬菜時,應該讓消費者通過掃碼了解蔬菜來自哪個農場,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蔬菜在農場應該加工成凈菜,然后快速配送到各個飯店、商超,預包裝凈菜更有直觀感,還可以減少在餐飲飯店、團餐后廚存放過程中的損耗。

    5.擁有APP售賣平臺的供應鏈會快速發展壯大。目前這類的供應鏈很多,比如美菜網、蓮菜網等,它們依靠APP平臺,配送到家、配送到店,替代消費者去買的行為,可以實現量大低成本采購和產業鏈的可追溯,沒有展示費,只有倉儲物流費。

    6.養殖業會進入新一輪的優化,淘汰規模小防疫等級低的企業。特種養殖業會面臨新一輪的排查,辦理養殖許可會更難,特別是一些把野生動物變成家庭馴養的行業會面臨新一輪的整頓,從而加快養殖農業產業化速度。

    7.大型企業的產品,特別是農業產業化的產品會受追捧。中小學的自由食堂會逐步被團餐企業取代,各機構和消費者會更關注食品安全。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學校食堂都是外包模式,很難實現可追溯。未來幾年,企業食堂、學校食堂會全方位進行改革,變成工廠化統一配餐。而一個工廠每天生產3萬~5萬份兒的學生餐、工人餐,變得更專業化,團餐企業還可以與大型農場合作采購食材,只有把團餐與農場連在一起,才能真正實現從農場到餐桌模式,價格體系才會平穩。

    8.農貿市場將面臨新一輪升級,毛菜向凈菜轉變。以日本的農貿市場為例,菜在郊區進行預包裝后再進入到農貿市場,為了把運輸成本降到最低,將腐爛的菜葉兒在城外處理,不增加城市垃圾存儲。將菜的初級加工放在城鄉結合部或農場,是未來發展方向。

    9.家庭化產品會受追捧,社區新零售發展向好。生活必需品,比如說米面目前雖然在商場中受追捧,但今后一定是菜肴類、預制菜等半成品更受歡迎,當前的飯店,完全可以銷售一些預制品。工廠化的預制品逐漸普及,消費者只要拿回家簡單加熱或煎或炸即可食用。

    10.功能性產品會受追捧,企業可以以此為方向進行產品開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餐飲行業開發一些有噱頭的功能性食品,往往具有很強的賣點。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擁有十余年豐富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餐飲食材采購和冷鏈物流等食品供應鏈的實踐經驗,是英國皇家采購和供應學會五級認證會員,餐飲供應鏈變革的長期觀察者,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掌柜攻略、《冷凍雜志》和《中國食品報》,曾在【勺子課堂】直播講授供應鏈公開課《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曾為以下品牌提供供應鏈解決方案:正大食品、新希望六和、鳳祥食品、辛普勞、安德魯、易果生鮮、寧夏悅豐、北京宴、香港馬會、吉野家、田老師紅燒肉、美團快驢、鏈農、優配良品、Pizza Express、華萊士、臺滋味、瑪格利塔比薩、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四季明湖、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等,致力于幫助餐飲食品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443.html

    (0)
    上一篇 2020年2月11日 09:27
    下一篇 2020年2月11日 10:5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